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决定了他(她)的角色责任、角色义务。可见,角色对人的行为具有潜在的制约作用。电影电视演员,要扮演好某一角色,必须全身心地进入角色所生活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这样,在角色扮演中,才能形神兼备。把角色引进作文,引导学生充当角色,进入角色情境,明确角色任务,承担角色责任,展开丰富想象,叙述自己的角色行为,描述自己的角色心境,抒发自己的角色情感,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给学生一个点,让学生想象一个面;给学生一句话,让学生写出一段话;给学生一个情节,让学生编写一个故事。这样的作文形式,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余地,它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一、组词造境式词语是文章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可拓展为句子,组合成段篇。给学生一个字,他们可以组成许多词语;给学生一个词,他们可以造成许多句子;给学生一个句子,他们可以想象许多情境。为此,我们可精心选择学生熟悉且有较大构境空间…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想像力是丰富奇特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学生实际 ,适当为孩子们创造想象作文的活动天地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 ,丰富他们的生活 ,有利于拓宽他们的思路 ,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技法。同时边做边写 ,大胆想象 ,大胆创造 ,能不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培养作文兴趣。现结合笔者在五年级教学中设计的一堂有趣的想象画比赛活动作文课 ,谈谈自己的实践与认识。一、活动准备1.小黑板若干块 (根据班级人数而定 )。2 .学生自由组合成 4— 6人小组 ,讨论后 ,各小组选派 2— 3人到黑板上共同绘画 ,看哪个小组的想象画富于情趣 ,…  相似文献   

4.
吕海娟 《广西教育》2007,(6A):27-28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善于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其中的乐趣。教师为学生在作文时多开几扇窗,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活的趣,这样,习作就会因生活而多姿,生活也会因习作而多彩。  相似文献   

5.
一、班主任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组织系统中承担的社会责任,班主任角色具有其独特性: l.实施学校德育的组织者 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中,班主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学校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各种教育都要通过班主任去贯彻和协调。同时班主任整天与班级学生生活在一起,与学生交往频繁,最能敏锐地把握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扩大内存。即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多读书,广读书,积累广博的知识,想象才能广阔而深刻,才能驾驭着想象的翅膀进行如鱼得水般的创作。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来源于生活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经验的重要性,要组织和鼓励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与同学、家人、邻居等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多交往,扩大自己的接触面,不要整天沉醉于“象牙塔”中,让他们关注现实,  相似文献   

7.
赵瑞丽 《河南教育》2006,(7S):63-63
多年来,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作文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记日记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因为日记不受题目、体裁、内容的限制,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也可以大胆想象,随意抒发,甚至可以把内心的困惑和烦恼倾吐在日记上。这样,写作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也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8.
马文波 《甘肃教育》2008,(21):41-41
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其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去假想,把自己的生活、感情和对应的名家作品所展示的生活、感情相对照、相联系,让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潜在写作意识。让学生进入“角色”去写作,一般有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作文来源于生活,表达生活,高于生活。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行诸语言文字。这样.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就能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的作文之花才会绽放得愈加美丽、芬芳。  相似文献   

10.
许丽华 《时代教育》2007,(7Z):113-113
作文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此可见,作文是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想象是作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维形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责任,责任是怎么产生的;知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每个人都应有责任感;懂得自己应对自己负责,而且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领会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体会有些责任不是我们志愿选择的,但我们必须无悔地承担;学会勇敢地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职业指导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尚未正式步入社会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生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他们作出选择,其中职业的选择是他们生存、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最基本、最现实的问题.高校学生全程职业指导工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不同职业角色的具体要求,并从这种要求出发帮助他们掌握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角色意识.帮助他们逐渐了解自己在社会关系和职业岗位上的地位,领悟社会对这一职业的角色期待,懂得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朝着这一目标去努力.  相似文献   

13.
孙丽 《成才之路》2009,(12):36-36
童话作文是一个开放的七彩世界,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象力激发出来。因此,指导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下面就自己在童话作文教学的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田慧 《文学教育(上)》2011,(18):102-103
作文,在众多学生眼里,是个“庞然大物”,他们不由自主地会望而生畏,不想去学,不愿去写。即便写了,也是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呆滞死板,平淡无奇,让人读来乏味。究其原因,除了对生活缺乏精细的观察及情感体验、缺乏语词的积累外,最重要的是缺乏丰富的想象。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责任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可是在责任面前,有的人避之惟恐不及,他们不知道,责任能唤醒人的良知,责任能激发人的潜能,责任能帮助我们迈开更加坚实的脚步!  相似文献   

16.
何冰 《文教资料》2015,(1):117-118
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大学生这一特定角色决定了它在社会社会生活中承担着特定责任。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优秀群体,他们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不仅承担着社会劳动力的责任,还承担着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改造和创造社会的责任。总的来说,社会赋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对他人、家庭、国家、自然环境等负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富于想象,充满幻想,而作文则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行幻想的广阔天地,是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可在引导阅读寓言童话,感悟语言形象、语言情理的基础上,精心指导,逐步迁移,指导编写寓言童话,以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语言,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力。这样,给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学生笔下,就一定会流淌出个性鲜明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具有极其丰富的潜在创造性因素。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作文时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包括:创设问题情境,课堂讨论。通过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骋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建立以自我负责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1.对自己负责与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负责是一致的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同各种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关系,从而处于不同的地位,充当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个人如果都能自觉地、积极地、严格地完成自己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责任,社会各项事业就会蓬勃向上地发展,各项工作都会顺利有序地推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更加团结和谐。反之,如果人们只是去追求个人的私欲,而忽略自己对外的责任,对于自己应尽的义务敷衍塞责、玩忽职守,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