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1955年去世,享年76岁。很多人认为他的大脑是人类中最好的大脑。虽然身体被火化,大脑却被保留下来,用于科学研究。多少年来,他大脑的奥秘一直深深吸引着研究人员。最近,科研人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每个神经元里都拥有非常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的数量多于正常人,这使得他的大脑可能具备更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祖 《知识窗》2002,(5):16-17
1987年,瑞士一则"男人大脑女人身"的新闻轰动世界:瑞士街头发生车祸,一男一女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急救.男子是银行职员,他的内脏和四肢已全部损坏,只有大脑器官尚可通过手术移植到别处.女子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她处于大脑死亡状态.鉴于此,医生们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将男子的大脑移植到女子的头颅中去.医生将细如蛛丝的神经纤维一根一根连接起来,手术的精细,可谓举世无双.医生们将古老的"改头换面"科幻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3.
悠扬 《百科知识》2009,(20):31-31
1953年,物理学家劳伦斯·索科洛夫进行了一项实验:他让志愿者平躺在床上解算术题,与此同时,他记录下志愿者的脑电波和大脑中的氧含量。他试图证明人们在绞尽脑汁时大脑会消耗更多的氧气,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志愿者在做计算时大脑所耗费的氧气还不及闭目养神时消耗得多!  相似文献   

4.
日前,有科学家借助电子核磁共振设备对部分天才人物的大脑活动情况进行了观测,发现"天才"之所以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是因为其大脑中负责这方面能力的区域被隔离了起来。爱因斯坦惊人的智慧和才华,成为他创造卓越成就的神秘光环。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其后主治医师把他的大脑完整地取了出来,进而做成约240片大脑切片并进行妥善保存,同时还将切片提供给科学界,这位"天才"大脑的探秘之旅由此拉开了序幕。对于这位伟人大脑结构的特殊性,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随之而来的是科学家们对"天才"大脑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他是个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继承了相当丰厚的遗产,但他却把钱都用于科学研究了,最后变得一贫如洗;他是个数学天才,一生都在致力于发明计算机,但他的设计却没有真正完成;他对计算机的设计曾遭到科学界的讥讽,被认为是“毫无价值”,但后人尊称他为“计算机之父”;他离开人世后,有人把他的大脑用酒精保存起来,想经过若干年后,用更先进技术来研究他的大脑,而且在靠近月球的北极,还有一个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以此来永远缅怀他的功绩。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桌子旁,双手放在桌面键盘上,手骨完全裸露出来,红色的肌肉完好地附在骨骼上,而他的颅骨被削去一半,大脑在日光灯照射下泛着白光,在“他“的身边,一群老人小孩瞪大双眼,全神贯注.……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十分坚信:我就是我,我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指挥自己的身体,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也许,你从来没想过,你的大脑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劫持”……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要控制别人,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别人的大脑.“洗脑”便是-种成功的大脑控制术,别看它的名声不好,但背后也有科学道理支撑.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08,(2):25-25
爱因斯坦惊人的智慧和才华,成为他创造卓越成就的神秘光环.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其后主治医师把他的大脑完整地取了出来,进而做成约240片大脑切片并妥善保存,同时还将切片提供给科学界,这位"天才"大脑的探秘之旅由此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9.
大脑被认为是今天科学上最大的谜。在脑科学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提起来,恐怕神经生物学家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我们迄今关于学习、记忆的很大一部分知识都来自于他。但是请别误会,他不是什么科学家,而只是  相似文献   

