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美丽的昆虫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美丽的昆虫》是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础以后和大自然更加贴近的一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仔细体会并口头描述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强化视觉印象,帮助学生认识昆虫的共性和不同特点,掌握自己熟悉的昆虫画法和制作方法。2.课标要求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课教学遵循“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以达到“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昆虫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美丽的昆虫》是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础以后和大自然更加贴近的一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仔细体会并口头描述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强化视觉印象,帮助学生认识昆虫的共性和不同特点,掌握自己熟悉的昆虫画法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昆虫》是湖南版小学美术辛勤劳动的结晶。(师带上蜜蜂头饰)二年级上册第4课的内容。学生通过小学(4)欣赏动画。下面,老师请大家欣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础,能赏动画《蜜蜂怎样采花蜜》,看看蜜蜂的形够在画纸上描绘出造型奇异、色彩丰富状、颜色和花纹,比一比谁  相似文献   

4.
"造型·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各种美术造型活动,借助多媒体技术,在亲手操作中塑造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造型与表现能力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关键能力,是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构成.本文阐述了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何小强 《小学生》2022,(10):79-81
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类课题,是小学阶段提升美术素养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探究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现状和提升方法。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在造型表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大胆画,作品简单,没有获得感。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指导思路是简化基本形状,丰富作品内容,学生展评时多指出优点。课堂实践结果验证了一部分思路是有效的,在排除教师和学生用品用具不齐全等非关联因素带来的影响后,探究内容选择了大部分操作性较高、相关性强的造型表现类课题,对能否提升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结果将更为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第二册《昆虫》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及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把握昆虫的共同特征;研究动物生活习性,引起学生观察和研究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为以后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自然课本中,有不少有关昆虫知识的教学内容。制作昆虫标本,既能使学生学好昆虫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作昆虫标本的传统方法是,先要用毒瓶或毒药把昆虫毒死,然后展翅或定型。但使用毒瓶或毒药,对小年龄的学生来说不很理想,一不注意,就会污染。使用起来也不  相似文献   

8.
小学《艺术》标准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排了有关“昆虫王国”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昆虫知识,欣赏昆虫图片的基础上,初步尝试连环画创作,使艺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我把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来完成。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昆虫》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八册第八课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小学自然第三册学生认识了蚂蚁、蟋蟀等动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本课与《两栖动物》、《益虫和害虫》两课构成本册教材的“动物”教学单元 ;从能力培养看 ,属于“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 ,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人格目标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多学好问、…  相似文献   

10.
饲养昆虫,观察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化,是学好小学自然第二册《养蚕》和《昆虫》两课的重要一环,对学生了解昆虫的科学知识,学习饲养本领,培养他们研究昆虫的兴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饲养昆虫,大多以养蚕为例。桑蚕虽然易养,但要天天采桑喂食,星期天也需有学生喂食照料。我们采取就地取材,用简便的方法饲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常识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观察中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实习中,不少同学自己讲得多,学生观察少,教学效果不理想。我吸取大家的教训,在教学《昆虫》一课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上了一堂比较成功的自然常识课。 (一)走向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昆虫。昆虫的幻灯片是够直观的了,但终究抵不上实实在在的昆虫本身。我抓住学生喜欢捉丁丁虫(即金龟子)这一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星期天带他们到野外去,一边捉丁丁虫,一边要他们捉其他昆虫。然后要同学  相似文献   

12.
美育作为中国当代教育的一个热点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小学阶段的艺术体系中的美育主要通过美术教育来实现。美术教育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从内容上看,小学美术教育可以从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进行。初等美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从形态上主要可以分为二维空间造型和三维空间造型两大类,即分别认识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的造型方法和审美规律。人的色彩感觉大体分为直觉反应和思维反应两个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直觉反应,所以学生一般偏爱对比强烈、鲜艳的色彩。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是发展变化的,不同年龄段都有其独特性。因此,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研究其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周亮 《江苏教育》2022,(65):79-80
<正>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设计的质量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维度,还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小学美术作业的设计,笔者以为可以遵循下面四点。1.激发创造欲望,提升学生“造型·表现”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造型表现能力上有了一定提升。通过“造型·表现”,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围绕题材,提炼主题,采用平面、立体或动态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思想和感情。  相似文献   

14.
《昆虫》这一课是小学自然第八册的内容,本课是在低年级《蚂蚁》、《蟋蟀》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慨念。对本课教学步骤我是这样安排的:观察——比较——抽象——结论。  相似文献   

15.
赣傩艺术形态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其丰富的造型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对于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种类丰富,形态多样,极大的丰富了小学美术课"造型·表现"领域课程的内容。通过赣傩艺术形态在本地区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应用,既展现地域文化艺术特色之美,又培养学生对于地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热爱,这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造型·表现”是小学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领域,其内容覆盖面最广,分量最重.它对于其他领域的学习有奠基性作用,是学生开展主题性艺术创作的基础,也是学生以艺术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舒中发 《小学生》2012,(12):92-92
在小学自然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其独特的功效,恰当运用电教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一、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增强感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感兴趣;而电教手段能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如讲《昆虫》一课,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在《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小学美术教育对一个人的道德感化具有启迪性的功能,为一个人个性品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素养.小学时期,学生的思想性格正处于形成发展时期,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审美引导,那么他们会很容易误入歧途,造成各方面的伤害,所以我们应重视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美术工艺课中,我们通过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能主动地树立新的创造观念,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应当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平面造型到立体造型的教学规律,通过设计制作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相似文献   

20.
《昆虫的口器》系列投影片陆均《昆虫的口器》是小学自然教材第三册《动物怎样吃东西》一课中出示的5框投影片。昆虫的吃食方式取决于它们的口器。学习这部分内容,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亲自去观察,看清昆虫日器中对吃东西起主要作用的那部分器官的形状和动态。但客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