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职学校学生因入学门槛低,社会阅历浅,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有待提高。高职院校语文以其文质兼美的特点,成为德育渗透的极好载体,为使高职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从语文教学这个视角浅谈高职生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2.
高职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界围绕着职业教育的探索方兴未艾,许多教育改革新举措也不断推出。高职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基础文明修养、公共道德修养欠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影响他们的就业。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使高职生进一步掌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将进一步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使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形象化、实在化和可操作化。  相似文献   

3.
语文素养是高职大学生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高职院校要正视在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方面存在边缘化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提升对高职生语文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高职语文课程是培养高职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必须厘定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并在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赵淑芳 《教育与职业》2007,1(9):166-168
作为人文教育重要构成部分的文学教育,在高职院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生的文学修养现状不容乐观,而文学修养对高职生非常重要.鉴于此,必须重视和加强高职生的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5.
此文的写作由近年来各省设置语文活动课程获得启示,探讨架构高职语文活动式教学的意义,分剐从高职生的特点和语丈教学的发展沿革、根本任务这两方面入手探究其架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肖尚军 《文教资料》2008,(1):167-170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高职生作为未来的技术、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其人文素质修养更是体现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等方面掌握得较好,但人文素养方面的欠缺致使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不足,成为他们再发展、再塑造的瓶颈.本文在对高职生人文素质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探索和完善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生中生态文明观意识淡薄,"知行背离"现象严重,生态道德失范的案例时有发生。学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是高职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通过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在培养高职生生态文明观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高职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了解高职生该方面行为习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及教育建议,引导更多高职生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良好校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高职生由于自身先天条件的薄弱及周遭环境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人格上往往存在较多的不足甚至有被异化的倾向。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学科,在塑造学生健康完善人格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就语文教学在高职生人格塑造中的必要性,及从语文教学主体、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写作教学生态、校本课程生态建构方面详细探讨了其对高职学生人格完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工学结合模式下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形式.文章从规章制度、评价体系、评价手段等方面,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礼仪是个人内在素质与修养的外在表现,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进而希望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提出提高大学生文明修养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必须加强自我修炼,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艺术修养和营销能力,其途径是读书、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高师大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和变化是与现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变化相伴随的,应将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与"大学语文"课程相结合,重视审美教育功能在社会转型期对大学语文的渗透作用,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在建构一个当代师范本科学生的人文情怀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途径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从“文”入手,为学生释“道”。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可从“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综合能力”、“传承优秀文化,提升文明品质”和“挖掘励志哲理,引发人生思考”三个方面入手,实现文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同构,致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传统修身观与大学生党性修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现状,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修身观中积极因素的探讨和挖掘,将传统修身观中有利于人格塑造的因素与大学生的党性修养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人格和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亚文明时代是从爻号、母系社会、神话时代演变过来的。由爻号演变的八卦,再由八卦演变的文字,最后由文王、周公释卦爻的《周易》,标志着中国完成了亚文明的时代。《周易》既是中国远古时研究宇宙和人类的亚文明时代的总结书,又是中国古代研究自然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计划书。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素养的培育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大学时期是公民政治文明素养形成的关键的和最佳的时期,是公民政治文明意识培育的重点阶段。在校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政治热情和较为理性的政治观念,构建和谐社会还必须解决其政治认知度较浅,政治参与存在隐忧且政治功效感欠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礼仪是人类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而需要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表现为礼貌、礼节,又表现为道德修养。传统礼仪中有家礼,而家礼中又以父子之礼和兄弟之礼为重,《论语》即凸显出孝与悌这种家庭之礼的重要与可贵。现代人懂得孝悌不仅是承继中华礼仪文明,更是使"礼之用,和为贵"的中华人文精髓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其对农业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业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现象的原因,并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两个层面对提升农业高职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相关策略:学校要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制定相应政策;教师要针对专业整合教学内容,结合活动开展课外教学,利用网络拓展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讨论传统史学范围;从史学文化的角度论述了传统史学的历史价值;并从历史智慧与社会人生修养的关系,阐述了史学对人生修养以及构建现代中华文明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