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讲台上放着一只装有半杯茶的玻璃杯。教常识课的李老师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茶杯,然后他问大家:“杯里装的是什么?”  同学们异口同声:“装的是茶。”  李老师又问:“还有什么?”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补充说:“有水”、“开水”、“茶叶”、“茶色的液体”……  李老师再问:“还有什么?”只有半杯茶吗?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  李老师告诉大家:“还装有半杯空气。”  刚说完,只听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  李老师笑了:“没想到吧?茶杯么,总是用来装茶,装水、装饮料的,所以一见到茶杯,你们就自然地会想到它…  相似文献   

2.
讲台上放着一只装有半杯茶的玻璃杯。教常识课的李老师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茶杯,然后他问大家:“杯里装的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装的是茶。”李老师又问:“还有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补充说:“有水”,“开水”,“茶叶”,“茶色的液体”……李老师再问:“还有什么?”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了。李老师告诉大家:“还装有半杯空气。”刚说完,只听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李老师笑了:“没想到吧?茶杯么,总是用来装茶、装水、装饮料的,所以一见到茶杯,你们就自然地会想到它盛水一类的功能,而不容…  相似文献   

3.
听李翠荣老师教《声音》一课,颇有感触。李老师教这一课,摸索到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并初见成效。 《声音》一课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声音的大小、声调的高低,悦耳和嘲杂),如何使二年级的学生愉快地去参与学习研究,李老师课前是精心设计了的。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科学课。当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吗?”等问题时,学生的发言一不小心就被他打断了,实验之后,当他要求学生再讨论时,学生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5.
梅红英  陈伟 《湖北教育》2002,(17):25-26
案例1 一位教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设计如下实验:①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温开水170克和450克;②分别加入白糖30克和50克,待充分溶解后问哪杯糖水更甜。本意是让学生分别计算每杯糖水中糖占了百分之几,比较大小后得出哪杯糖水甜,然后诱导学生得出“如果计算出糖占糖水的百分之几,则更便于比较”,进而引入百分数意义。谁知问题刚抛出来,竟有一位学生没等举手就兴奋地说:“让我喝一口”,把全班学生逗得哈哈大笑。该怎么处理?该教师沉默了几秒钟,果真让这位学生当众“喝”了,并让他把品尝的结果暂时“保密”;再问还有谁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让“喝一口”的学生说出“秘密”,验证其他学生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笔者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设计如下实验:①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温开水170克和450克;②分别加入白糖30克和50克,待充分溶解后问哪杯糖水更甜。本意是让学生分别计算每杯糖水中糖占了几分之几,比较大小后得出哪杯糖水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科学课。当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吗?”等问题时,学生的发言一不小心就被他打断了。实验之后,当他要求学生再讨论时,学生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的说法是——学生毕竟知识有限,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讨论,没有什么知识作基础,这样的讨论,效果不会很好,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错误,最后还得靠教师来纠正,不如一开始就给他们正确的知识。李老师提出的理由说明了部分教师真实的教学心态。类似的看…  相似文献   

8.
教了30多年书的李老师在退休后就彻底“关闭”了自己的校园生活,兴致勃勃地打开了新生活的“界面”。以前为了上班方便,就住在校园,吃在校园,劳动在校园,每天满眼里看到的都是学生。现在李老师在自己装修一新的新房子里,端了一杯茶,透过气派的落地窗看着小区的绿地。虽然汽车越来越多,那绿地越来越少,可还是能养养眼呵。李老师不是以老太太的步伐而是以矫健的步子走上楼梯——她的新房子还是错层结构,这也是李老师的梦想,楼下是物质生活,沿楼梯形而上的就是精神空间,一个弧形的书桌安静地立在书柜的背景前。李老师最爱她的这些书了,接下来的…  相似文献   

9.
六年级李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一课赢得在场所有老师的一致好评,其中精彩的一幕让人回味无穷、教人深思:李老师在教“百分数的意义”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 ①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温开水170克和450克。 ②分别加入白糖30克和50克,待充分溶解后问哪杯糖水更甜。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06,(Z1)
教学检查时,我翻阅着一个班级的造句本。学生的本子十分整洁,字书写得十分端正,教师批改得也十分认真。教师把“√”打得大大的,“×”打得小小的,并在错误的地方进行了评改。其中,有一篇用“尊敬”造句的作业引起了我的注意。学生写道:我们的李老师尊敬学生,我们也非常尊敬李老师。而批改作业的李老师,把第一个“尊敬”改为“爱护”——李老师爱护学生。看着这个造句本,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1.
正我特别喜欢上李老师的课,因为李老师每次上课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感觉很有趣。今天,李老师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有意思的事呢?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只见李老师用烧杯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黑乎乎的液体走进了教室,大家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了。李老师对大家说:"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杯‘特级美国饮料’,全世界只有这一杯,谁想尝一尝?"我们都积极地举起了手,沙为烨还着急地站了起  相似文献   

