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毕业,大部分同学会继续上学,也会有一部分同学就此离开校园,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赢得别人接纳和喜欢的重要因素。那么,要怎样才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相似文献   

2.
吴涛 《教师博览》2004,(9):13-13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眼前有一个人.我们就会对他产生印象.这个心理过程叫知觉.由于它是针对人的.故称之为“人际知觉”,心理学家认为.“偏见”产生的最初原因即来自于此.首先来自“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微妙而深深地影响着人们互相间的关系。譬如交女友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源于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写作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魏伟 《教育艺术》2006,(12):75-76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的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教学中,这种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如果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势必会影响今后的语文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呢?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产生一些人际知觉偏见。这些人际知觉偏见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努力避免以下几种人际知觉偏见。   一是“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如果某人在初次交往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评价。教师初次接触某个学生时,所产生的印象是从该学生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等外表获得的。教师对该学生形成“第一印象”后,就会先入为主地影响到对他的正确评价。由于“第一印象”带有表面性、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常常使教师…  相似文献   

6.
求职时的“第一印象”往往至关重要。而要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着装的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新学期伊始,很多老师会迎来新的一届学生,而当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老师、同学见面时,难免有忧虑、紧张等情绪。“亲其师,信其道”,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它是师生关系“触电”的良好契机。因此,新任教师应谨慎对待自己和学生的“第一次’,努力让学生对自己“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8.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起着重大作用。这种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师生之间相互的、良好的第一印象会成为此后师生交往的感情基础,也会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焕发生命活力的内驱力。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打交道时…  相似文献   

9.
俞花 《新高考》2006,(7):6-8
许多同学在物理复习中,常碰到“听课时懂,解题时懵”的情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审题上下功夫,有些同学甚至根本就不会审题.另外,命题者在设计题目时,除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外,也会经常有意设置“陷阱”.可见,掌握科学的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展望新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学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师生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效果。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不善于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甚至产生对立的情绪,学生往往因为对他(她)的成见而不愿学他(她)所授的那门学科。教育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课内如“同学”,乃教学相长原则的生动体现;课外似朋友,乃新世纪尊师爱生的最佳境界。一、良好的第一印象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是师生关系的开端,对以后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呢?接新…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实例,某老师接到一个新班,与小学生刚接触不久,就很受学生的欢迎,身边时常有许多可爱的孩子围着。这位老师怎么会如此受学生欢迎的呢?原来,是他(她)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对初次相遇的人或事物所获得的印象。虽然“第一印象”是一种短期印象,但它往往会成为定势,并影响以后的长期印象。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常常将“第一印象”作为与他人交往的依据。为什么“第一印象”对小学生有如此大的作用呢?因为,小学生情感色彩浓,但知识贫乏,缺乏对人的客观评价能力。因此,他们评价、衡量一位新老师的好、坏,几乎完全依赖于”第一印象”。谁能做到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谁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可见,树立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接新班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而对那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则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树立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呢?通过实践,我的体会是:可以从以下五个“第一”入手:  相似文献   

12.
学生打的“小报告”,老师首先应该重视。因为“小报告”可能涉及到“大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上街去网吧玩电子游戏或聊天。有的学生抄袭同学的作业或花钱请同学写作业.有的学生在教室或寝室偷拿别人的东西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如果不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不仅会打击打“小报告”的同学给老师反映情况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犯错误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向着不良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其后果不言而喻。只有把学生不好的苗头、不良的倾向扼杀于摇篮中。才有利于良好学风和班风的形成,才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的我们想没想过让学生对你的课“一见钟情”“一听入迷”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屡屡被拿来当范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5.
一、巧讲绪论深刻“第一印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绪论,上好第一堂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保证力学教学质量的第一重要环节。兴趣是人们自发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思想倾向,当一个人对某事物有兴趣时,他就自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到该事物上,并对该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做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因为教与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英语课的第一印象不好,首因效应不佳,势必影响以后的教与学。怎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呢?一、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好与恶的片面性、随意性和迁移性。当他们的第一印象比较好时,就会把这种“好感”迁移到你所教的学科上。表现在愿意听你上的课,积极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先做你布置的作业和练习,在你所教的学科上多花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首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种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如果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势必会影响今后的语文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呢 ?  一、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俗话说“先入为主”。人们看事情常凭第一印象,可见第一印象的重要。初一学生年龄尚小,世界观、方法论还没完全形成,他们对事情的分析,还缺乏理性,只停留在…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知道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9.
初一教学应注重“首因效应”□李彦明(山东平邑县教委教研室273300)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与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初中数学课的第一印象不好,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韩翠 《考试周刊》2013,(88):54-54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第一印象效应”.指人对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是十分关键的,会直接影响当事人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初步接触语文时,他们无知无畏,小小的心里满是懵懂和期待.这正是学生和语文最初相遇的美好时刻,是“第一印象”的形成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