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少”     
目前,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要重视“少而精”,但是有人存在这样的疑问:讲少了学生所得的知识少了,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讲少了又怎么能讲得精?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对“少”字的理解还不够全面的缘故。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说:“我们应该把真正合乎标准的质量看得比一切统计数字更重要”。课堂教学我们讲得少,也必须讲究质量,而“精”正是一定质量的体现。讲得精并不取决于讲得多,正象质的优良并不取决于量多一样。事实上,教师讲得少些,更能保证重点;讲得精些,更能求得实效。我们常说“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轻才能有所重”,就是这个道理。少与多也是辩证地统一的。获取知识象攻打敌人一样,“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指一指地断,更能有效地歼灭敌人。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其求得表面的多,不如求得真正有价值的少;而从长远的日积月累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2.
作文与读书     
熟语云,“书痴文必工”。意思是,喜欢读书的人写的文章必定很漂亮。这话充分揭示了作文与读书的关系,说明要写好文章必须多读书,喜欢读书。为什么多读书、喜欢读书就能把文章写好呢?或者说,读书对写好文章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回答是:作用多得很,也大得很。简单地讲,至少可以列出如下这些来:一是优化心灵,提升人品。书教育人、感染人,使人的品质得到增进,感情得到丰富,心胸得到拓展,心灵得到陶冶。一句话,使人各方面都变得美好。美好的心灵是写好文章的根本保证,所谓“言为心声”(文章是心灵的声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章要写得好,首先必须…  相似文献   

3.
一、张扬学生个性,“破”、“立”结合,师生才有“用武之地”。现在教师议得最多的大概是学生吧:不听话,不守规矩,厌学好动,蠢笨野蛮;学生呢,议得最多的恐怕是教师。学生要自立自主,被认为不听话;学生质疑逆反,被视为不上“道子”;学生好讲,很少有讲话余地;学生好动,一个声音叫着“不许动”;学生好奇,被当成幼稚可笑,乳臭未干,“后生小子”实在少点儿“用武之地”了。“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在哪儿,试问教者能因势利导吗?“教育评估”以及“社会公众”,能正视学生之“为”吗?  相似文献   

4.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可见文采作用之大。好思想 ,也需好文采打扮 ,“好酒也怕巷子深” ,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作文用语言打扮得漂漂亮亮清清爽爽呢 ?“人靠衣裳马靠鞍” ,讲文采 ,我称之为扮靓作文新娘。如何讲究文采 ,扮靓作文新娘呢 ?运用描写 ,扮靓作文新娘。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生动的描绘摹写。从描写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从描写方法分有白描和细描 ;从描写对象分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从运用角度看 ,写文章 ,叙述过多 ,会毫无生气 ,想让文章鲜活 ,离不开描写。朱自清在《绿》中描写潭水的绿“她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当前不少教师仍存在着过分多讲的现象,严重地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教师心理这一角度,来对它作一番粗浅的议论与分析。在教师心理上,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导致他们的过分多讲呢?笔者以为,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第一是怀疑心理。有些教师受传统、陈腐的教育思想影响较深,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看不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只相信教师的“讲课”功能,不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只依靠单一的讲解方式,怀疑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教师只有讲得多、讲得深、讲得透,学生才能学得多、学得深、学得好,“多讲总比少讲好”。特别是教一些难度较大的教材时,就更不相信学生有自己探索、  相似文献   

6.
课改之前,不少教师认为讲授的知识越多,教学质量也就越高,"多"讲一点比"少"讲一点强。课改之后,不少教师又认为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学生活动得越多,教学质量就越高。究竟是教师讲得多点好,还是学生活动得多点好呢?"多"与"少"并不能从表面上去看,而应辩证地区别对待,教师讲得少、讲得精固然不错,但学生的活动如何开展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在附小听了一位青年老师上的体育课——甩纸炮,我感觉到这堂课的准备活动也可以算是“精彩片断”。首先,教者用“集合歌”集合学生: 师:看谁站得好? 生:我们站得好,谁也不乱跑。师:看谁站得齐? 生;我们站得齐,谁也不乱挤! 于是,学生迅速地进入了教学情境。接着,教者引导学生开展准备活动: ①学鸟飞(关节舒展);由教师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8.
讲必须精,究竟怎样理解“精讲”呢?我认为“精讲”就是讲的“精确”。“精讲”可以是“少讲”,但不是一切“少讲”都算“精讲”。是否“精讲”不取决于讲得多少,而取决于讲得是否“精确”。“精讲”应该准确地把握教材实质,切合学生实际,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能突出重点难点,恰切地讲解字词句篇。所有这些,都要求精确,而准确地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则是基本的。我们不把“精讲”解释为“精细”,是避免造成烦琐;也不把“精讲”解释为“精深”,是惟恐失之穿凿。“精讲”可以讲得少,越到高年级可能越少,但不是为少而少。它是从大量的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最关紧要的、最切合实用东西,既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又注意到在训练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要做到“精讲”。在备课上就必须花费精力,不是轻而易举的。  相似文献   

