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校生的数学基础差异非常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丧失了学习的欲望,这就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进取意识不断加强呢?下面结合自己的任教经历,谈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一门科学,它是科学的皇后,它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果在数学教学中仅仅是数字与数字,字母与字母,图形与图形等等的枯燥组合,学生就不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也就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从而会使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产生数学难学的畏难情绪。我们认为这是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育应该以习题训练为主,因为习题训练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将习题训练设计成各种各样的类型,相信数学学习效果会更好。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渐领悟到学习数学的技巧与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让学生从习题中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柳榕 《新教师》2021,(1):50-51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由于有些教师对教学不求甚解,把原来最讲道理的数学搞成了"不讲理的学问",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感.那么该如何体现数学知识的美感和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深度说理,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体会学数学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龙生 《教师》2014,(20):71-7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数学欣赏教育,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新的角度去感受数学的魅力。本文将对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欣赏教育措施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职业高中数学欣赏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谈一谈笔者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数学之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知数学自身的美,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育元素,让学生充分感知、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应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其中美育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教育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发现、鉴赏、创造数学美的过程,是对数学教学的高层次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中美育因素,引导学生欣赏数学。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都可以以教材本身为出发点和思考点.目前,不论现行大纲教材还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数学中都蕴含着艺术美的知识点.若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感受数学美,在美的情境中体验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数学知识和开发智力,陶冶美育情操,从中领悟到学数学的乐趣.下面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欣赏数学美谈几点体会. 1 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 数学教育与美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美育离不开知识的传授,而且美育有助…  相似文献   

9.
数学与美     
美育,作为特殊的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已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数学美的所在.目的在于使人们了解数学美,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0.
谈谈数学美     
数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是注重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解题的方法技巧,常常造成一些学生因数学的抽象性而感到枯燥乏味。数学美是数学学科的特色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数学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中实施审美教育,让学生欣赏、领悟数学之美,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帮助学生从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从而利用数学的美感,激发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数学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与研究,数学教育如何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内容上改变传统数学问题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加强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数学问题真正具有应用性,还数学问题的本来面目。但目前生活化问题的开发还相对滞后,急需编制一些生活化问题,以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一、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的编制原则1.目标多元化原则传统数学问题教学目标单一(强调思维训练的价值),它使一部分学生具备了高超的解题能力和技巧,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在数学问题面前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2.
我们数学老师,要以数学活动为抓手,力求探寻数学文化的内涵,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熏陶,欣赏数学之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进行数学交流.同时接受人格品行的教育,充分发挥数学文化强大的教育功能.“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是我们数学教育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重申“数学文化”,呼吁“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就成为数学实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并传承和发展着文化.它既展现了数学与人类的关系,又为学生探究提供了素材,是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极好形式.为此,探索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上的构建,有利于更好地使文化得到传承,使数学更具有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探究数学审美教育的相关理论出发,阐述数学美的特征:以新课标为指导,从多媒体与教学素材相结合,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数学之美;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的审美教育资源,使学生伴随数学知识的学习,感悟、欣赏数学之美;抓住数学语言特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语言美;发掘当前中学数学教材中美的要素.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将美育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揭示数学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在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文化教育是可行,通过数学文化课程--数学之美教学,来揭示数学文化内涵,使学生喜欢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让人赏心悦目的.通过数学文化课程让学生们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既有利于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又利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本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语言的艺术美,让学生在语言中逐渐理解、提升;在数学教学中感受、欣赏艺术美,学生的学习劲头倍增;在数学教学中创造艺术化的教学环境,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学,由于它的逻辑连贯性和它的抽象难记性,为聪明学生所不以为然,为中下学生所畏难。如果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就不会再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如下几种方法,试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田芸芸 《考试周刊》2012,(48):61-62
著名的英国数哲学家罗素曾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国际数学教育会议曾提出:"数学教育还必须将数学中固有的美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还受到美的熏陶。"作为教育第一线的中学数学教师,我们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美的王国,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的风光美景,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形式的美,数学美感和人的数学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美,体验数学美,欣赏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