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正逐步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一种特殊教学活动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传统物理实验课大多是让学生通过实验 ,认识某种规律而不是允许学生去大胆陈述自己的主张和自觉认识 ,学生总是按照课本或老师的要求一步步实践 ;加之物理实验仪器大多比较贵 ,很难做到允许学生大胆求异自由动手 ,这显然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旧物理仪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开发和利用 ,在现代教育的新形势下 ,恰如冬天里的火、夏天里的风 ,给物理实验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各个学校或多或少地都有一定数量的旧物理仪器 ,这些仪器 ,或来自于自然损耗 ,或因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改进而淘汰下来 .将它们丢之可惜 ,闲置却要挤占空间 .利用它们 ,开发它们 ,弘扬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它们在现代教育中老枝绽新芽重放光彩 .本文就旧物理仪器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开发和利用展开讨论 ,希望能给同行们启示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旧貌换新颜 ,为课堂教学重做贡献旧物理仪器不外乎是 ,一可能损坏了 ,二是技术陈旧落后了 .旧物理仪器的改...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准备 1.备仪器:根据近年农村中学实验新添设备情况,学生实验一般要求能满足两个学生用一套实验仪器。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少数几个定量的实验精确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大部分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各地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8):141-144
清华大学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实验教学,改进了实验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形成了分层次、多模式的开放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物理教学中心网站预约实验、提交报告;教师可以在网上指导学生实验、对实验教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维护人员可以对实验仪器进行远程维护和诊断。该文还讨论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尤其在强调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更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和实验环境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尽人意。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既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又能提高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态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低成本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弥补物理实验仪器的缺乏,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些物体开发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亲近物理,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也可以弥补实验仪器的不足,从而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仪器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基础。同学们如能自己动手制作实验仪器,既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又可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下面介绍几例物理小仪器的制作,大家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8.
物理仿真实验指的是利用数字建模来进行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和虚拟仿真仪器的设计。在医学院校中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自发地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的操作以及实验参数的拟定,从而将真实的物理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本文在对物理仿真实验的相关理论进行探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物理仿真实验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方法,这对于为医学院校学生创造自主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提高学生的素质,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一种特殊教学活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然而传统物理实验课大多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某种规律而不是允许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主张和主动实验;加之物理仪器大多比较昂贵,学校财力有限,很难做到允许学生大胆求异自由动手而不顾及仪器损坏.这样,显然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物理实验仪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完成物理实验的效果,更会影响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大学物理实验仪器具有使用率高、仪器数量大和仪器损坏速度快等特点.自制和改进"实用型"物理实验仪器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阐述了改进"实用型"大学物理实验仪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提出"学生参与,教师主导"改进模式,有利于提高实验仪器利用率和完好率,能够从...  相似文献   

11.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法]将实验仪器抽象并优化为虚拟仪器,并应用于物理实验.[结果]简化了实验仪器使用,扩展了实验仪器功能,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结论]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快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更好理解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同时方便了实验维护和升级,节省了实验经费.  相似文献   

12.
1 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物理的定义、定理、定律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课题研究.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仪器,也可以自制教具,甚至可以就地取材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同时也注意应用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如运用计算机来控制实验、处理数据、模拟演示等.这些材料学生熟悉,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核特别注重对能力的考核.<考试大纲>中也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能独立完成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实验,还要求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因此有关物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实验仪器的灵活应用及题型的转变应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仪器设备是完成物理实验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物质基础.目前,物理仪器设备的短缺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多年来,教学仪器的研制和生产不断得到加强,除一般实验仪器外,还重点地发展了一些较为先进的现代仪器设备,中学添置实验仪器的经费逐年增加,不少中学建立了实验中心,这是建设实验物质基础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另一条重要途径,即师生动手,自制仪器.  相似文献   

15.
1.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的整合。 1.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相关结论、实验步骤,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过程,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志刚 《成才之路》2013,(19):74-74
物理实验是学习、研究物理最主要的方法之一,通过物理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的材料,塑料饮料瓶是其中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塑料饮料瓶身上的物理知识。同时,利用塑料饮料瓶,还可以制作出很多改良的物理实验演示仪器,从而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教学会更加有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作为物理教师,我重视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创设富于趣味性的课堂,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穿插物理学史进行引导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演示操作性难的实验,凭借动态画面调动学生思维,改变运动速度使学生容易观察,将微观内容放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便捷地使用各种电子化资源,从而有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先进接插件在磁性材料基本特性的研究实验中的应用为例,从实验方法选择、仪器设备选用、电路设计等方面总结了应用先进接插件开设组合式实验的实践体会,实现了学生自搭实验仪器,并用自搭实验仪器进行测量的目的.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实验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把多种物理知识交叉使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打破了仪器由厂家设计、用户无法改变的模式,使实验设备具备了综合化、模块化、透明化.  相似文献   

19.
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物理教学常采用的实验方式.演示实验虽然具有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但由于仪器和空间的局限,很多实验可见度不高.学生分组实验虽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限于仪器装备状况,实验的效果会受到影响.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很多改进物理实验的方法.经改进的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实验是物理的灵魂,是体现物理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源泉,亦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多年的物理实验仪器研发经验,总结出一些物理实验仪器的发明方法,希冀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