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的笔法犀利刚健,而写作本书时,用著名作家龙应台的话说,是"用刚毅之笔写出温柔之爱"。这本怀念父亲的感性之作,获得了2013年台北书展大奖。作者的父亲不苟言笑,四分之一的人生在战火中流离,每一天都被死神从背后追赶。这些往事,却从未成为父子交谈的话题。父亲和儿子之间,淡淡的、冷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中国式父子关系的缩影。作者的儿子出生后,他也随着儿子叫父亲"爷爷"。他在本书自序中说:"我在我儿子身上偶尔不经意看到我父亲的身影时,常常会心中一惊:那不是隔代遗传;他是爷爷,却宛如父亲,是我在眷村十八年跟  相似文献   

2.
我的爷爷     
正8月10日晴他有一个光溜溜的大脑袋,有一双和我一样的小眼睛,笑起来像两条小黑线;眼角布满了皱纹,像一条条水波纹;说起话来大嗓门。你知道他是谁了吗?哈哈!他就是我的爷爷。爷爷很会享受生活。爷爷非常悠闲,每天很早就起床,和奶奶一起去公园锻炼身体。奶奶和爷爷还有许多活动,听戏、打麻将。爷爷的手很灵巧。他会修东西,如:自动笔、手表、电动车、自行车,有的时候还会修玩具。只要一看马上手到病除,我的爷爷很厉害吧!爷爷非常喜欢看书。我们都叫爷爷是"老  相似文献   

3.
佳段选摘     
这是一张姑姑小时候爷爷教她写毛笔字的照片,是黑白的,已经有点泛黄了。爷爷的脸很丰满,圆乎乎的比现在年轻多了,他上身穿白衬衫,下身穿黑裤子。姑姑留着短发,水汪汪的大眼睛,穿着花上衣、短裙子。爷爷正手把手地教姑姑写字,给姑姑打字头,在爷爷的指导下,姑姑的字写得一笔比一笔好,一个比一个工整。姑姑笑了,连不爱笑的爷爷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  相似文献   

4.
爷爷是一位牧场主。在父亲小的时候,有一次,爷爷从邻居那里借来一件农具,用完之后,爷爷把那件工具里里外外洗了不知多少遍,这才把它送还给了邻居。"我们为什么要洗它?"父亲问。"我们把它借来时是脏的,但是用完后就应该让它比来时漂亮一点。"爷爷回  相似文献   

5.
吕东哲 《下一代》2008,(12):18-20
从我爷爷的爷爷……祖太爷那辈往回数,到我父亲这辈,大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从民国开始到解放前,再从1949年建国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历史是动荡不安,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诗集     
父亲出生在东北齐齐哈尔富拉尔基一个叫"九砖厂"的地方。那儿肥沃的土地不用耕种也能长出玉米和土豆。爷爷是俄语教师,奶奶是数学教师,这给父亲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那年高考,父亲不负众望,被浙江大学录取,而且是分数要求最高的生物工程专业,成为"九砖厂"的第一个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那年我五岁,跟着大我三岁的哥哥去爷爷家玩。临走时,爷爷把哥哥叫进屋里,哥哥出来后,从兜里拿出一个咸鸭蛋让我看,还告诉我,这是爷爷特意给他的,让他自己偷偷吃了,别让我看到。哥哥回家后分了一半给我,但我一口也没吃,还记了爷爷的仇。后来,父亲告诉我:"爷爷不是偏心,只是因为哥哥从小体弱多病,有个咸鸭蛋自然就想着哥哥。等你长大了就会懂得,偏向弱者也是一种公平。"  相似文献   

8.
帮倒忙     
<正>天气渐渐变凉了,张爷爷小店里的西瓜不好卖了。张爷爷识字不多,让小迷糊帮忙写个告示,降价处理西瓜。西瓜从批发市场买进来时,是6角钱1斤。前几天卖8角钱1斤, 1斤能赚2角钱呢。可现在卖不出去了,没办法,就按进价卖吧,6角钱1斤。不赚就不赚吧,总比赔了强。  相似文献   

9.
我们全家经常会在星期六回到住在农村的爷爷家,而我总喜欢拉着爷爷的手边散步边聊天。这一天,我和爷爷散步时,在路上遇到一位买卖树木的王大伯。爷爷让他去看看爷爷家门口的那棵大杨树能卖多少钱。到了爷爷家门口,王大伯很麻利地拿出卷尺,在举起手能量到的地方量得树干的周长大约是2m。他又目测出树干的高大约是7m。就听王大伯和爷爷说:"二二得四,四八三十二,三七二十一,这棵树的树干大约有2.2m~3,每立方米500元,给您1100元怎么样?如果想卖就跟我说一声,我还有点儿事,先走了!"  相似文献   

10.
星期天,爷爷答应带我去逛街,可刚出门他又变卦了:"小亮,以后再去吧!"我被搞得莫名其妙,也不知他老人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呆在家里打发时间了。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从屋檐流下来的水珠织成了一张宽大的  相似文献   

11.
正1990年出生的谢峥齐生长在一个具有浓厚知识分子氛围的家庭。爷爷谢正明六十年代从河南农业大学园林系毕业,漯河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大伯父谢毕业于许昌师专,许昌特级教师,父亲谢俊营,毕业于郑州牧专兽医师。爷爷在世时就经常叮嘱峥齐:"峥齐呀,一定要好好读书。"如今的谢峥齐,不但像自己的爷爷、父辈一样考入了农大读书学习,成为了"我以农大为荣,农大使我成长"的农大学子,而且还成为了一名学生干部,同时还创办了自己的一份事业——河南省土生金合作社。◎"急父老乡亲所急,创快速致富之路"2010年谢峥齐高中毕业,亲历了周围的父老乡亲因为购买了假化肥"一炮轰"而导致庄稼几乎绝收,无奈的乡亲们只有相对而泣。卖粮时,小贩们拼死压低价格,农民辛苦了一季,最后却卖不了几个钱,因此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年轻的农民变成工  相似文献   

