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是"三观"教育的重要阶段,"计算机伦理学"教学,旨在让学生立志高远、明辨是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四个方面开展立德修身教育:以立德修身为切入点开展计算机伦理学教育,将计算机伦理学核心思想融入大学生公共基础课;从通识意义普及计算机伦理学基本素养;计算机类专业要与时俱进开展计算机伦理学教育;采用鲜活案例教学法开展修身立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大学理念和思想精髓的传承,更是对大学核心价值的正本清源和理性回归。"德"之倡导旨在以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获得感为价值旨归,以解决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为着力点,丰富和满足青年学生高层次精神需求,体现了高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立德"既蕴含着对"德"之内涵要义的理解把握,也包含了对"立德"与"树人"辩证关系的深刻解读。只有将"立德"置于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才能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进与落实。  相似文献   

3.
吴孝毅 《新教师》2019,(10):15-16
能满足合理需求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教育。我们把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从合理的需求切入,了解需求,引导需求,激发需求,满足需求,应需而教、应需而导、应需而治,为其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简称为"应需教育"。学校紧紧围绕"崇文尚武,立德修身"这一校训做文章,构建"崇文""尚武""立德""修身"四大板块"应需课程"。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于文化自觉的视角,从历史溯源看,"立德树人"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寻根、继承和弘扬;从实践反思看,"立德树人"是对知识本位教育的自觉扬弃,"立德树人"重塑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的人才培养基本逻辑,是对人才培养的规律把握及其在信息时代人文价值更加彰显;从价值引领看,"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体现了对教育创新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长规律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强调全党都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为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北京大学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北京大学青年学生特点,结合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提出了培养"圆梦新一代"的育人理念和目标,以思想引领为中心,以队伍建设、精准支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际教育为支撑,形成了"一个中心、四个支撑"的育人格局,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之本,在立德铸魂。青年学生处于拔节育穗期,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当前社会迅猛发展,多元共生,物质世界的繁华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容易使青年一代意志信念淡薄;政治信仰迷茫、社会责任缺失,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教育体系的规范下,需要以"立德树人"为发展目标,从育人的角度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需要从立德树人的本质出发,对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进行探究。本文将以立德树人的根本意义为研究点,对如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立德树人"理念,一是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风向标,二是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即助力实现中国梦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以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路径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立德树人"的实施,发挥"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有的魅力及其价值,进而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才。我国传统教育以德育为主,将修身作为教育目标。当下,我国的教育越来越功利化,成为改变命运和谋生的主要手段,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都让位于应试教育,最后造成了社会道德的整体滑坡。因此,"立德树人"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语文因为自身特点,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立德树人"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高校思政教育应该从推动理论引领、增强文化宣传、重视实践养成几个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立德树人"过程,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技术条件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围绕青年人生成长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赋予高校立德树人新的时代内涵,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大学生人生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围绕青年人生成长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赋予高校立德树人新的时代内涵,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大学生人生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实践中受高考指挥棒制约,关注学生政治学业分数仍是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主流倾向,立德树人的要求异化为"立考树分"的现实,这从部分名校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诸多以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潮流,适应学生急剧变化的思想,积极关怀、指引学生。然而,现实却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徘徊在"无人区"。消除应然与实然的对立,是教育改革的指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交往中来到交往中去,是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失落"这一沉疴的良方。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立德树人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具体回答,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习近平立德树人观的生成具有逻辑自洽的显著特征,历史逻辑是其生成的客观基础,实践逻辑是其生成的现实土壤,学理逻辑是其生成的内在准则。习近平立德树人观的形成,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人才资源诉求,揭示了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呈现的时代境遇,体现了青年学生个体成长的价值追求。新时代践行习近平立德树人观,要把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践育人"这三个基本向度,将立德树人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引领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自身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培养何种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是对高等教育回归本质的深切召唤。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发展的高度凝练,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列宁青年德育思想以及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科学发展。因此,从历史、文化和理论三个维度探寻高校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对深化高校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核心——立德树人为指导,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加强道德修身,培养浩然大气,倡导以文载道,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路标,关注德育成效的动态发展过程,弘扬孔子教育思想,立德树人,构建学校德育价值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包括文明礼貌在内的高素质跨世纪一代新人,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这既是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21世纪急切的呼唤,而修身立德则是当代青年的立身之本.做人先修身,立业先立德.近年来,我校青年学生围绕“建‘八无’校园,做文明学生”这一主题,开展了修身自律活动,在师生中引起了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身处跨世纪前夜的当代师范生,思维的兴奋点何以落到修身上?他们的回答是:“祖国21世纪的宏图大业正等待我们去实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已落在我们两肩,大任降身当修身立德以承担.”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开展"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应创新思路,挖掘各类有益教育资源,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应用,推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首先解析了"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可行性以及意义,最后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指出应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模块化的教育内容,创新渗透教育手段,加强实践教育融合,应用在线教育平台,打造O2O教育模式,完善考核标准,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的内容,最终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严玥 《教师》2019,(17):5-6
发扬立德树人的品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当代社会高等学校统一的任务。高校应该树立“立人之本”的原则,首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立德树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以立德树人为工作信念,强调给学生上思想课,而不单单是知识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全方面发展,做一名有道德的新青年。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