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是历史学的基本学理原则,也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价值诉求。对历史教师而言,教学中不仅需要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理论修养。更需要准确掌握历史事实。由于史学素材的浩繁和使用者的疏忽,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史实细节错误,这些错误尤其在重要问题上的错误不仅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历...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能不能进入历史,要看能否和现实发生交往,能否对人这一历史主体带来建设性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建构张宏杰的历史书写,实践着从知识历史学转向能力历史学,从精英历史学转向大众历史学,从教化历史学转向启示历史学的历史叙事路径。经由这样的转换,历史学进入了历史,历史接受了历史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历史都被作为一门智慧的学科.开启人的心智,丰富人的经验.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似乎走进误区:历史学得好不好在于考试分数高不高.考试分数高不高在于教材背得熟不熟。“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早该被淘汰的概念却依然根植在历史教学中。似乎历史学存在的唯一价值就在于考试,历史学存在的唯一空间也在于考试。好像如果没有那砦形形色色的中考、会考、高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历史学就没有存在于中学教育的必要性了。  相似文献   

4.
霍布斯鲍姆的史学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此核心问题着手,就他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科学意义问题展开论述,探讨和呈现他从方法论角度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历史的证据和历史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与历史证据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价值中立”原则由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原为解决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面临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价值中立”原则引介到我国学术界,首先在社会学领域引起广泛讨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将之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其实“价值中立”原则减少主观判断、排斥价值渗入的追求不利于史学“求真”目标的实现,也束缚了史学致用功能的彰显.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研究不应忽视人的主观目的和价值观念,没有主观参与和价值渗入,历史真实很难呈现,也无法理解.历史研究是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史学著作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历史学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如若一味强调“价值中立”,轻视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甚或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既难以彰显史学致用的功能,也不利于坚持历史研究求真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研究引入具有客观主义趋向的“价值中立”原则将面临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作为人类社会中众多学问的一种,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与功用。历史教学在客观上与学理上皆应与历史学的内在要求相一致。而社会变迁的影响和与时俱进的呼声,把诸多因素带入课堂,作为传统学科的历史学也不能因其"传统"之名而免受影响,历史教学在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在全面进行改革,但同时也出现了过分强调现实要求,而偏离历史学的本质、违背史学精神的倾向。教学改革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些需要反思的问题,由此需要对历史教学究竟应该是何种进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在诞生之日起,历史学家们就为其定位争论不休。从兰克到实证主义,从年鉴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到美国计量史学,再到后现代主义历史学,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历史学定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学家的思维有着莫大关系。历史学家试图保住历史学的一级学科地位而努力使历史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实际历史的非科学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危机状况,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提升学科自身价值而不是攀附于科学。  相似文献   

8.
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在历史认识论方面,他解答了历史学的性质;提出了历史学的任务——解释和描述;指出了历史学的选择性和历史认识的相对性;阐述了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意义。波普尔的历史认识论内涵丰富,既有不少有益的见解,也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之一,中国历史地理又是历史地理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历史地理》是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在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活动中,成效却不甚理想。有的大学历史学课程中竟没有列入《中国历史地理》这门必修课程(甚至有的历史系或学院还是国家教学或科研的历史学基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历史都被作为一门智慧的学科,开启人的心智,丰富人的经验,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似乎走进误区:历史学得好不好在于考试分数高不高,考试分数高不高在于教材背得熟不熟。“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早该被淘汰的概念却依然根植在历史教学中。似乎历史学存在的唯一价值就在于考试,  相似文献   

11.
庞卓恒教授长期从事历史学理论、世界历史、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规律理论、历史科学的理论体系、历史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历史学与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都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著.对历史发展规律和真理的矢志不渝的求索,既是庞卓恒教授学术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一生价值追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任何史家都要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何为历史及何为历史学?就本质上讲,历史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也就是说,历史虽然是以回忆和重构过去事实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其中寄托着人们的理念,是人们认识自身、建构社会、诠释人性与宇宙的一种特殊的知识探求方式。由于人们对它的期望,赋予它很多的承载,历史也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附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成份,因此,所谓绝对客观的历史是很难存在的。这是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同时,历史知识依附于人类的生命信息而存在,离开人类的生命意识是无所谓历史的。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是指1912—1949年间面向普及性强、科学严谨、体例新颖的历史著作。历史普及读物长期以来被传统史学界忽视,史学史大多没有研究这类历史著作,学界认为其学术价值不大,系统论述其意义与写作特色的成果较少。事实上,历史普及读物普及传播历史知识的社会价值,推动人们了解历史的文化价值不容小觑。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延续了明清史学大众化的传统。开启了建国后的史学通俗化的潮流。通过研究民国历史普及问题,既可以推动历史学现代社会中的科学定位,为历史学的长远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柯的《历史三调》认为历史研究难以尽善尽美,经历、事件、神话这三种认识历史的途径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很大的合理性和价值,表现出作对历史认识客观性的怀疑。尽管如此,历史学在本质上有科学的成分,历史认识具有不“严格”的、独特的客观性。如果历史学家具有必备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实现历史叙述和解释的客观性;同样。历史学家如果能站在人类整体的高度,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价值评价作用,历史评价同样也可能实现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历史与现实需要、史学科学化、高校历史教学三方面的思考,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用新的角度去探究历史中的精神思维模式和价值,高校历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地把握历史学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一些历史教育工作者已经发现了历史的美育功能,并进行了—定的美育实践, 但大都没有上升到历史美学的高度进行系统的总结。在成人高教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历史的美育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历史学的审美价值以及成人高教历史教学如何在历史美学指导下自觉搞好审美教育等问题作进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以期给历史美育以理性的指导。要充分挖掘历史学中的美育因素,搞好历史审美教育,就要研究探讨历史学的理论。历史美学是以普通美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资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历史学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就如自然科学学科必须进行实验一样。它可展拓和深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素质教育。历史资料还被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历史测试中的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题型中,对综合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从蒙昧而古老的远古时代到繁荣而现代的今天,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斗转星移的结果是给一代代的历史学家不断带来新的课题。同时,历史科学也以其广博、厚重、深邃而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它记载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辉煌和人类过往的足迹,给后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分析历史学的功能,认识历史学当代的意义,是促进历史科学发展和繁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使人们正确认识历史学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之重要意义的必要条件。史学的当代意义可从史学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中得到充分证实。  相似文献   

19.
女性无论是在历史研究客体还是研究主体(历史学及其成果)中长期处于边缘位置。主流的历史哲学论争更是罕见女性的参与,这便造成了一系列因素的失衡。伴随着妇女史学科的成长,妇女史学理论正在形成,这个边缘族群开始要求改变史学认知模式的气候。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如何解决历史学本科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提高历史学本科教学水平,是摆在高校历史教师面前的新课题。2005年11月4至5日,“新时期历史学本科教学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山大学历史系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来自全国15个院校以及《历史教学》杂志社的61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本科历史教学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