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法指导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国外有些学者曾预言:未  相似文献   

2.
3.
<正>我们常常听到来自同行们的抱怨,许多问题讲了再讲,学生还是不会或没有掌握;来自学生的类似声音是,上课老师讲的也能听懂,内容也熟悉,做了很多、练了不少,但是,一旦遇到考试,很多问题就不会解决了,特别是难度较大的题目做起来就有困难.的确,长期以来,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但是效率不佳.数学教育在一个迷茫、沉重、痛苦、低效运行的怪圈之中.如何克服上述现象,数学教育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如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曾设"懂而不会"问题讨论栏目,让教师各抒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民族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是我国教育史中最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其中让学生学会“会学”的思想 ,更是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对今天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素质教育体系 ,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要完成这一使命 ,以陶为师 ,让学生学会“会学”至关重要。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探讨。一、提倡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学会“会学”陶行知先生一贯提倡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他曾以种植松树和牡丹…  相似文献   

5.
<正>在研究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刘良华老师对教学的三个比喻对我的触动很大:刘老师说:教学应该像打游戏,因为游戏是及时反馈结果的。只有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学生才会像对打游戏一样,产生兴趣,激发欲望;教学应该像画地图,因为画地图可以培养整体感和大局观;教学应该像教小孩学走路,大人一定会放手,决不会因为孩子摔跤而不再让他练习走路。刘良华老师的这些精彩描述,让我终于明白: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涉及自然、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等。因此,联系实际去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语文教材,对培养其健康心理也大有裨益。一、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是痛苦,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明。”所以,我们要想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情趣,就必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使他们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不去研究教育对象,不去研究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不去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情绪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效率就无法提高。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怎样学,先生怎样教,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能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己去感悟的  相似文献   

8.
9.
韩锋 《新疆教育》2013,(5):137-137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相似文献   

10.
王印 《甘肃教育》2004,(11):45-45
一、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信息传递方向由单项转为多项,形成多层次、多方向的综合课堂教学,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因此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重视学法指导,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生动、直观、活泼而饶有兴味,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当今,是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知识网络化。这要求教育也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国内建设和市场的需要,而且要参与全球的事务和竞争。要培养这种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语文作为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工具学科,在社会上应用范围最广,理应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语文教学又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本人着重谈一谈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即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现了必须要记载的时间,必须要记录的物品等演变而来,由最初的结绳计数、数石子、刻画符号等发展到今天的数字符号、数学符号,应该说数学的出现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是生活造就了数学,因此我们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当我们面对前人经过不断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14.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地理课本《6.4城市的区位因素(二)》要编写了影响城市区位的三方面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和政治、军事、宗教。知识要求:结合实例,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智能训练要求:综合分析,分析当地某城镇的区位因素。如何教好、学好这堂课?下面就教材处理谈点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构想 1、指导思想:以育人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乐学、会学和学会,全面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此,教材处理需遵循三个主要原则: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乐学;②教有启发,学有指导,使学生会学;③方法灵活,求实创新,使学生学会。 2、基本构想:①突出一条主线,即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和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并注重学习指导。②创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两方面条件,即个体参与和全体参与,并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③采用六种教学方法,即读图分析、个案分析、阅读总结和提问、综合竞赛练习、课堂讨论、综合分析方法指导。④利用投影  相似文献   

16.
要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要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不但"学会"教材、老师所传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引导下也能"会学"。以教育教学中的若干案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会学"。  相似文献   

17.
林传忠 《福建教育》2022,(36):49-51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根据皮亚杰认知理论,可将其划分为两个结构类型:同化类与顺应类。教师可通过充分解读和把握教材的编写体系,梳理与构建同化类与顺应类知识的结构关系,从整体出发实施教学,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与发展。这"四个学会"的要求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这些都应从小培养。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终身学习"接受"终身教育"。因而,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只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我们教师应从以前重点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  相似文献   

19.
使学生从“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体现着能力素质捉高的过程。在3+x考试中,要求学生以所学各科知识为载体或背景,或在提供新情景的条件下,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无疑给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学生“会学”进而“会用”历史知识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一、引导学生发现记忆规律,提高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历史学科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科目,其时间之多、事件之多样化,往往记忆的过程就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怎样使学生不把大量记忆当作负担,而有积极的记忆乐趣,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发…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解一道题目,学会分析一篇文章应该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通过这个指导过程,使学生真正领会学习的真谛,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作为一名智力正常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领悟从而学会解一道题目或分析一篇文章,也应该不是什么为难之事。难的是通过老师的教授,经过自己的消化将学过的知识融汇贯通,从而举一反三。甚或对书本上的知识提出质疑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才是“会学”。一只精灵的鹦鹉,通过人类的驯养教化,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甚而到达惟妙惟肖的地步,但它却远也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