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精品《项链》,以精巧的艺术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出色的心里描写,塑造出外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富有个性魅力的女性形象——玛蒂尔德。然而,自从《项链》 相似文献
2.
四年制初中语文第六册选了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对其主题思想教参中是这样阐释的:揭露并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损人利己的思想。笔者认为有些不妥,现就个中原因说明如下:一、主题思想过于局限,妨碍了学生客观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先假定这个主题思 相似文献
3.
4.
5.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b6 yan zh6ng 塞许 义()——( ) 藏( )huT hu6ng 四、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文中学到的词语脸——反——撒二、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揍(凑(奏(三、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1.形容彼此关系密切:——2.形容不与别人商量,就拿了主意: 3.形容完全不放在心上: 五、在下列甸子中的空缺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1.我的心 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A.呼呼 B.怦怦) 2.“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 。(A.严厉 B.严肃) 3.我妈是 ,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A. 4.爸婆骜。嘴r毫B.姥姥… 相似文献
6.
《羚羊木雕》是一篇传统篇目。教学实施过程中,为落实大纲要求,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使这堂课充满了理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该课既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默读,完成知识目标①的内容,扫清文字障碍,同时思考文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最同情谁,为什么?经过10多分钟的默读,许多同学能基本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但对回答中的问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喜欢万芳的占75%,“我”的占20%多。同学们说喜欢万芳的原因:①帮助人,运动会上“我”衣服破了,她陪“我”叹气,帮“我”…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实验中学来了这么多朋友,你们高不高兴?生:(齐应)高兴。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师生共同鼓掌欢迎)同学们,让我们把课堂上最精彩的表现作为一份礼物送给我们的朋友吧!赠送朋友礼物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不仅朋友高兴,我们自己也感到幸福。可是,有一件礼物,却给两个好朋友带来了伤害,是什么礼物呢?是一只羚羊木雕。(出示图片) 相似文献
8.
那天,备课,我看见这样的一道题目:《羚羊木雕》这篇课文里万芳的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顺手翻了一下参考答案:万方的妈妈是一个粗暴,蛮不讲理的人,和我的爸爸妈妈一样,也是一个重财轻义的人。那一刻,我震惊:难道张之路先生的《羚羊木雕》要告诉学生的就是这样的主题?难道孩子眼里的爸爸妈妈们除了重财轻义就没有别的什么了? 相似文献
9.
<羚羊木雕>,文题即线索.全文就是围绕着这只名贵木雕展开故事情节的:文章开头父母逼问羚羊木雕的下落,进而用尽各种方法让我去讨要本已经送给万芳的羚羊木雕.文章中间还穿插着对我和万芳真挚友谊的回顾.毋庸讳言,父母的逼迫、万芳的仗义让我很是为难,尽管最终万芳并没有因为我的食言而记恨我,但是我仍觉得我是全世界最伤心的人. 相似文献
10.
邹成平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35)
【课文解读】本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插叙的结构方式,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反衬力强的环境点缀,理解、尊重等人文素养,精美的语言材料积累,课文主题的探究……基于课文有这么多的亮点,我们就能更灵活、更多姿多彩地学习本文。设计说明通过分角色朗读、吟诵美读的方式,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化为有声语言,帮助学生深刻地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进行语感训练。教学过程一、听读,导入新课(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思考: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故事里写了哪些人?你听后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二、分组试读(为分角色朗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田建德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96,(3)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先生早在1921年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 第二种为“农民问题说”,严家炎、许钦文、张传宗等 相似文献
12.
【设计提要】1、整体感悟:选语感较好的八位学生表演课堂情境剧,整体感知课文。2、亮点探究:通过嘉宾访谈的方式,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文本赏析: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高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17,(8)
就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羚羊木雕》的主题展开分析,认为一般的教学思路"父母与儿女之间要有真诚的沟通"偏离了文章的本意,文章真正的主题是要通过两难问题"要回木雕或不要回木雕"来凸显成长、亲情、友情、财物处置与情义的权衡等人生课题,同时表现了人物的性情与内心世界,以期让学生在两难中收获人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本文就此谈谈《羚羊木雕》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李培永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93,(10)
一、导语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是可以送给朋友?大人可以由自己作主,小朋友就不能自己作主吗?“我”已经把“羚羊”送给朋友了,在父母的“压力”下又去找朋友要回来,实在是身不由己, 其实“我心里是不想反悔的,可结果却让朋友认为是我反悔了,“我”该怎么办? 青少年时期交朋友是初中学生的一种扑常正常的精神需要,朋友之间互相赠送礼品也是合情合理的。为什么“我”把“羚羊”送给好朋友之后,引发了“我”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呢?如果说“我”错了,那么错在什么地才?如果说“我”没有错,那么父母又错在什么地方? 请同学们读完本文后,帮“我”找到正确的答案。二、重点段落教学示例:文中第17段列第23段是插叙,叙述“我”与万芳的友谊,说明“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6.
张国生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Z2)
我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7个字符:大语文 数字化。其中,数字化是表,大语文是本。语文教师不能忘“本”。撇开“大”字不说,首先要是“语文”,即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听、说、读、写、思的训练。大语文与数字化,是虎与翼的关系。首先要使自己成为虎,并且是壮虎、强虎。这样,即使没有翼,也不失为兽中之王。如果是弱虎、病虎,即使添上翼,也是弱翼、病翼。如果根本就不是虎,而是鼠,添翼又何如?蝙蝠而已,非兽非禽,不伦不类。 相似文献
17.
18.
《羚羊木雕》是鄂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四课,本单元流淌着拳拳亲情,荡漾着浓浓的友情和亲情。情感的波涛碰撞出对理解的渴望和呼唤,对真情的思考与追求。本篇课文选取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学习这篇文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亲情.同时更加珍爱友情。 相似文献
19.
课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教学设计时,把更多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课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教学设计时,把更多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