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行为上升到法律关系层面来研究,提出了校企合作法律关系主体应当有四个,即职业院校,相关行业、企业组织,政府及学生;校企合作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职业教育行为;校企合作法律关系的内容应限定在职业培训上的权利和义务.主张我国应尽快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引导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2.
基于命运共同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搭建“政校企行”合作桥梁,促进“政校企行”命运紧密相连,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与命运共同体互融共生,既是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现实之举,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精准方略。文章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缘起入手,分析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校企命运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并提出校企命运共同体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推进校企命运共同体大力开展新型人才职业培训;推进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内“双师型”教师双向流动的“旋转门”机制;为推动校企命运共同体提供政策支撑;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双元”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3.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中。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教育的根本特征。然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力,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鉴于此,提出以合作伙伴来定位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关系,引入利用市场机制,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改革。建立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选择。这不仅需要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而且需要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经历了企业包办职业教育的发端期(1949-1979年)、校企脱钩的分离期(1980-1990年)、引企入校的发展期(1991-2000年)、校企合作的关系强化期(2001-2010年)以及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融合期(2011-至今)等阶段。这期间,企业的主体内涵也发生了深刻演变,具体表现在:主体地位由协助育人到直接举办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由工学结合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主体责任由校企合作到构建利益共同体。新时期,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应推进法律制度重构,夯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基;推进参与制度重构,筑牢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体系;推进激励制度重构,为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提供制度保障;推进评价制度重构,为提升校企合作效能提供制度依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德国双元到三元职业教育的梳理,探讨了德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突破方式,发现德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大秘密:一是职业教育,企业为主;二是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三是法律至上,依法办学;四是发展职教,利益共享;五是校企合作,与时俱进。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困境,提出了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政府的统筹,使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区域实训中心,协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面向企业的教育,是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是职业教育的可靠保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提高搭建了良好平台,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处于上升期,面临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推进校企合作、提高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效益等“四大命题”.破解这些命题的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实践主要有: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校企之间有效合作、推进“乡土创业培训”等等.今后,应在突破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实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全纳性、加强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建设、提高农民家乡“智富”能力和科学评价职业教育教师劳动等方面加快步伐.  相似文献   

8.
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校企合作”的成效由其层次性决定,而参与“校企合作”的建设行业企业的层次是决定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校企合作”层次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影响参与“校企合作”的建设行业企业层次的两大因素——能力和积极性分析,就如何提高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校企合作”层次,从建设职业院校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侯建军 《文教资料》2010,(26):229-23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必由之路。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涵,初步形成了学校、公司、企业、学生和社会“五赢”的局面.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如何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办学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双主式”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可以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充分调配校企资源,共同推进人才的培养,达到职业学校进一步发展、企业受益的双赢目的。本文着重阐述了“双主式”校企合作培训模式的运作策略,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办成怎样的教育,这是职教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定位应该研究分析职校毕业生走向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分析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分析学校发展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也即应在“校企合作”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深度融合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从校企各自情况出发寻找利益双赢点。结合国家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指导性意见,立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从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制度、设立专项发展基金、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对如何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抓手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构建起以企业为主导的深层次校企合作。近期,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在近年来开创性实行“车间进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又率先实践“企业课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车间进校”到“企业课堂”,  相似文献   

14.
粤风 《职业技术》2007,(3):54-54
2007年,广东将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学校将增加到100所左右,鼓励大中型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办学中,变“招工”为“招生”。  相似文献   

15.
一、实施背景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跨越、转型、提升”,已进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时期.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机制已广泛实施,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使校企合作的主题更加明确,而随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使校企合作的平台和渠道更为广阔,信息化、网络化将使校企合作的空间大大拓宽、内容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6.
邓殿栩 《现代教育》2011,(Z3):11-12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和引厂入校、办学入厂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方式。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就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监督、管理和协调机制;强化企业作用,建立健全全程参与机制;以服务为宗旨,构建职业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香港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香港模式”,为香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而香港理工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又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典范与经验。合理借鉴香港理工大学“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提升内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水平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社会各界已经普遍认识到校企合作是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且已有文献也反映出目前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利用910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已经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的特征,然后利用有序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并对影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在大职业教育系统理论视野下,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需要改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尊重技能型人力资本形成规律、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以来,职业教育就呈现出教育优先、就业优先的发展趋势,完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促使企业真正成为育人主体,最终达到“知识—技能”“工作—成果”一体化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机制的研究,力图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适应校企合作办学培养模式的要求;积极推进学生与企业的有机结合,努力形成“面向行业定向培养”的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推动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