9.
以“电话”为题材的文章是比较多的。如何跳出常规思维,不落俗套呢?唯有“出新”、“出巧”、“出理”。“题好一半文”,标题《电话在午夜响起》一下就扣住了读者的心弦。特殊的时间:午夜;特别的事情:打电话;特别的联想:急病?意外?暴力?特别的心情:胆战心惊。电话到底是“谁”打来的?具体是什么事?这些都是读者急于想知道的,自然也就急于读下去。可以说拟的一道好标题是作者给我们亮出的第一道亮丽的风景。仅仅有好的标题是不够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要有波澜,怎么制造呢?作者又在“巧”字上做起了文章。“谁”打的电话呢?“妈妈”一…  相似文献   

10.
给幼儿讲故事如不讲究讲法,是收不到好效果的。那么,怎样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一、讲前提要求。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前,应该向孩子提出恰当的要求。如“记住故事的题目”,“故事里讲了一些什么事”等。当孩子到了四五岁时,还应该要求他们复述故事的内容大意。这样:孩  相似文献   

11.
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怎样才是真正的循循善诱呢?蒯福棣老师说得好:“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讲得少些,讲在该讲之处;问得少些,问在该问之处。”讲得少却讲得精当,问得少却问得神妙,这才是真正的循循善诱。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循循善诱方面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向我们展示了阅读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润笔     
古代有人讲过一个故事,有人去问一个著名文人,说:“听说你们写文章的人清高,不谈钱财啊富贵啊什么的,是这样吗?”文人回答:“确实如此。”那人便追问道:“那么,为什么你们夸起谁谁谁的文章写得好,动不动就是‘一字千金’呀、‘字字珠玑’呀,全是拿金银财宝来比喻呢?”文人便被问住了。其实发表文章换取稿费是正大光明的事,文章怎么就不可以和钱财联系起来呢?清代袁枚谈钱的两句诗说得好:“解用何尝未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写文章换钱,有人说始于西汉的司马相如。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知道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好,就送上黄金百斤,央他作《长门赋…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市教育局提出课堂教学“八字”要求,即:精讲、善导、激趣、引思,要求做到“讲精华、讲要领;导方法、导思想;激求知之趣、参与教学之趣、动脑筋之趣;引思路、引途径、引发扩散思维”。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八字”要求呢?一、精讲课要讲得精确、精彩,内容精练,情趣生动,必须注意破、拨、引三个方面。破:为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而讲,不必面面俱到,应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把学生难以把握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犤案例犦片断一:师:3×1你用了哪句口诀?生1:三一得三。生2:是的。这里应该用“三一得三”,刚才1×3是用“一三得三”,那3×1不就应该用“三一得三”吗?我认为我们在发明口诀时,少发明了这一句口诀。师:真不简单,生2又发明了一句口诀。你们觉得它放哪儿合适呢?生3:我也感觉少了一句“三一得三”,就把它放在“一三得三”的下面吧。(师板书。)师:那3×2用哪句口诀呢?生4:这里也少了一句“三二得六”的口诀。……师:请同学们自己把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学生读口诀。一会儿,生4举手想发言。)生4:老师,太多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减少点?师:可以…  相似文献   

15.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说到他的研究之路时,曾说他就像小孩子一样去问,然后,再像小孩子一样去问.他的这些叙述,真的是可以令人深思的. 为什么要像小孩子一样发问呢?难道不可以问得更深远吗?发问不是也需要进行训练和提高的吗?要问得好、问得巧不是也并不容易吗?发问是讲究质量的,小孩子发问的质量一定比成人高吗?为何需要一再地像小孩子那样去问呢?  相似文献   

16.
复式教学如果进行得好学生知识质量往往还要超过单式,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复式教学中教师交给学生的东西是些主要东西,是一些必要讲的东西,可以不讲的,复式班中基本上做到了不讲。其次是因为复式班教师讲得少,学生练习机会多,反复练习,能使  相似文献   

17.
写文章,是一种艺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无疑是一件艺术的精品。上课,也是一种艺术,教学艺术。一堂优质课,也必然会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写文章,讲究立意。立意高远,主题深刻,才可能成为精品。上课,讲究目标。目标明确,目标达成,才可以誉为好课。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详讲,什么略讲,均须谋定而动笔。上课,讲究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安排,“顺叙”还是“倒叙”,要不要“插叙”、“补叙”,教学重点如  相似文献   

18.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窗口”和“眼睛”,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阅读欲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意思是标题起得好,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这话确实不错。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拟标题呢?一起来读读下面的文章吧!  相似文献   

19.
一些同学写不好借景抒情的文章,不是觉得无从下笔。就是觉得即使有感情也抒发不出来。其实,借景抒情是有“讲究”的,不了解这些“讲究”,盲目地去写,怎么能写得出、写得好呢?  相似文献   

20.
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 :“语文教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 ?很多老师都回答是上作文课 ,批改作文。”长期以来 ,小学作文教学往往重视指导、批改 ,轻视评讲、修改。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 ,也束缚了学生的头脑 ,使之写人、叙事缺少新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我想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从“评”中悟出“新”意 ,使讲评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  一、讲评内容要“新”  大多数老师的作文讲评常常是浏览作文后的一个简单的小结 ,对写得好的同学表扬 ,对写得差的文章就笼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