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同时也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在课改中要坚持两点论,处理好若干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处理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同时看到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为此,就课改中如何坚持两点论,处理好若干关系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正确处理好老观念与新观念,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作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电脑与人脑,满堂灌与满堂问,表扬与批评、惩罚,继承借鉴与改革创新等若干关系,坚持两点论,坚定不移地把课程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蒋振远 《山东教育》2002,(35):13-14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研究性学习所反映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希望之路。要实施好研究性学习,必须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学科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关系。认真搞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 研究性学习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还没有生成使其发展的丰厚土壤。现在我们大多数中小学使用的学科课程是实验过渡教材。学科课程各年级内容具体固定,时间统一安排,进度统一要求,师生有本可循:研究性学习课程则不然。各年级内  相似文献   

5.
处理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同时看到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为此,就课改中如何坚持两点论,处理好若干关系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教师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得主动;教学不再囿于课堂,做到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科也不再单一孤行,做到互相联动渗透;知识和能力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是向着三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倡导民主的氛围,呼唤权利的回归,主张把时间和课堂交还给学生,给学生以自由,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落实和体现上述精神,有的教师上课时便让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内容的规范,不着边际: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毫无目标;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也由学生自己提,喜欢读哪一章就读哪一章,喜欢看哪一节,就看哪一节;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如春风拂面,新的教育理念、术语、模式逐渐被我们所熟悉认同。但同时也应看到,学校的功能还没有根本转变,课堂教育仍然更多地维持着应试的框架,驾轻就熟的南辕北辙搅得学生无所适从,新旧课程的差异和碰撞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击。真想要“新足适新履”地走进新课程,首先要提升面对问题的真诚和勇气,然后寻求不同层次的多元对话,达成视界融合,从而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借“诗眼”点撷课改中的几缕花絮,以期寻求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课改中,我们必须加深对新的理念的理解,防止“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肖川 《宁夏教育》2006,(1):41-41,4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即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尤其需要思考: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教师应该关注的,就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  相似文献   

11.
王生华 《宁夏教育》2002,(11):26-27
一、教学要求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个纲要还指出:“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13.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对教学过程作了如下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  相似文献   

14.
我相信,第八次课改不是凭空产生的。第一次到第七次课程改革是它的基石。它继承着,如同站在巨人的肩上。然而它还需要远航——只要文明的火种不熄,只要教育的信念不变,它必将继续远航。  相似文献   

15.
张元梅 《青海教育》2005,(11):18-18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学校里、教师间、学生中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实验中的一些疑难与困惑也不可避免地相继出现,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和困难,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2年课改启动前,是教改在呼唤课改,当课改的势能形成,并开始进入实际的操作层面时,教改与课改的关系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老师们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显得对新课程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掀起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这一轮课程改革立足于当代科学知识综合化的大趋势,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教材编写的立足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顺应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潮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省级实验区展开。笔者认为,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快捷而有效地适应这种系统性的变革,充分实…  相似文献   

19.
课改心声     
我是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一位普通教师,谈及课改,多少有些感触.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突破,教材的编写与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各区域校的教材的自主选订,师生互动关系的平等化,学习方式的更新,主动参与的合作精神,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全部个体的发展,评价方式的改变,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特点和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这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前,作为实验区教师,存在不少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应怎样对待和行动呢?  相似文献   

20.
陈惠芳 《师道》2005,(5):25-26
时下,声势浩大的课改席卷全国,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评价模式的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等,已经出现了许多生动的典型。但是,我觉得课改,也必须警防“高血压”。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