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教学环境与课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学环境是由影响人的教学因素组成的总体,它包括教学自然环境、教学物质环境、教学人际环境、教学观念环境、班级教学环境和社会教学环境。我们视给学生以积极影响的环境为课程内容。课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隐性课程一般指学生从学校隐性文化之习得,隐性课程具有课程展开的暗示性、主导者的不确定性、非认知心理作用的显著性;习得过程中的愉悦性、多因素的依存性、效果显现的间接性和长期性。隐性课程对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隐性课程建设的着眼点即在学校隐性文化的建设,我们要为高质量的隐性课程创设整体性条件、互容性条件、情感性条件、知识性条件及个性鲜明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文化课是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受语言教学思路影响较大,教学效果有限。笔者就文化课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外国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中进行了四次调查,获取了他们对文化课教学的评价和看法方面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改进文化课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们处在一个文化无处不说、文化建设无处不热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对文化有时甚感困惑和迷茫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一方面,学校文化有了一次非常可贵的觉醒和充满激情、认真的行动,学校文化建设在校园里.呈现着丰富多彩的生动景象;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在充满激情的同时,又少了些理性的深刻,在觉醒的同时,离文化自觉还有不短的距离。对于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与问题。应当进行理性反思,要透过学校文化的表象。走向文化建设的深处。我们应该明确,文化人格是学校文化深度建构的实质与宗旨,课程教学则是其战略主体。  相似文献   

4.
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文化,是一种活动文化,也是一种关系文化,它成为文化哲学规范和反思的基本内容之一.文化哲学对教学文化的规范功能体现在:它的时代精神规范教学文化的价值转换,它的宽容兼纳的品性规范教学文化趋向多元开放,它的中性思维方式规范教学文化的"和合"智慧.文化哲学与教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建构的,一方面文化哲学成为教学文化发展的理论支点,另一方面,它又成为教学文化追求的理论旨归,在文化哲学的导引下,教学文化凝练出教学文化哲学,成为教学文化的精神内核,指导着教学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环境影响文化的形成,文化影响环境的变化。抓住文化对环境教育的干预机理,把环境教育置于文化视野中来讨论,不只具有拓展环境教育视界的意义,更是人类文化的觉醒。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视角研究环境教育,实现文化与环境的视界融合是本文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要求。新课程改革,把环境教育列入了化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学化学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完成化学学科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教育,既为高一级学校环境专业输送合格新生,又向社会培养大批的初具环境保护意识的劳动后备力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生物课程是渗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科目之一,生物课程承担了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而环境教育正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最好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8.
隐蔽教育是针对隐蔽课程的内容所展开的教育与建设。而隐蔽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通俗地讲,就是在学校和班级生活中存在的由学校教学活动传递的未加明确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等内容。从隐蔽课程定义中,我们不难知道,隐蔽教育的教学内容是非公开性教育经验(指未加明确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等内容);教学途径是学校和班级生活等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及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9.
任贺 《文教资料》2008,(16):121-122
语言教学一直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语言学习应以特定含义、环境差别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为核心,以实现"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语言教学必须兼顾个体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生如只学语言而不学其文化,将无法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也无法正确运用。文化差异决定语言差异,导致语用差异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深入开展,如何提高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就成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是提高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根本所在。本文从自我调控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调控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指导原则,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调控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本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本质是学生主体在学校生活中与化的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表现为学生选择、吸取、消化并创新化的过程。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的本质是社会化、学校和人的发展三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育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3.
课程目标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目标是现代课程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介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之间,起着桥梁转换作用。课程目标内容层次包括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科类课程目标、学段课程目标三个层次,课程目标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课程目标的制定基本上由专家来完成。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制度化的具体要求,除了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之外,它对课程编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索新语境下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中形成四点认知:妥切设置教学内容,正确建构课程教学体系,这在现代汉语课程教改中具有第一义;在当下新媒体时代,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势在必行;在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可实施"五步制课堂教学法";"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复循环教学,可以构成一种符合新语境的现代汉语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下传统教学模式必须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实现教学过程模式的转变,建构更为有效的现代教学模式的方法,并对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现代化教育技术环境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孟子》一书为依据,阐述孟子关于教子心理的思想。“教”的心理主要表现在教师心理、教育的意义、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办教育的前提、教育方法和原则等五方面;“学”的心理具体表现在注重主观能动性、注重非智力因素、立志和有基础、注重变通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17.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研究现状及趋势探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内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尝试提出了虚拟实验教学环境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必然是课程文化的变革,必然是自在的课程文化与自觉的课程文化的交互作用和同步转型。课程理性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本质。课程文化自觉是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客观性的过程,其本质规定性包括理性思维、理性统一、理性态度、理性选择、理性目标,具体体现为主体性的课程文化意识、开放的课程文化胸襟、系统的课程文化结构、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超越的课程文化品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社会实践行为过程中,主观意识的状况和水平之群体性的反映样态。环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由“环境认知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物态文化”构成,三种文化交融互摄、循环扩展,形成一个动态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20.
闽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地缘环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闽文化是中国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兼具中原内陆文化和沿海海洋文化的特点,文化全息图景的多元性特征极其鲜明。本文从文化内涵和文化的时空格局等方面诠释了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并探讨分析了地理位置及地缘经济、生态、政治环境对其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