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新生的挫折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新生的挫折表现及成因 (一)适应不良 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大学新生自踏入校门起就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适应问题。首先要完成从中学向大学生活的转折,从心理上渴求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在大学生活中,他们要适应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种人生课题;当他们完全适应大学生活以后,又面临职业选择和走上工作岗位的更强的心理适应。面对诸多的适应问题,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身心变化大,学习负担重,社会大、小环境影响及西方文化冲击等,许多学生往往缺乏心理准备,很多问题常使他们困惑、迷惘,情绪低落,急躁…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段心理问题高发期称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由于大学与中学各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出现种种不良心态并带来不适应,从而造成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防微杜渐,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  相似文献   

3.
从中学考入大学的新生,对这一重大的人生转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他们常常想家,怀念中学的时光,自信心动摇,自我认知失调,生活不会自理,独立性差,这些心理上的矛盾与困惑取代了他们最初对大学的美好幻想。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导致心理失衡、情绪低落,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注重研究大学新生的心理失衡及其调适,帮助他们增强独立意识,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尽早完成由中学向大学的过渡,从而在新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努力方向,以坚定的步伐打下一生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学在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农民子女的高等教育问题因为其时代性、独特性和重要性成为本文研究的对象.笔者通过使用自编西部农民大学概念问卷,对200名西部农民进行问卷调查,验证了西部农民大学概念包括社会贡献、工作、主观信念、个人发展、花销、心理补偿6个因素的假设.本研究表明,西部农民不分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皆对子女上大学持高支持态度,上大学总是好的的主观信念直接影响他们支持子女上大学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择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渴望找到既能实现物质需求,又能实现精神需求的工作岗位,这种不合实际的过高预期使他们处于两难的心理困境,文章旨在对这种矛盾复杂心理的剖析与研究,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对待社会、对待自己、对待职业.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尴尬性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人在工作、生活、交际时会出现不少的尴尬 ,常常搞得人们很窘。中学生的心理上往往也有许多的尴尬 ,由此使许多学生不知所措。有些方面老师虽然进行了有关的分析和尽力作出了一定的解释 ,但是学生总感觉比较牵强 ,心理上始终存有一定的排斥性。中学生的心理尴尬主要是源于他们的观察 ,源于他们的思考 ,源于他们的生活 ,源于他们对有关的社会现象分析的不成熟性 ,所以中学生的心理尴尬具有属于中学生本身特点的典型性。1 认真读书的尴尬。上中学了 ,大家都在加倍地认真读书 ,第一目标就是能圆个大学梦。自上学起 ,甚至在上学前 ,“大学”…  相似文献   

7.
人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外界信息的吸收、消化、处理有很大的差别。学生从中学到大学,是学生人生的一个重点。他们面临着生活上的自理、管理上的自治、学习上的自觉、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目标上的自我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心理和思想将发生急剧变化。因此大学一年级时期,是他们一生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8.
心理契约一直是被用来描述员工与组织之间内隐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并常被用来描述和解释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当前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从事工作时间较长、相对成熟的员工群体,很少有人关注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而我国的国情恰恰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离职率高。大学毕业生由于其自身的不成熟及对新环境的适应等问题已经成为了职场上较不稳定的群体。本文在新就业大学生的这一问题上借鉴某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内新就业大学生离职率高的心理特征,分析其原因以及如何保持其心理契约平衡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点有益的提示,使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生活与工作,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大学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模式等诸方面的改变,心理上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使他们面临着新的的心理冲突。论述了团体心理训练以其感染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对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指出团体心理训练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德育教学的几点思考沈阳工业大学王韶春关键词:心理困惑调整“大一”即大学一年级。对刚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一”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正处于由不稳定走向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生怀着不同的心态,走人大学校门,即将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活。中学时代应试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生活节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有的习惯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被打破,心理失去了平衡,他们一时很难适应大学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是人们长期交往的结果。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利顺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段心理问题高发期称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由于大学与中学各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出现种种不良心态并带来不适应,从而造成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防微杜渐,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挫折的承受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尤其是辅导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他们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完善的知识结构,健康的心理和体魄,还要求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健康状况对自身成长影响很大。了解、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有助于做好他们的心理教育,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成长。文章基于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当在他们入学后及时加以心理教育、疏导与调适,提出了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尽快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成长的失落--关注大学新生入学心理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入学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学习方式与方法都不同了,这一系列的变化,逐渐使他们原有的习惯、心理结构与心理定势被打破,这时他们在心理上还残留有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心理特征。如此种种心理反应,都必须有一个适应期,期间他们感觉很突出的是成长过程的失落。  相似文献   

17.
一、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其成因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年龄大多在20岁上下,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成熟时期,他们精力旺盛、雄心勃勃,往往对大学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估计过高,而对可能遇到的挫折估计不足。因此,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往往表现出惊慌失措,灰心丧气,行为失常,有的甚至做出不利于社会和个人的事来。因此,分析大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寻求使他们摆脱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新生心理存在问题主要是强迫症状、人际交往关系敏感、偏执、抑郁等方面。指出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理想信念缺失、专业兴趣、农村与城市差异、心理间歇、心理落差、教育得偏失、家庭因素、遗传因素、家庭因素、错误引导等原因。提出如何做好新生入学后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调节自我,发展自我。迅速适应大学生活。为他们圆满完成大学学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贫困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抑郁、孤独、嫉妒、依赖等心理。我们应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生活现状入手,首先,解决贫困生物质上的困难,保证他们在校期间基本的物质需求;其次,对他们的人格形成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证他们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最终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成长为时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学习心理方面有其自身鲜明的特征,只有把握好他们的心理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