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丽华 《上海教育》2007,(3A):55-55
一个很让人动容的故事中,一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当时在我的脑海里不知萦绕了多少遍。它让我想起了一个孩子的请求:“我的手还小,请别要求我在整理床铺、画画和打球时做得很完美。我的腿还短,请你走慢些,好让我能跟上你的步伐。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到你所看到的世界,请让我自己观察。我的年纪还小,请拿出时间和耐心向我解释世界上精彩的事情。我的感情还很脆弱,请照顾我的需要,不要一天到晚指责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个很让人动容的故事中,一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当时在我的脑海里不知萦绕了多少遍。它让我想起了一个孩子的请求":我的手还小,请别要求我在整理床铺、画画和打球时做得很完美。我的腿还短,请你走慢些,好让我能跟上你的步伐。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到你所看到的世界,请让我自己观察。我的年纪还小,请拿出时间和耐心向我解释世界上精彩的事情。我的感情还很脆弱,请照顾我的需要,不要一天到晚指责我。"  相似文献   

3.
我的手还小/请别要求我在整理床铺、画画和打球时做得很完美/我的腿还短/请你走慢些/好让我能跟上你的步伐/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到你所看到的世界,请让我自己观察/我的年纪还小/请拿出时间和耐心向我解释世界上精彩的事情/我的感情还很脆弱/请照顾我的需要/不要一天到晚指责我/近日,笔者阅读了这首小诗,不禁想起了让人动容的一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句话在笔者的脑海里不知萦绕了多少遍,总是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4.
静待花开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描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美丽教育场景: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你会找到最满意的窍门。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孩子在慢慢地成长,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等待。说浅  相似文献   

5.
佛性童心     
<正>很喜欢龙应台的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我想这就是老师在课堂中的艺术——等待。等待——让教育精彩语文是一门需要涵养的学科,涵养足了,就有了学养,有了学养就有了修养,有了修养就有了素质这个做  相似文献   

6.
“我是你的女儿,你的孩子,所以你要听我的话。请不要笑。这不是让你笑的,而是让你听的。否则我不原谅你。”说这话的是一个美国的小孩,她还在读幼儿园。她越是说“请不要笑”,她的“中国妈妈”越是觉得好笑。在中国,都是大人叫孩子听大人的话啊。  相似文献   

7.
龙应台虽不是幼儿教育专家,但其作品《孩子你慢慢来》值得幼儿教育工作者阅读。孩子你慢慢来含义非常深刻:教育要遵从天性,欣赏孩子慢慢成长……阅读之余,我们不免思考: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追求太多,让孩子负担太重?教育要耐心等待《孩子你慢慢来》开篇记录了作者因买花而等待花店里的小男孩学扎蝴蝶结的一幕:老妇人把我要的二十  相似文献   

8.
谢真燕 《湖南教育》2013,(12):20-20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稚嫩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相似文献   

9.
尚海涛 《教育文汇》2009,(10):31-31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相似文献   

10.
“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亲切,因为它柔软,因为它沉静。在今天,当我们说出让孩子慢慢来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己之学     
邮包到时,我不在家,家里人帮我收下,问,这些书你都有,怎么又买几本,笑而不答。在《孩子,你慢慢来》的扉页上我认真地写让我们慢慢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它将送给一位三岁孩子的母亲,教师同行,她在网上诉说,小孩子有些不听话,管不住。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13,(4):67-67
龙应台说:"我愿意等上一辈子,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龙应台那样,用一双温柔的双眼,看着自己的学生,说:"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广西教育杂志社教研群:114795385;市县教育动态资讯群:179687145。欢迎入群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这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的话。是的,孩子,你慢慢来。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还得从一件事说起。  相似文献   

14.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经这样描绘美丽的教育场景:“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相似文献   

15.
刘捷 《母婴世界》2014,(8):126-127
在你让孩子拼命奔跑时,请你认真地想一想,·孩子是否愿意奔跑?孩子奔跑的方式是不是对的?赢在起跑线上,是不是真的很重要?真实案例 曾经有个从小“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来找我,最近他爱上了一个女生,女生开始也很喜欢他,但一相处下来,很快他就被甩了,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位老板模样的家长领着一个孩子到办公室找我。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连声说:“请老师多多关照!”坐下后,他对我说:“我的孩子叫李小成,分在了你班!”接着,他就招呼孩子:“来,向你的新班主任老师问好!”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孩子:长得很粗壮,头发黄黄的,不知是染的,还是天生的,脸上满是青春痘。我皱了一下眉头,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学生!”这位家长对我说:“我和小成他妈长年在外跑生意,没顾得上管孩子。听说邵老师是一位优秀班主任,孩子交给你,我放心!以后还请您多多费心!”我笑了笑说:“管好学生是我的…  相似文献   

17.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教师博览》2009,(10):36-36
“老师,我让我家最大的车来接你,请你去吃饭。”“老师,你喜欢什么东西,我送给你做礼物……”这是思老师班上的一位女生常常在她耳边说的话。“这个孩子,太早熟了,”思老师告诉记者,“整天跟在老师后面,说这种很世故、很成人化的话。”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小王的上司来到了小王家.小王五岁的儿子马上把盘中一个最大的苹果递给了上司,还甜甜地说:“叔叔,请吃苹果!”上司夸奖了孩子就咬起苹果来,哪知道刚咬了一口,孩子马上大哭起来,边哭边骂:“你不乖,你不乖,哪个叫你吃苹果的?你应该把苹果还给我,让我吃!”  相似文献   

20.
多年前看过龙应台女士写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当时感触并不深,现在同样作为母亲,也想对儿子说:“孩子,你慢慢来。”明达生下来就是一个腼腆的男孩,别说见到陌生人,就是听到陌生的声音也会大哭不止。这让我很焦虑,怎么没有一点男孩样呢?慢慢地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动物,于是我们几乎每星期都上动物园,每次去他总会带上很多吃的,惦记着“猴子喜欢吃糖;棕熊喜欢吃花生;大象喜欢吃香蕉……”如果小猴子抢不到,他也跟着着急。有一次他奶奶逗他说:“动物园有老虎,你不怕吗?”他回答道:“不怕,老虎是我的朋友,我只怕人。”我恍然大悟,原来儿子害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