12.
听了成都一位李老师(因不知其名.这里称李老师)的一节研究课《夏感》,感触颇深。这节研究课,李老师首先围绕“一疑”、“二好”、“三关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接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建森林”.然后找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探究其好在何处——“栽树木”.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在一份材料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天津市红桥区北马路小学正在举行“激励学生成功”的研讨活动,老师们正在汇报个案:一个淘气的男孩子挂着“鬼脸”站在讲台前手舞足蹈,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李老师生气地把他拉到办公室并把“鬼脸”扔到有水的地方。男孩子伤心地哭了,李老师也冷静下来。当李老师了解到这个学生挂“鬼脸”表演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画技”时,便主动向学生道歉,并将修好的“鬼脸”还给学生,还答应他,如果好好学画,将来要为他办画展。期末到了,李老师真的还了这个愿。小小的画展使这个学生简直变了一个人,学习成绩也像长了…  相似文献   

14.
王卫红 《福建教育》2007,(12):55-55
拜读了李吉林老师《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实录,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李老师除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景美、文美外,还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在理解“欣赏”和”观赏”这两个词时,她采用比较辨析法:先利用图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桂林山水的画面,再回扣课文问学生“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从而引出新词“欣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词义;再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词形容”。学生回答“观看”,李老师以“观看桂林山水,也可以 ,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去听作文课,李老师上来就讲:“今天我们作文,题目是《记一件事》,只一个要求——内容具体。下面就写吧。”学生拿出笔,摊开本,动笔写的却只有少数几个。大多数学生面露难色,并向老师投去探询的目光。老师又等了一会儿,才问:“你们为什么不写啊?”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我们不懂怎样写才叫具体。”这时候,老师让大家放下笔,说:“同学们这个问题提得好,下面我就结合习作例文,给大家讲‘什么叫具体’。”听了老师的话,学生面带喜色,欣然停笔。说其绝处逢生有些过分,但注意力是相当集中了。课后,我问了问李老师为什么一上课先不讲“什么叫具体”,而要走这一步?李老师笑了笑,回答得很有意思:“我想憋憋学生,憋难受了,他们就想学了。”李老师的笑谈,所谓“憋”的戏言,虽然上不  相似文献   

16.
一进教室 ,王老师就看见讲桌上有一堆橘子皮 ,心中纳闷 ,橘子外观完好 ,但似乎不太寻常 ,就随口问道 :“这些橘子做什么用的?”学生回答 :“请老师的!”王老师含笑称谢 ,拿起一个来 ,不料橘子早已掏空改塞卫生纸 ,学生哄堂大笑 ,王老师一时僵住 :“开什么玩笑!值日生!统统丢到垃圾桶里去。”一节课就闷闷沉沉地结束了 ,王老师回到办公室告知同事李老师这一荒唐事。李老师听后说 :“这些孩子真是调皮!王老师你别生气 ,下回换个方式应对 ,学生一定反应不同 ,你的感受也会改观。”“生气都来不及 ,还能换什么方式呀?”“幽默呀!”李老师…  相似文献   

17.
一日,我在办公室无意听到了李老师的慨叹:“又要在我们班上公开课,下午的课又泡汤啦!”“这不是挺好的嘛!你们班学生脑子活,发言积极,上课老师都点名借你们班上课。”周老师发表了看法。“就是,就是,学生优秀、班级出名,这可都是你平时班主任工作做得好!”王老师附合道。“李老师,知足长乐嘛!下午的课明天补上也是一样的,更何况你们班孩子那么聪明……”我也开始劝李老师。……“哎呀,你们可有所不知啦!老师们都借我们班上课,一会儿要求学生回去做平形四边形,一会儿又要求做长方体、正方体,有时还要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而且一节市级公开课,…  相似文献   

18.
李镇西老师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具有民主思想的教育名家,更是一位真正爱孩子、懂孩子的老师。
  他提出的“在教育坚持平等”,以我们平常人的思维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哪一位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好坏、有无家庭背景,都要一视同仁。而李老师的“平等原则”则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不仅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还要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人格平等。  相似文献   

19.
李老师该不该被评优?案例李老师该不该被评为优秀教师?王校长思考了好多天,仍未拿定主意。李老师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经常带病工作,而且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她的“情景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她所教的语文课教学质量比较高,多次在统考中名列前茅。对这样一位教学...  相似文献   

20.
李琳(化名)是南京某名牌小学的老师,从教已有14年,目前是三年级的年级组长,近两年,不知怎么回事,一向温和的李老师变得越来越“暴躁”了。李老师班上有个学生成绩特别差,她每天拿出中午和放学后的休息时间来为他补习,可就不见他长进。每次见到这位学生的爸爸,李老师都“训”他一顿,一次,她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