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几种行政主体定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但学界对行政主体的概念争议很大。本文对近些年有关行政主体的定义作了一些比较,进而剖析了行政主体的本质特征,即享有行政权的组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能独立承担因行使行政权而产生的法律后果的组织。并在此基础上简单说明现行的行政主体理论在今后的发展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只有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并有资格行使行政权。行政法的核心内容是行政权。只有具备了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组织,才能够成为行政主体,享有行  相似文献   

3.
现代行政事务日益增多、行政职权不断膨胀,政府管理面临诸多危机.为解决政府管理危机,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实行公私合作.在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发展呈现出变化与革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政法基本理念、行政权的正当化、行政权行使主体、行政权行使手段、行政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6,(2):77-80
联合执法是我国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它有助于行政主体快速高效的行使行政执法权,降低执法成本,实现行政执法的目的。在当前假期旅游业市场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的境况下,建立一套完整的假期旅游联合执法机制,有利于规范旅游市场的运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督促行政主体积极作为,履行自己的职责,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行政法治要求依法行政,即行政执法应遵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符合行政法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行使行政权。"钓鱼执法"是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实施诱惑方法进行的行政执法活动。"钓鱼式"行政执法在实体上和程序上都不符合我国的行政法治,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相违背。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行政主体理论的现状、困境、缺陷 ,以及当前我国行政法治的要求 ,认为对行政主体理论做出适当调整势在必行 ,并大胆设想对行政主体再界定 :分解为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行使主体。  相似文献   

7.
行政主体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法律应该怎样约束公共权力的行使则仍有不少有待探索的问题。其中包括 :应建立行政时效制度 ,对行政主体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进行时间上的约束 ,既保证国家权力的及时行使 ,又充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执法中经常会产生执法与“情理”相冲突的情况 ,如何分析认定冲突的原因、如何解决冲突等  相似文献   

8.
依行政程序法行政困难的观念原因主要是认为行政程序仅仅是实现实体权利内容的手段 ,依行政程序法行政会制约行政权的行使 ,束缚行政主体及行政公务人员的手脚 ,不利于国家行政管理 ,降低行政权的权威 ,妨碍行政效率的提高。有效推进依行政程序法行政 ,实现行政法治 ,必须首先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9.
行政主体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法律应该怎样约束公共权力的行使则仍有不少有待探索的问题。其中包括:应建立行政时效制度,对行政主体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进行时间上的约束,既保证国家权力的及时行使,又充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执法中经常会产生执法与“情理”相冲突的情况,如何分析认定冲突的原因、如何解决冲突等。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执法工具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行工具的规范化包括行政执法工具名称的规范化、行政执法工具类别的规范化、行政执法工具使用环节的规范化、行政执法工具承受对象的规范化。对行政执法工具的限制是我国行政法治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然而,我国现行行政立法在规范行政权时疏于对行政执法工具的规范,致行政执法工具规则要么就事论事、要么内容无序、要么操作性弱等。为此,必须加强行政执法工具的法律控制,使行政执法工具的使用制度化、行政执法工具与行政主体的职权对应化、行政执法工具的运用程序化、行政执法工具的不当使用责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