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沈祖棻一生创作历经四次文体嬗变,这种嬗变既受到时代风气的熏染,也与作家独特的生活道路和个性气质有关。而且,文体的选择和变化,充分体现了作家创作上的独创意识。  相似文献   

2.
沈祖蕖创作,以词作造诣最高,诗次之,新诗又次之。她有三个现象耐人寻味:1.她自称“一生低首小山(小晏)词”,其词体创作实践却与这一关学理想不符。她的婉约词,走周邦彦、南宋格律词派及清代常州词派的路线,其令词也更近温韦、南唐,而不是小山。究其原因,乃在于“时序”,“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汪东)。2.沈祖莱词篇篇可读,集中等闲之作,置诸“他人集中仍是佳词”(汪东),而求其代表作,反不易得。在当代词的选本中,倘若没有量的保证,比较吃亏。3.在沈祖菜称不上大家的古近体诗及新诗领域,她反能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占尽风滴.  相似文献   

3.
沈祖棻是现代词学大家,然而对她的词学研究焦点目前仅仅是对其文本的分析与定位,在其他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拓展空间。就近几十年来国内对其研究成果做综合性论述,力求搜罗完整,全面展现学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探讨沈祖棻《涉江词稿》创作历程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沈祖棻论     
沈祖棻(1909——1977)是“五四”以来为数不多的诗人、作家兼古典文学研究家之一,也是冰心、丁玲之后又一位在各体文学领域取得独特成就的女文学大家.“老来逢治世,拭目喜同看.”(《丁巳暮春偕千帆重游金陵,呈诸故人》十八首之十七)这成了她的绝笔.车祸的不幸使她站在历史新时期的大门口却来不及为这个时期谱写出壮丽的乐章.她的勤奋、坚韧和无私的奉献,则始终证明了她是中华民族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6.
对沈祖棻初稿本《唐人七绝诗抄》与整理本《唐人七绝诗浅释》作了对读,以见沈先生治学的严谨,分析了她的学术意识与理论自觉、评论与考证结合的方法,以及同部不如独胜.诗法与词法沟通等主张。  相似文献   

7.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人。博涉文史,早知名。高祖入关,引直记室,转起居舍人,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奉诏撰《艺文类聚》。奏请修历代史书,德棻修《周史》,仍总知类会梁、陈、齐、隋诸史。贞观中,累官礼部侍郎国子祭酒,兼崇贤馆学士。国家凡有修撰,无不参预。今存诗一首于《全唐诗》,文五篇于《全唐文》。  相似文献   

8.
9.
李端棻对中国以及贵州教育的贡献是:最早提出改革中国封建教育的方案,在戊戍变法中,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开办京师大学堂等等,晚年在贵州继续鼓吹改革,传播启蒙思潮,发展新学。在中国的近代教育中,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端棻的教育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他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认识。教育目的由“御侮”演变为“救时”和“穷理”;教学内容由以四书五经为主西学为辅演变为以格致、实用之学为本,生动展现了有识知识分子主动融入近代社会,并紧跟时代发展的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所走的文学道路是一条有悖于现代文学常规的道路。他对民族现代化的主流话语采取了一种保留的态度,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精神的"不合作者"。他的湘西作品系列以一个逸出主流社会的生命群落展现了人之生命存在的本然样态,在这里,人作为原初生命的自然原则和淳朴人性与人作为社会动物的理性原则和"道德"人性判然有别。沈从文取前舍后,于二者的张力中寻找到了提升人之生命境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在他早期小说中通过描述湘西的风土人情,构筑了一座理想的“人性神庙”,美化了富于原始意味的民间文化生态,并以之作为理想的文化重建的原点。沈从文“退守民间”的文化价值立场,具有不同于五四诸多启蒙作家的前瞻性与超越性。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小说在平和冲淡下隐伏着悲剧意蕴。早期作品仅有一种淡淡的哀戚,后来逐渐变得十分鲜明。喜剧成分和悲剧因素相互交织,使悲剧意识得到彰显。普通人的生活悲剧展现不同的悲剧形态,既有社会悲剧,也有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在悲剧艺术的表现上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身体话语作为一种言说方式,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沈从文笔下的身体话语呈现出多种形态,这些身体话语共同参与了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的建构,既有“五四”身体话语的启蒙性,又独具反启蒙意识。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在叙述中隐藏着一股忧郁与哀愁的情绪,这种哀情的背后则是埋藏在沈从文内心深处的逃亡意识,从沈从文的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以及在作品中的唯美表现方式,探讨沈从文作品中的逃亡意识.  相似文献   

16.
水崇拜是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宗教。古代先民从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中产生了种种水神灵化幻想 ,文化先哲以水为喻阐发宇宙自然之道和人生哲理 ,中国水文化的意蕴异常丰富。独特而丰富的“水乡”人生经历和审美意趣 ,使沈从文对水的精深之义有独到的体悟 ,从而形成了他的人格个性 ,成为他书写人生的重要参照体系。从创作题材 ,到文本隐喻 ,到语言审美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贯穿着水的精灵。解读沈从文创作中的水崇拜 ,是深入挖掘其作品深邃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鉴赏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从词语的理解、句式的比较和修辞的领悟入手,运用了解字面意义、理解深层含义、领会表达意图三种方法,且要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