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建立人本化的德育模式,对于培养素质过硬、品德高尚的技能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人本化德育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行动德育强调构建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家庭、学校、用人单位(企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运行模式。这一模式重在大学生的德育实践,把学校、家庭与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大学生道德力的提高,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德育理论和实践具有社会本位的传统特征,即片面地以社会发展遮蔽人的发展,造成“人学空场”的弊端。德育与人的陌生与隔离,使其不仅实效低下,而且由于其与“人的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相悖,迫切需要改革。在对德育的社会本位这一传统反思的基础上,人本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顺应我国新时期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本德育理念和模式有必要也有可能成为现代德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国内德育人本理念的研究基础出发,分析了德育人本理念的内涵,提出了实现德育人本理念的路径,以期提高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升教育的整体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德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王娅霜 《教育探索》2008,(11):108-109
学生自主德育日益受到高职院校的关注。开展学生自主德育应该做到:明确德育对象,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于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学生德育评价,以评价推动德育实践;形成拉动机制,实施评价调控案例化。在自主德育活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增强德育互动,整合学校德育资源优势;学校辅助实施,实现三个转换,抓好四个依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多重因素的冲击,原有的德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更不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本文试图创新德育工作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寻求道德体验出发,构建一种"生活德育"的新模式,以期解决当前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在此过程中,高职校院的德育也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德育的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关于如何结合新形势对高职院校的德育进行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认知特征,充分利用高职教育实践性强的优势,通过德育课程精品化、德育过程科学化、德育手段多元化等途径,克服高职德育工作滞后、低效的现状,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9.
德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当代学校德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在这个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审视传统的以“灌输”方法为主的德育模式,坚持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丰富德育方法,重视德育实践,构建主体性的德育模式,实现德育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德育实践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已越来越受到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摆脱当前"知性德育"的范式,构建大学生德育实践的有效模式。本文分析了德育实践的内涵,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德育实践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机制建设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往往不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案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中学人本德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当前学校提高德育实效性需要构建人本德育的观点,并开展人本德育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的人本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德育课堂这一独特视角,辩证地吸收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合理思想,结合作者多年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探索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本化德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德育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成败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甚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从我国德育教育的目标出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不仅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大有裨益,也是保证我们伟大的祖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应从高职生个体的价值需求出发,构建一个以生活为导向的德育模式,以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对实践德育的重视不足导致实践德育参与不够广泛,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内容上缺乏针对性,运行机制缺乏有效性等。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发展的呼唤,生活德育的需要,德育自身困境的解决,这些都要求构建德育人本化理念,实施人本化德育。以求从以人为本这一视角来把握德育的本质特征,揭示德育的发展趋势,丰富、发展、完善德育理论,使当前德育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7.
郑承军 《中国德育》2007,2(6):18-20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观肯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然属性依附于人的社会活动。马克思主义人本德育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出发,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强调对人的需要、个性的尊重和重视,强调对人的自由、解放的执着追求,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自我修养。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德育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院校在德育模式实践中依然是以理论型德育为主,而忽视了德育的实践性。而实践性应当是贯穿于德育全过程的,因此发展体验式德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与时俱进”地开拓高职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创新高职学生的德育模式,教师需转换观念。认真思考新的教育理念,创新高职德育内容、德育教育手段和途径,重新审视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发展需求,耐心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创建高职院校新的德育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德育的人本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哲学基础。当代德育对人的理解方式由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换,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理论动因;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则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实践动因。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明确提出和全面落实,以及德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使得当代德育人本转向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价值取向,人本德育应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