10.
智力之谜     
我们要相信,如果让玩的花样多起来,不灵光的大脑会变得好使一点. 若将头发剃掉,剪开头皮,并设法打开坚硬的颅骨,便可看到最柔软和最不可思议的人体器官--大脑.大脑是一个让人迷惑的器官,就像生和死、意识、睡眠和其他更多的东西,都是人类至今也没有解开的谜团.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脑力活动,这其中都要用到脑的记忆功能。可是,我们大脑吸收的信息量不断增加,而大脑储存信息的空间却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我们知识越来越多与记忆空间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万一有一天,记忆空间用完了怎么办呀?那人不就会死了吗? 山东日照第一中学一读者这位同学希望我们回信给他,但他留的地址不详,无法回信,因此只能在这里回答了。这位同学不必担忧,大脑的记忆机制是一种神经系统的作用,而不是有一个储存空间在那儿等着信息填满。而且,大脑是可以自动清理记忆的,只要想想你已忘记了多少曾经发生过…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的脑科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通过对裂脑人进行的大量研究,促进了我们对人类大脑功能偏侧性以及大脑半球之间关系的认识。近年来,他还就大脑发展与人类伦理形成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71岁的迈克尔·加扎尼加博士现在是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关于加扎尼加博士,最有名的就是他所做的揭示大脑分裂个性及左右脑半球分工的一系列研究。第二有名的,则是他爱讲故事的个性:他喜欢讲自己失败的实验,提出的愚蠢问题等等,这些他——这个业界翘楚——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犯下的各种错误。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实验表明,如同饿汉拿到食物或者吸毒者搞到毒品一样,在看到美女时,男性大脑会产生同样的愉悦反应,并且这种反应可能出自本能。研究者指出,种种迹象显示:就像毒品会对大脑产生刺激一样,美女对男性大脑的刺激并不取决于该男性的大脑是否有智力。在实验中,研究者向一些20多岁的男子展示一些俊男靓女的像片,同时通过脑电影像系统测试其大脑对照片作出的反应。结果发现,美女影像像可卡因、食物一样对大脑神经元回路产生偷悦的刺激作用。与此同时,帅气十足的男子照片却使测试者的大脑反应成阴性,这表明被测试者的大脑对这些男性照片产生了恐惧。以上证据都是科学家从未发现过的。  相似文献   

14.
第十六章未尽的结局   桂羽大脑深处的记忆终于被唤醒了,这种存在于基因中的、历经上百亿年的记忆让他明白:其实,所有宇宙人类以及所有高等动物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宇宙先祖,共祖时间可能是100亿年前,或许是200亿,甚至300亿年!具体时间已无法确定,因为基因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所消损.……  相似文献   

15.
机器具有人类智能,被植入人类大脑,实现人机一体——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美国一名未来学家和发明家的预言。他预计,到2029年,机器将具备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众》2008,(3):18-19
猴子大脑控制机器人1.一只叫"艾多亚"的母猴,踏上跑步机猴子头部的电子传感器2.大脑植入电极的它以稳定的速度开始行走  相似文献   

17.
西阳 《今日科苑》2005,(6):38-38
有时候,一个人的好坏是很难界定的,比如美国的托马斯·哈维博士,是他制造了“爱因斯坦大脑之谜”;50年后的今天,又是他自己揭开了这个谜底……悄悄取走爱因斯坦大脑50年前,他悄悄地取走属于艾尔伯特·爱因斯坦遗体一部分的一块2.7磅重的灰色物质——以致  相似文献   

18.
深夜沉沉,当我们进入梦乡时,我们的大脑仍然异常活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被不断改写和加强。梦对人类记忆和思维的作用不可小觑。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进入神秘的无意识状态——梦境,而此时大脑可没有闲着,它只是切换到了另外一种工作模式。弗洛伊德在他1900年出版的名著《梦的解  相似文献   

19.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这是第一次有一位严重脑损伤且无法交流的病人能够给予他的医学治疗做出临床医学回答。39岁的斯科特一鲁特雷在功能核磁共振设备中进行大脑活动扫描时被问了几个问题。他的医生称这一发现意味着医学教科书需要重新编写。  相似文献   

20.
伊弥 《知识窗》2005,(1):54-55
美国神经生物学家们最近有个惊人的发现:好心情的人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的.他们通过长达10年时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的好心情藏在他的大脑左半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