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通过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使更多的谋业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在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国家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所有制形式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职校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使学生做到: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认识职业,寻找职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3.
教学计划是学校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确定整个学校工作步调的依据。学校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教学计划里才能付诸实施。因此,制订好教学计划是深化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基础。一、转变观念是制定好专业教学计划的关键新形势下,中等职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确立以下观念:1.培养综合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应以能力为中心,以满足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和就业需要为导向实施素质教育。制定教学计划应该从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出发,将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进教学计划中。2.突出实践能力长期以来,中等职校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技工学校在实习与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做好前期准备,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及行业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和技巧,增强学生的依法就业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从实习与就业推荐的方式、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方面入手,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职业适应期。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职校生毕业后学校已不再分配,学生需自主择业。如何加强对职校生自我创业意识的培养,促进职校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校通过教学改革,把培养学生自我创业素质贯穿于整个...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就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因此作为职校教师,除了具有普通学校教师必须的政治素质、化基础和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等素质要求外,还应具有职校教师特有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帮助职校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断地根据自我职业规划的内容加强素质培养,锻炼各种能力,为其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创造和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魏梅 《教育文汇》2014,(11):45-46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应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在社会公众面前展现自己的职业特点,使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风度气质符合职场中人的需要是职校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中职学校设置礼仪课程等于在学校与职场中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通过礼仪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和职场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残疾学生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可能使他们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甘霖初职校是一所初级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对象主要为区域内随班就读学生。为了培养这些轻度智障学生立足社会的能力,学校采取的是准备式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阶段为学生就业提供知识、技能,培养职业个性,再根据所学专业在学校和社会的照顾下,寻求和维持就业机会。这也是目前轻度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现面临着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剧的严峻挑战,如何让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这就要求学校在强调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着重强调引导和培养学生,使其能够得到必需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体魄,和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要有合适的职业定位等自我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对就业竞争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深化职业指导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网上资料对我国职校学生的就业、创业等情况调查研究显示,发现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职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有的学校甚至把职业指导仅理解为就业指导,只重视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观、创业意识教育。同时相当部分职校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重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校企融合的学校文化是建构职教特色学校和培养适合企业员工素质要求的重要阵地.文章从校园文化的企业符号,企业化的专业文化和校企文化工学结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引进并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帮助职校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通过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使更多的谋业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在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国家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所有制形式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指培养、帮助人们创办实业。两者都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教育与文化及专业技…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应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在社会公众面前展现自己的职业特点,使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风度气质符合职场中人的需要是职校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中职学校设置礼仪课程等于在学校与职场中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通过礼仪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和职场变化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职学校礼仪课程的  相似文献   

15.
在从普专教育向高职教育转变的办学转型发展阶段,应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发展学生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从目前就业市场大环境和学校办学小环境分析,要在职业性、技术性、社会性三个方面来理清办学思路,着重考虑在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师资建设、评价机制等环节的转型,在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上体现职业化理念,积极主动地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办学转型学校的办学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杨贤梅 《考试周刊》2011,(79):226-227
处于"职业适应期"的中职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频繁"跳槽"。为使学生早日适应工作环境,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学校与学生个人都要重视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学校要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注重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及实现职业发展。而学生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学习和掌握求职的方法,主动捕捉机会,还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今天,职校生的就业沐浴在各天的阳光下,职校生以其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社会需求量大以及职校生对企业要求不高等优势,被各种企业所青睐。从事职业教育的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在这背后存在的隐患:就业质量偏低,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综合素质较差,道德水平逐渐滑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素质教育,德育先行,德育没有成效,知识和技能只能是空淡。我们职业教育者虚努力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全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德育工作呢?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既是一种“就业型”教育,也是一种“发展型”教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各行各业对职业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职校毕业生具备适应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应变能力、发现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职业学校只有通过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才能获得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指导是帮助劳动者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服务。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要使“产品”适销对路,沟通学校与社会,搭起职业准备与未来就业的桥梁,就必须开展职业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是整个职业教育理论和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能适应社会大环境,端正择业观念,从而引导学生以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振兴国家和服务人民的职业理想。当今,就业形势越来…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职业选择、实现就业、适应社会、稳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是提高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典型行为,分析得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具有自我认知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弱、责任意识不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