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老师沟通     
徐璐 《幼儿教育》2013,(12):11-11
交流是门艺术,沟通需要技巧。作为老师,我遇到过讲理的、理解我们工作的家长,遇到过琢磨不透的家长,也遇到过无理取闹的家长。那家长该如何与老师沟通呢?  相似文献   

2.
老师与家长打交道,是最具挑战性,也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虽然,绝大多数家长都能积极有效地配合和支持老师的工作,但也有家长或漠不关心,或百般苛求,或莽撞无理,我们权且把这部分家长称为难缠的家长。不管愿意与否,教师总会遇到这样一些家长,一旦遇上,情绪自然受到干扰而影响正常工作。难缠的家长给教师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因此,掌握一些应对这些难缠的家长的策略与技巧是教师工作的必修技。  相似文献   

3.
吴放 《山东教育》2002,(36):23-23
吴放老师:你好。当家长在一位老师面前毫无顾忌地说另一位老师的不是时,这位教师该如何处理呢?顾洪顾老师:你好。你所提到的是教师与家长交往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的情形,也确实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影响到教师与家长或教师同事之间的关系,需要谨慎从事。仔细分析一下,家长在一位教师面前抱怨另一位教师的原因通常有这样几个。第一个是,家长遇到了问题不知该到哪里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于是“有病乱求医”,抓住一位老师就倾诉。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家长与那位老师直接沟通有困难,于是转而求助于另外一位老师。当然…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他的意识、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对他产生影响最大的,肯定是家长与老师.但是老师是暂时的,而家长却是不变的.所以,现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家长“联手”教育学生,已经成为教育学生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联手”能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品德的进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关系,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但是,就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班主任会做学生工作,却不会与家长沟通.今天,我就来谈谈我是如何来与家长沟通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时代》2021,(6):30-31
西子姐姐: 你好!不知道为什么,我非常害怕老师和家长.我有问题不能及时请教老师,有困难也不敢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我害怕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遇到事总想着逃避,不想接受事实. 西子姐姐,我该怎么办? 一个害怕接受事实的小老虎 亲爱的"小老虎": 你好!虽然你的信只有短短几行,但提到的问题却很普遍.记得姐姐小时候,也常常是"报喜...  相似文献   

6.
邓燕华 《班主任》2002,(4):16-17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保持联系、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是不会忽视家访的作用的,但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一、心怀戒备,不冷不热教师家访为的是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共同寻求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大部分家长对教师的家访是欢迎的,可也有部分家长心存  相似文献   

7.
情景之一在办公室,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一遇到学生的问题或错误,动不动就打电话用命令式的口气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也不管家长是否有时间来。在这些老师看来,叫家长来学校是最好的办法。在叫家长时,也不管家长是不是有时间与精力。如果家长没事还好,如果家长有自己的事,只好丢下自己的事来学校挨批。家长不敢得罪老师啊,怕老师不管自己的孩子,怕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打击报复,怕老师说“你们家长对孩子都不管,我老师还管什么呢?”更有些老师跟家长说话的态度,就像家长跟他有仇,一幅盛气凌人的架势,用训斥的口气,用命令的口气让家长…  相似文献   

8.
王勤 《知识文库》2023,(3):184-186
<正>在幼儿园的日常家长工作中,老师们一致认为家长沟通是开展家园共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进行平等对话,真诚沟通是家长工作的基础。但是往往在沟通中,老师们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如不同的家长如何采用不同的策略、特殊的问题出现如何有效化解等。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些学校除了每年召开一两次家长座谈会以外,平时老师很少有走出校门到学生家去访问的.老师遇到学生有缺点错误,就把家长招到学校来“告状”,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很重的精神负担,甚至会使一些家长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给果给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都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日到学生家访问,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通信息,相互配合,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怎样才能搞好家访呢?我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学生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带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门访问,家长从成绩上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可由此谈到学生的其它问题,这样家访效果较好.开学了,我诱导学生思想上积极上进,学习上  相似文献   

10.
袁艳丽 《山东教育》2003,(27):42-42
家长是我们教育儿童的合作伙伴,是幼儿园服务的对象,争取“家长参与”已是各幼儿园加强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是与家长沟通。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家长沟通的第一桥梁。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是重要的条件之一。这项工作做得好,会使家园配合更加默契,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的隔阂,影响家园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老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学会灵活、艺术地与家长交谈。1.要学会“反话正说”,将想表达的意思换一种方式说给家长。如:孩子离园时,有的家长因有急事耽误了接孩子,劳累了一天的老师也要急着赶…  相似文献   

11.
"减负"以来,对作业量的多少,老师、家长、学生的看法不一,就像陈老师,一直认为自己是"根据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设计和布置作业的",也遭到了家长投诉.但不管怎样,家长投诉,说明他关注孩子的教育,老师应欣慰.陈老师遇到这样的投诉,我认为可以这样解决:  相似文献   

12.
动之以情     
人心都是一样的,我很能理解这位老师的心情。但如果是我碰上这样的情况,我会毫不犹豫地送孩子回家。因为这是一个沟通的好机会。“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百个家长就可能有一百种个性。也许这位家长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对老师有成见,只是他们说话做事的一种习惯;也许是他们对你还没有建立信任感。遇到这样的事,首先老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对孩子是否关心,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其次要主动上门家访,与家长交换孩子的表现。也许一句热情的问候会化解家长心中的疑惑,赢得家长的信任;也许一次耐心的倾听,会化解…  相似文献   

13.
我也在教学实践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边是学生和家长的浓浓情意,一边是做教师的工作原则.两者该如何把握,真是一个微妙的问题.我认为这份礼物可以收下来.这位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在他毕业之际,朱老师可以送学生一份礼物,表达老师对他的祝愿与希望.这样就在人情与工作原则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搞家长进校园、进课堂,这已算不上先进理念,但能把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真正固定下来,能更深层次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则不多. 我校成立家委会之初,也遇到许多反对意见.一些老师认为让家长过多干涉学校“内政”,会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让这个理念入心入脑呢?校长经过与老师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出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师节就要到了,身为教师的我禁不住回忆起我的老师.在众多恩师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小学时的恩师仝老师.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小学时遇到了一个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仝老师. 仝老师是我们庄上的人,他是我上小学五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仝老师相貌平平,似乎并无过人之处,但只要听过他讲的课之后,你就会有全新的感受.仝老师上课吐字清晰,发音准确,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非常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16.
本期问题:在发生冲突情景时,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 与家长沟通是家园合作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提高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就如何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我们也做过不少讨论和交流,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当日常工作中遇到冲突情景时,不少教师依然会感到慌乱。不知道如何与家长积极沟通。例如,有部分家长期望老师教小班幼儿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开放日活动中却发现老师并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17.
当孩子上学以后,家长们或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那就是孩子被老师冤枉错怪了.那么,老师错怪孩子之后,作为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沟通的艺术     
欧阳蓉 《甘肃教育》2013,(23):31-31
老师与家长沟通是最具挑战性.也需要交际艺术的一件事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一些难缠的家长沟通是老师、校长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求学路上能够遇到好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我们常说,适合自己孩子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孩子崇敬老师,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有一定的心灵感应,这样的老师要比刻意去选择所谓的“名师”好得多。  相似文献   

20.
2020年的寒假,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一个假期.疫情不仅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业,许多家长为此忧心忡忡,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针对疫情,老师利用"空中课堂"每天都推送教学资源,只要学生认真听讲,总会学到知识.实际上,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段,培养孩子自学能力与自主探求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家长可以借此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