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陆蠡的《囚绿记》中,"绿"是生命,"绿"是希望,"绿"是寄托,"绿"是快乐,"绿"更是最为知心的朋友。在联系《囚绿记》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对"绿"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帮助师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题旨。  相似文献   

2.
<正>上期谈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二)》对陆蠡的散文名篇《囚绿记》的解读存在着政治主题预设和割裂逻辑关系的错误,其弊源自粗疏专制的阅读态度与庸俗僵化的解读立场。而欲求其正解,则须坚持关系还原的立场,将《囚绿记》的"绿"的含意置放于"我与绿"的关系轴线上来求解;则须坚持文本细读的立场,逐项厘清"我与绿"的关系、"绿"的含意、"我"自私魔念的心理行为的含意;最后,还必须将《囚绿记》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眼标题“囚绿”,探讨了三个问题.首先是怎样看待“囚绿”的地位问题——是“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等五事并列,还是包括缘起、过程和结果的“囚绿”一事;其次是怎样看待作者和“绿”之“固执”行为的成败;最后是怎样理解“囚绿”的深刻而全面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正>在《囚绿记》的导学案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联系实际,你认为"囚绿"象征着什么?学生的答案诚可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但细细加以归纳,实际上有四种,代表了对课文的四重解读。第一类解读是:生长在天空底下的植物,被移到黑暗的室内,变成细瘦、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象征着中华民族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囚禁于这暗无天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2.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旨。3.品读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写作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体验。2.难点: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破题导入:标题中的"绿"是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囚绿"?  相似文献   

6.
陆蠡散文《囚绿记》历来被誉为名篇,并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囚绿记》在“囚绿”与“不囚”之中,体现了陆蠡先生不屈的灵魂、卓异的人格,同时表达了作家深沉的人生惆帐。从文章的内涵和结构中,可以细细品味《囚绿记》独特的生命力量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陆蠡散文《囚绿记》最近被选入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文章记叙了作家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  相似文献   

8.
我曾准备上一堂公开课,确定《囚绿记》后,对网上搜来的不同教案反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上课的思路大同小异,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先明确课文围绕绿写了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五部分,再思考作者为什么囚绿,最后体味绿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曾准备上一堂公开课,确定《囚绿记》后,对网上搜来的不同敦案反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上课的思路大同小异,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先明确课文围绕绿写了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五部分,再思考作者为什么囚绿,最后体味绿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陆蠡是"散文家中的纯艺术家",其散文"独创在于断然割舍繁文杂念,而全然投入单纯的情感,务求饱满的美感。"[1]《囚绿记》是其代表作之一,自从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以来,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笔者分析了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近五年来研究《囚绿记》的文献后,总结出关于《囚绿记》主题思想、语言表现艺术以及教学处理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了个人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囚绿记》写了什么?遇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遇绿、赏绿"情感经历是初恋(一见钟情)、留恋、迷恋。因为迷恋,走向"占有",情感也有三个阶段,喜悦、不快、可怜。最后走向"开释"。爱得迷失、爱得自私、爱的忏悔。因迷失而自私,因自私而忏悔。情感一波三折,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表现了人性的迷失与回归。师生一起"素读",一起"净读",将自己的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与文本勾连,读出自我。  相似文献   

12.
<正>无数次的课堂教学,没有《囚绿记》的教学过程那么令人激动;无数次的生命感动,没有"常春藤"的倔强执着令人感动。在讲授《囚绿记》前,我参看了人教版教参,它对本文的主题是这样概括的: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13.
许多教材参考书依据"知人论世"机械解读《囚绿记》,误解了其主旨。本文以文章为根本细读咀嚼,解读其主旨。  相似文献   

14.
阐述《囚绿记》的教学思路及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品味语言达到赏析文本的目的,教会学生怎样阅读写景散文。  相似文献   

15.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亮点突出表现在:一、"目中有人",激活学生参与热情所谓"目中有人",是指教师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李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从"绿"的称呼到"绿"的含义,从"绿"的"明意"到"绿"的暗指,从"绿囚"的指代到"绿文"的最出色之处,几个问题紧扣"绿"次第展开,从散文的"形"到散文的"神",最后到散文技巧,它既符合课文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相似文献   

16.
前几日,参加了一次听课活动,执教者讲授的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囚绿记》,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与常青藤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表达了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  相似文献   

17.
李东美 《阅读与鉴赏》2008,(11):41-41,16
记得有一位诗人曾这样概括过散文表现生活的艺术特点:“一粒沙一个世界,一朵花一个天堂。”陆蠡的散文《囚绿记》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读《囚绿记》能使我们享受到绿色天堂里的欢快和喜悦,一种生命、希望之树常绿的审美感,一种不怕挫折、执著、向上的激情。这是绿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次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的展示课,两周前布置了开课任务,公开课由丹阳市陵口中学骨干教师郦慧菊执教。执教篇目是《囚绿记》,课文见苏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这个单元是"学会读书"的自由读写单元,要求"读  相似文献   

19.
千里之外     
<正>"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陆蠡《囚绿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陆蠡滞留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这令他怀念起北京寓所曾受其"囚禁"的常春藤。因为性格沉默内向,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文章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囚绿记》的主题,教参认为"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笔者以为该文的主题应是爱之异化,为害尤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