12.
鲇鱼汤     
“万善孝为先”,这句话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本性再善良,孝顺父母也是第一位的,这是人最基本的品德。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更谈不上爱别人。我的爷爷在他的一生中体会到了父亲的孝顺。我们张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山东农村,爷爷打小就爱吃鱼,这是爷爷惟一的嗜好。爸爸从小就很调皮,没少挨爷爷的打。但是一有鱼吃,爷爷宁愿给爸爸吃,自己一点也不沾。当时生活越来越艰难,爷爷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白天黑夜地在大队里挣工分。一天,爷爷正干着活,突然昏倒了。家里惟一的劳力病倒了,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虽然爷爷打过爸…  相似文献   

13.
草木有情     
正春天的一个早晨,82岁的父亲早早给我打来电话":你陪我回老家去看看,那棵树是不是发了新芽?"父亲念叨的那棵树,是一棵槐树,是我爷爷在他34岁那年栽下的。这棵树龄已有70多年的树,成为父亲在城里的牵挂。那树下,就是我爷爷瘦弱的土坟。爷爷去世以后的每年清明,父亲都要去树下祭奠。一棵树的身世,被父亲记在他发黄的本子上,那是父亲自己编写的家谱。这些年,我与故土老家的关系,已经如飞到高空  相似文献   

14.
老照片     
奶奶最"宝贝"的宝贝是一张老照片。这张照片上依稀可见一位高大的年轻男子,背后背了一个大斗笠,腰间挂了一双靴子和一支土枪。说起这张照片,这背后可是有故事的呢。这张照片是1927年拍的,那时我爷爷才23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爷爷是个老农民,"修"了一辈子地球,几年前放下锄头宣布"退休"。过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他一时无法适应单调和寂寞,所以一有空就往外跑,和老朋友们下棋、聊天,害得我们难得见他一面。为了"锁定"爷爷的行踪,爸爸把闲置了好几年不用的"砖头"机送给他。开始,爷爷对这新鲜玩意儿很感兴趣,但没几天,我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卖菜     
我曾在一家公司工作,后来那家公司倒闭了,我就失了业。我只好重新去找工作,这一找,就找了半年。半年后,我依然在家里待业,苦闷极了。父亲问我:“这半年里,难道就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你?”我说:“有,可是工资太低了,月薪大多只有七八百元。”父亲说:“七八百元就七八百吧,先干起来再说。”我说:“那怎么行?我在原来那家公司月薪是两千元的,我一定要找一份月薪两千元的工作。”父亲笑一笑说:“跟我去卖一天菜吧。”我想反正没事干,就答应了。我和父亲卖的是菜花,在市场上一摆开,就有一个中年妇女来问:“这菜花怎么卖?”父亲说:“一块钱一斤。…  相似文献   

17.
<正>出生于1989年的李晓洋,没上学时就跟着修了一辈子壁画的爷爷李云鹤到处跑。只不过那时候,爷爷修着,他看着。现在,85岁的爷爷还没停下修复壁画的手,而李晓洋从国外留学归来,也成了一名敦煌研究院的壁画修复师。工作后,李晓洋上的第一课,就是"和泥巴"。大部分地区壁画下面墙体的原料都取材自当地的泥土,修复师们本着"最小干预、最大兼容"的原则,尽量保证修复材料和原有的材料保持一致。这就要"掌握泥性"——泥的干湿度怎么样,什么样的干湿度能做什么东西,一  相似文献   

18.
谷熠 《小读者》2011,(12):6-7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十多岁的毛头小子。一天.他偷偷卖了血.买回了一个在当时认为没用的家伙——照相机。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没有哭.只是告诉父亲,自己喜欢摄影。父亲倒也开明.卖掉两头猪.就送他去北京学艺。  相似文献   

19.
<正>爷爷的相册是他的宝贝,已经泛黄的相纸总也磨灭不了爷爷那炽热的目光。虽是寒来暑往,可爷爷的记忆依旧活色生香。“走,咱们去学校拍照!”每逢爷爷入职纪念日,他都要去学校门口拍一张照片,这已经成了他几十年来的习惯。我也早已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拍照的工作,和爷爷一起前往那个他以前就职的初中。动作摆好,笑意盈然,“咔嚓”一声,照片定格。然后,爷爷把洗好的照片,珍重地放进那本相册。  相似文献   

20.
正打我记事起,父亲常说的"吆车防翻车"就萦绕在我的耳畔。懵懂的我问询其意,父亲说:"长大了,你会懂的。"于是,"吆车防翻车"这五个神秘的字,就像童谣一般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田。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我从一个娃娃长成一名解放军战士。入伍之际,父亲将一册扉页写有"吆车防翻车,与我儿共勉"的笔记簿递给我,并告诉我,"吆车防翻车"是我目不识丁的爷爷教诲他的一句话。爷爷少年时就是十里八乡响当当的吆车把式,不仅车拉的货多,而且不管多么难行的道路,都能准时将货物安全运达目的地。这令同行十分羡慕,问其秘诀,他老半天吐出五个字——"吆车防翻车"。细问其详,爷爷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