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在表现最好的时候》是一篇千字,是一篇小小说,却是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人的颂歌。  相似文献   

2.
狗会咬舌自尽,第一次听说,但我丝毫不怀疑。因为无数次地听说狗对主人的忠诚,狗如何守候主人,甚至在主人坟边咽下最后一口气。听了之后,多是感动,而这个故事却让人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报刊林林总总,文章铺天盖地,然而浅薄浮泛者居多,耐人咀嚼者极少。古人云:“体以骨立,文以意成。”那是说“意”是文章的骨骼,靠它支撑起整个身躯,如此说来,“意”弱者文必衰柔,“意”强者体必刚强。“辞不妨浅,  相似文献   

4.
就话语理解而言,语用前提应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就其本身而言,则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巧妙运用语用前提的特性可以帮助构建文学语篇。通过分析《雷雨》中的语用预设,揭示其重要的文学功能。  相似文献   

5.
犹大是耶稣的门徒,是他出卖了耶稣,导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他自己则被永远钉在了基督徒心中的历史耻辱柱上,备受基督徒的唾弃。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描画了犹大神色惶惶、心怀鬼胎的模样,因其是第十三位出场,致使“十三”也成了西方人习惯中的不吉利数字。  相似文献   

6.
如果有人说他的政绩是给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人们肯定会认为他是神经病;如果有人说他的政绩是给属下的农民带来了贫穷,培养造就了远近有名的贫困镇、贫困村,人们一准儿说他疯了。政绩么,是给老百姓办的好事,总能把坑害农民,祸害农民的事也算作是政绩呢?  相似文献   

7.
诗是感情之花,是抒情的艺术;和其他的文学样式相比,诗更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从本质上讲,诗完全是感情的产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诗是抒情的这一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感情在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方 《阅读与鉴赏》2003,(10):65-67
张晓风(1941-)是海峡彼岸名散家,也是较早为大陆读所熟悉的‘位台湾作家,有《春之怀古》、《玉想》、《地毯的那一端》、《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眼神四则》、《高处何所有》等。《不朽的失眠》是一篇语重心长、词采裴然的散,本副题直接点明章的主旨——“写给没考好的考生”。作以一千二百年前落第张继的“失”与“得”,来劝导学子正视生命中他们的初遇的落败。写古却不泥古的笔法,写满了历史和人生的颜色,读之使人不禁细致的咀嚼和体味,比“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简单说教更亲切更贴心也更富于实效。  相似文献   

9.
谢建丽 《现代语文》2011,(6):113-113
张岱是晚明文坛中的最后一位"殿军",他的小品散文笔墨洗练,意趣深远,历来为人所称赏。《湖心亭看雪》当属此中佳构,捧读一遍,犹如尝肉一脔,意味隽永,历久难忘。这篇文章给人总的印象是一个"奇"字,  相似文献   

10.
李骥云 《考试周刊》2011,(61):35-35
本文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着重阐述了“现实的个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并指出这一理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与秋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的萧杀,秋的清凉,秋的丰硕,令一代代文人的心为之悸动。欧阳修的《秋声赋》,庐隐的《异国秋思》,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鲁迅的《秋夜》等,都点滴地记录了文人们对秋的独特感受。可以说,秋天是中国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也因此而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形成了一种“悲秋文化”。本文拟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说起,  相似文献   

12.
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一诗,抒发了作者作为一名革命战士的真实情感,表达了一位战士的满腔义愤、乐观期许,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诗人的非凡气度、铮铮铁骨。本文以此为基础,拟对该诗作一番赏析。  相似文献   

13.
我的住所幽深,院内树木繁茂。久别之后,房子的许多去处吸引我躲进去尽情享受归来的温馨。花园里长出神奇的灌木丛,发出我从未领受过的芬芳。我种在花园深处的杨树,原来是那么细弱,那么不起眼,现在竞长成了大树。它直插云天,表皮上有了智慧的皱纹,梢头不停地颤动着新叶。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年的中考、高考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作者摈弃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学生习作一般都从模仿开始,然而,现在学生作文中严重存在的雷同化现象以及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严重萎缩,不能不说与片面强调模仿有很大关系。有人是“依葫芦画瓢”,以模仿得“像”为目标;也有人是活用别人的方法而不为别人的方法所拘,斟酌损益,取长去短,创立自己的方法。我们提倡的是后一种模仿。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迈出第一步后,紧接着就要创造,创造才是写作的真正目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了以下几点作文创新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贵在有理趣,理趣就是文章的思想内蕴,也是文章的灵魂。本文的思想内蕴非常独特。它通过二胡——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浓缩、涵盖了旧中国民间艺人悲苦的命运,凄惨的生活以及江南广大地域特有的民俗风情等等。同时,也反映了旧中国老百姓的忍耐和坚忍,奋进和抗争。一把二胡,已不是简单平常的客观物象,而是具有特殊意蕴的审美载体。一把二胡,“是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一种文化的魂魄”。一把二胡,是旧中国劳苦大众命运的主旋律。一把二胡,是旧中国流浪艺人泣血摧心的吟唱。文章思想深刻,感悟独步,内蕴丰厚。且不矫揉。不做作,不矜持,读来令人击节掘腕,激赏不已。  相似文献   

16.
第11期《上海学》的“宇宙风”栏目刊发了巴金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两篇旧作“复仇》和《月夜》,以缅怀这位去世不久的老人。主编陈思和先生的纪念章题为《重读作品是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恳切感人。作家远逝,后人静读作品如见斯人。  相似文献   

17.
滚滚红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熙熙攘攘,争名夺利,粉墨登场。有人经千锤百炼,从地狱升到了天堂,有人吃喝玩乐,从天堂坠入了地狱。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高考湖北省语单独命题,作材料用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昏镜词》序言所讲的一个故事。原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这篇朴实的散文表现着浓烈的亲情,让我们很自然地循着四个“十元钱”的轨迹,去探求生活中的坚实,去感受困境中拼搏的意志,去体会生命的呐喊。  相似文献   

20.
母爱有时表现得既不波澜壮阔,也不轰轰烈烈。杨绛先生的《尖兵的钱瑗》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写的不过寻常小事,却一字一句浸透了母亲的爱意,让我们聆听到母亲的诉说,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