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 18世纪产业革命前 ,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 ,那时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远航、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郑和七次下“西洋” ,都是靠风力乘帆船 ,完成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但是 ,他们的航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连续多日乘风破浪 ;有时却  相似文献   

2.
有许多历史概念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或不能进行全面认识。例如中学历史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粗一想,会产生麦哲伦参与整个环球航行的认识。其实不然,麦哲伦带领其船队于151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了伟大的环球航行,他们从西班牙出发穿过大西洋,经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但太平洋并不太平,当他们到达菲律宾的宿务岛后,麦哲伦在与当地人的冲突中丧生。  相似文献   

3.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10,(8):56-56,F0003
费迪南德.麦哲伦是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年)和西班牙(1519~1521年)作航海探险。他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但他的船队在埃尔·卡诺的带领下依然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把这个日子定为“中国航海日”。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它比发现美洲的哥伦布早87年,比达·加马到达印度早93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多年。  相似文献   

5.
1405年的7月11日,举世闻名的中国航海家郑和首次率领船队下西洋。此后的28年里,郑和七次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发起的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航海运动早了近一个世纪。其船队规模之大, 航海技术之先进,组织指挥之严密,都是当时其它海内外航海活动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我在教学中却发现了与此有关的一起“冤假错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世界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课新航路的开辟练习题三“将15世纪的重大远洋航行按照时间顺序列成一表,内容包括航行年代、航海家的姓名、出发国家、到达地点或重要成就。”本来,郑和七下西洋是在1405—1433年,可是此题的答案却把郑和远洋航行的年代误为1504—1533年。如果按照这个答案,郑和下西洋就不是早于而是落后于迪亚士、  相似文献   

7.
在哥伦布等人“地理大发现”前半个多世纪,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领导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地区,前后经历30多个国家。这是近百年来史学研究的基本结论。但2002年,孟席斯提出“郑和船队到达美洲并环球航行”的新论,一时全球为之轰动。  相似文献   

8.
真理属于信奉它的人。在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有一座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这是一块特殊的纪念碑,碑的正反两面同时用英文雕刻着两位敌对人物的事迹。一位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麦哲伦,一位是在此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铜碑正面的文字是:“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铜碑背面的文字是:“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是在与马克坦酋长拉普…  相似文献   

9.
初赛1.2005年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西班牙伟大航海家哥伦布首次远洋航行是在1492年。问这两次远洋航行相差多少年?  相似文献   

10.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后 ,欧洲殖民者在 15世纪末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征程 ,14 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15 16年麦哲伦环球远航 ,但是 ,直到 18世纪澳大利亚都没有被欧洲人画入航海图中。澳大利亚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呢 ?早在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德就曾认为南方应该有一块大陆与亚欧大陆相对称 ,这样地球才能保持平衡 ,否则地球就要翻转过来。公元 2世纪 ,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在他所著的八卷《地理学指南》的“世界地图”中 ,在印度洋南面海域画上了一块未知的大陆 ,注名为“TerraAustralisIncognita” ,意为“未知的南方大陆”。后来 ,英文…  相似文献   

11.
7月7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云南大学客座教授暨云南省郑和研究会顾问加文·孟席斯提出新的论据,再次证明:中国明朝初年七下西洋的大航海家郑和率领的远洋船队,曾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并在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之前7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相似文献   

12.
麦哲伦之死     
麦哲伦,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在1505年至1512年)和西班牙(在1519年至1521年)作航海探险。四百余年来,人们对麦哲伦崇拜有加,把他当成世界级的英雄,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麦哲伦是一个名垂千古的伟大人物。但也有人说,麦哲伦之行是不折不扣的殖民侵略,是以生命为代价寻找财富和拓展疆土的残酷而无情的旅程。关于麦哲伦的死,一般是这样记载的:  相似文献   

13.
麦哲伦自小富于冒险精神,对航海、探险有独特的兴趣。坚信“地圆说”,熟悉当时已开通的航路,有着高超的航海技术,凭着这三大优势,麦哲伦把千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环球航行作为他终生奋斗的目标。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但国王麦纽尔已满足于好望角航路给他带来的巨额财富,对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计划不感兴趣。绝望之余的麦哲伦,转而求助于西班牙王室,最后终于得了西班国王的资助,环球航行计划才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
郑和及其船队早于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率先完成环球航行这是英国航海史学家孟席斯在2002年提出的新说法。考虑到中国古代人们持有的是地平大地观,从未正确认识到地是一个球体,我同意部分学者认为郑和船队不可能环球航行的观点,但也不能排除偶然因素。孟席斯新论,引发广泛争议,有其特有价值和意义,如打击长期以来西方文明中心史观,宣扬中华文明等。  相似文献   

15.
最初的诞生奇特的第一只“邮筒” 小朋友们,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用的邮筒,还是受一只鞋子的启发而发明的呢。 很多年以前,伟大的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船队从欧洲去南非。这一天,他们正航行在大西洋上,突然遇到了一阵狂风巨浪。船队被冲散了,有的船只被打翻,有的船只被撞坏,船员们死的死,伤的伤,迪亚士也遇难死了。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是航海家郑和率队七下西洋600周年。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领的大明船队从江苏刘家港(今浏河)出发,先后七次,历时28年,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4期远达亚非30余国,开创了人类航海史上的新纪元。历史学家指出,郑和的壮举,比西方的达伽玛、麦哲伦、哥伦布的航海活动要早  相似文献   

17.
丢失的一天     
1519年9月12日,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礼炮声和欢呼声中,离开了圣路卡尔港,向西航行,人类历史上的环球旅行就这样开始了。在这次远航中,有一只船中途溜走,三只船葬身海底,麦哲伦本人在1521年4月27日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剩下惟一的小船——维多利亚号,在埃里·卡诺的指挥下,依然顽强地向西挺进。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绕过非洲,胜利到达佛德角群岛。  相似文献   

18.
15世纪初,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一支强大的船队,先后七次远航亚、非两大洲沿海各地,不仅加强了这些地区与我国的联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由于这一航行,远在西方航海家哥伦市与达·伽马之前近一个世纪,并且后者的航行无论从出航的规模,还是从舰船的先进性,都是无法与前者比拟的。因而由世界航海史的角度去考察,实为亘古未有之壮举。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又一伟大贡献,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三保太监下西洋”,自明清以来,就为妇孺皆知,但是多年来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时间,却众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月2日上午,"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告别欢送的人群,长鸣一声汽笛,缓缓驶离青岛码头,开始了长达300天,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的远航。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老一代海洋人就提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目标。如今,他们的夙愿正在变成美好现实。"大洋一号"环球远航,正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的今天,"大洋一号"首次环球考察任务,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糟了,今天学习《郑和远航》时,我把它上成数学课了。 《郑和远航》用生动的文字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教学中,我围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这一问题统领全文。学生默读、圈画后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