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龙标,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任县尉多年的远谪之地。但是关于这个龙标遗址的真实所在,长期以来说法不一。《辞海》等要籍说在今湖南怀化地区的黔城,《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则说在今贵州黎平县的龙里所,也有人认为当时可能有两个龙标县。龙标遗址到底在何处? 翻开两地地方志,都有建置过龙标县的记载,都有王昌龄被贬到当地的说法,因以之名县的龙标山两地也都有,而与王昌龄有关的古迹则更是真伪莫辨,黔城有龙标书院,有相传王昌龄  相似文献   

2.
芙蓉楼,系唐朝天宝年间,龙标地方(今湖南省怀化地区黔城镇)的人民,为了纪念唐代杰出诗人王昌龄而兴建的。  相似文献   

3.
潘建武 《学语文》2010,(5):20-20
第一步:找切入点 一看标题。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是李白听说王昌龄被贬谪道龙标时在远方写给朋友的诗。  相似文献   

4.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是抒写真诚友谊的名 篇。本诗深切地表达了李白对挚 友王昌龄的同情和怀念。 王昌龄大约生于武则天圣 历元年(698年),比李白长四年,  相似文献   

5.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著称,在盛唐中名重一时,享有“七绝长城”之誉。他善于将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委婉的感情,高度概括和浓缩,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故明人王世贞说:“七言绝句,王少伯与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艺苑卮言》)。少伯,乃王昌龄的字。清人宋荦说:“三唐七绝,并堪不朽,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天子’之号”(《漫堂说诗》)。清人王夫之更把王昌龄的七绝推为唐人第一,说:“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类”(《姜斋诗话》卷二)。江宁是他  相似文献   

6.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去西北边塞游历。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举进士。一生中只做过校书郎、汜水尉、江宁丞、龙标尉这样一些小官,还曾两  相似文献   

7.
王昌龄在唐天宝六年(747年)被贬作龙标尉。其贬谪地不是在仅有细小山溪经过的贵州隆里所,而是在宽大江边湖南黔阳地。隆里所在明清时期所建的有关王昌龄的纪念物,应该视为当地人被朝廷冷落遗忘的感情寄托物,是中国贬官文化在此特殊演绎的见证。  相似文献   

8.
<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李白专门写给王昌龄的一首诗。诗的背景是王昌龄被贬官到龙标县(今湖南怀化市及附近地区),任龙标县尉。诗中明显表露出李白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惋惜;虽然不在王昌龄身边,但听闻他被贬官还是遥寄愁思,表达关心。所谓“左迁”,就是被贬官的含蓄说法。汉代以右为尊,贵右而贱左,沿用下来“左迁”就指贬官,而“右迁”就是指升官。  相似文献   

9.
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七绝是王昌龄在仕途失意,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可是,他在送别朋友的时候,却没有提及自己的忧愁。不过,细细品味,却通篇透露出诗人的愁怅。不言之愁,愁之至也。“醉别江  相似文献   

10.
李益的绝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的唐代诗人中,李益算不得名家;在新编的文学史上,甚至找不到他的名字。但是,李益的绝句,历来评价很高,颇负盛名。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也说:“益七言绝,开、宝以下,足称独步。”清代一些著名学者、诗人,大多也持此观点。例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七言绝句,中唐以李庶子、刘宾客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至于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更是说:“若论绝句,则李十郎之雄浑高奇,不特冠冕十子(指大历十才子),即太白、龙标,亦当退让。”把李益绝句说成连李白、王昌龄“亦当退让”,这仅是一家之言,未必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但李益的绝句,确实具有极高的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为大多数人公认的是,唐代绝句(特别是七言绝),盛唐首推李白、王昌龄,中唐则以李益、刘禹锡为胜,晚唐之冠是杜牧、李商隐。总之,李益为中唐绝句的代表作家,这是毫无疑问的,已早有定论。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体现这种表达技巧的。题。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中。1.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作喻,自唐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王昌龄在此以“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怎样的心志与情怀?…  相似文献   

12.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梢意气归。——王昌龄《观猎》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今西安)人,年轻时曾游历泾州、萧关、临眺等边地,对戍边、战守生活有所了解。三十岁中进士,后中博学宏詞科,为秘书省校书郎,旋即出任汜水尉、江宁尉,左迁龙标(今湖南黔阳)尉。他六十岁时被  相似文献   

13.
<正> “名著一时,栖息一尉”的唐代诗人王昌龄,终生沉沦下僚,又屡遭贬黜,晚年还远谪遐荒的龙标(今黔阳县),最后又遇难而亡。但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特别是七言绝句达八十首之多,将近他的诗歌总数的一半。 元代范椁曾用“起、承、转、合”四字对近体诗进行结构剖析,就绝句而言,则第一句为起,次句为承,第三句为转,末句为合。杨载对此又做过进一步的诠释:“绝句之法要婉转回  相似文献   

14.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一位重要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歌理论家。近三十年(1978-2008),学界从王昌龄的诗学著作《诗格》入手,对其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了解王昌龄及其盛唐诗歌的创作背景、明确王昌龄诗歌理论在整个唐代诗学体系建构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骆礼刚先生在《王昌龄二题》一文中认为 :王昌龄获当时之诗名非由七绝乃因五古。笔者认为王昌龄引用己诗时多为五古 ,实是其向生徒讲授五古的做法时所致 ,而并非其有意推崇自己的五古。无论从王昌龄对七绝创作所投注的热情和所取得的成就来看 ,还是从当时诗坛五古创作的诗人群落及王昌龄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来看 ,抑或从王昌龄七绝于当时多被诸管弦争相传唱的实际情况来看 ,王昌龄获当时之诗名确因七绝而非由五古  相似文献   

16.
“诗家夫子”王昌龄在盛唐颇享盛誉﹐以其边塞诗、闺怨诗、送行诗为后人所称道﹐本文将从王昌龄诗歌所用的典故情况出发﹐探讨王昌龄的知识结构及其对王昌龄思想个性的影响﹐从而得出王昌龄诗歌的用典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许娟娟 《考试周刊》2007,(51):123-125
本文通过对王昌龄诗歌的分析,认为王昌龄诗歌含蓄婉曲抒情特点乃是比兴物象的妙用.王昌龄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运用比兴物象:一为化比兴物象为景象;二是化比兴物象为动作对象.通过这两种方法,王昌龄诗歌达到了"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的蕴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他的籍贯有三种不同说法:《新唐书·文艺传》、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卷二十四)说他是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二)说他是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全唐诗》(卷一百四十)说他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我同意王运熙同志的考订,(《王昌龄的籍贯及其〈失题诗〉的问题》光明日报1962年2月25日)认为他是太原人。理由是:殷璠《河岳英灵集》说:“顷有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羲颇从厥游。”这里说,王昌龄是太原人。段璠是盛唐时代的人,其说比较可信。又王昌龄《洛阳尉刘宴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诗说:“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太行北”,指太原。太原在太行山之北。  相似文献   

19.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在我国文学史上颇负盛名.人们普遍认为,其七绝具有"婉丽"、"锤炼"的风格特色.笔者认为,这一风格特色主要表现在王昌龄以女性为题材的七绝中,它是王昌龄继承并改造齐梁宫体诗的结果.本文从七绝体裁、诗作题材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对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勤 《高中生》2008,(22):33-34
【高考真题】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龙标野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