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民国时期新疆的电信事业基本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发展。新疆省政府为加强对新疆的控制力,在新疆大力发展电信事业。电信事业的发展也为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由于金树仁政府在新疆政策失当,不得人心,故在此期间数次爆发了目的在于推翻金氏统治的武装起义。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政权,金树仁极力镇压起义。但由于当时政府军实力虚弱不堪,金树仁将希望寄托在了1918--1921年间窜入新疆境内的白俄军身上,企图借助这股特殊势力镇压起义。金氏的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民国时期新疆归化军的形成。归化军对当时以及以后新疆局势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对民国时期新疆归化军形成及其历史影响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从公共卫生之建设、卫生观念的演进这两个方面解读了晚清民国时期新疆的公共卫生发展。受制于近代新疆整体落后的政治经济状况,公共卫生建设很不完善,但新疆公共卫生的近代化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相似文献   

4.
近年随着新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游记文献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对民国时期国人涉及新疆地区的游记书目进行整理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加深民国时期新疆地区游记的研究,探析民国时期新疆旅游与中国社会动荡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向世人展示民国时期新疆社会更真实生动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期间,新疆各族人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广泛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发动各阶层献金、捐物,有力的支援了抗日前线。文章通过大量民国时期的新疆档案,叙述了新疆各族妇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并分析了其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绿洲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各组成要素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共同发展的关系。民国时期,新疆政府更迭频繁,战乱连绵,垦荒、撂荒、滥采乱伐现象严重,森林惨遭破坏,使得原本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历届政府的变迁着手,试析民国时期新疆生态环境演变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新疆汉族公务员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并分析了这种学习之所以受到重视的社会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新疆战乱频繁,疾病流行,医疗卫生水平相当落后,而此时中医开始由中原广泛传入新疆,西医也在新疆立足并有所发展,新疆建立起第一所医院。卫生事业开始起步发展。新疆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难。本文就中西医在新疆的起步来观察和发现这些问题,并作以简单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生产发展”,这与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新疆实际状况相结合,促进新疆的农业生产发展,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议题。本文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新疆农业生产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民国期间,新疆的工业资本主要由政府资本、民间资本、外国资本三部分组成。政府资本长期占有主导地位,起着示范、引导作用。民间资本逐渐居于重要地位,对于广泛推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国资本总体而言处于从属地位,但为新疆工业建设引进了新的生产方式。三者共同推进了民国时期新疆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技术推广是民国时期胶东半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改进的重要驱动力,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技推广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从北洋政府、南京政府、战乱三个时期对民国时期胶东半岛地区农技推广体系演进过程、推广内容和支持体系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发展的特点及启示,对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国学界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在深受国内职教思潮影响的同时与职教实践形成了互动。民国学者们在农业职业教育的目标与作用、农业学校的设置、师资选择与培养、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诸多方面的论述视角多元,观点多样,形成了该历史时期农业职教思想史的丰富面向。民国学者们的主张对当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启示包括:从推动乡村振兴的高度认识农业职业教育的作用、结合区域实际开展农业职业教育本土化改造、建立农业职业教育教师定期下乡机制、根据工作任务编制农业职业教育教材、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农业职业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农业近代化的重要转型时期,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我国农业出现持续而急剧的衰落。农民普遍贫穷、农村资本外流和大量农民为求生计“离村”另谋出路造成近代农业衰落,加之我国农业改良受阻和农业商品经济出现病态发展,导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华北依然主要使用传统的农家肥,其制造和施放,仍然沿用传统方法,未有明显改进。在此时期出现了化肥,使用的范围和数量很少,其效果有限。肥料已成为农业投资中重要的因素,在施肥较多地区农户的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较富裕。良种的推广主要是棉种和烟种。中国的传统农业,到了近代已经开始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交汇,从而孕育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新疆地区的教育主要受政治影响较多,不同掌权者在任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教育可谓在坎坷中前进。这一时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的关注点,但由于资料搜集的困难,导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改革开放后,随着相关档案等资料的陆续开放,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文章进行梳理,大致将其分为三大类:总体研究、分期研究和专题研究。分期研究可分为杨增新、盛世才两个统治时期。专题研究包括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女性教育、社会教育和游学教育版块。通过对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对民国时期新疆地区的教育开展状况及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今后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也对今天新疆地区的教育开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是中国大学发展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这为中国大学的迅速崛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国大学的发展,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诸多因素发生化学效应所促成。在学习大学模式这一方面,曾有过学德与学美之争,最后中国大学舍德国模式而取美国模式。在当今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学习民国大学的成功经验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7.
近代新疆职业教育主要有职业学校教学、开办各类专门的技术班级、企业培训人才、派学生赴外地或国外进行专项学习等四种形式。近代新疆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清末的初创期、民国前期的停滞期、民国后期的兴盛期三个阶段。近代新疆历届省政府对职业教育还是很重视的。不过,近代新疆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很有限,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也有很多限制。  相似文献   

18.
以农业开发史的视角,审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经济部和云南省政府首次采取大量措施对高原特色农产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江浙实业界巨头也对此进行投资开发,还得到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富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在一系列措施的推行下,云南省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特色经济作物三大中心建设一茶业、蚕桑事业和以木棉为代表的植棉事业,并开创了云南省热带作物的试验、研究和推广的先河,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工业品长期高于其价值,农产品长期低于其价值的一种状况。建国后我国农民所承受的剪刀差隐性负担是很重的。我国通过剪刀差政策对农业剩余的过度抽取,在一定时期内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但由于剪刀差从根本上违背了价值规律,且幅度过大、时间过长,从而给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不良后果。剪刀差政策是建国后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政策支点之一。当工业化已经达到中后期阶段时,正确的政策取向应为尽快缩小剪刀差乃至取消剪刀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是长江下游青帮快速发展的时期。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江下游传统的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更进一步加剧了本已复杂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是由于伴随着长江下游社会的动荡,清政府对基层社会控制日趋弱化。长江下游的青帮不同于红帮,它的反清活动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更多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破坏性。民元之后,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其下层为适应城市生活环境逐步演变成近代的黑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