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俗话说:学问学问,边学边问.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相似文献   

2.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问题意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日渐淡化.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毋需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  相似文献   

4.
高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是问题构成的世界,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提出问题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物理创新的出发点.但在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到高中阶段几乎没有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是很被动的,基本是“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作业照方抓药”.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是辛勤的搬运工,把知识从教材机械地“移植”到学生的大脑;学生只进行重复性的思维,只会做些常规题,不会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碰到开放性的习题只能干瞪眼.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使笔者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无异于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抹杀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性的心理品质就是问题意识。简略地说。学生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自觉地形成问题意识,最终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大力倡导学,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展开的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教会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再去发现新问题,这样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活动直至完成学习任务。但在探究教学实施的初级阶段,学生缺乏、不会也不敢提出问题,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探究教学活动的实施。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关于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有多种含义,本所研究的问题专指人在认识活动中所发现的以及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基于对问题的这种理解,所谓问题意识即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需要解决但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一种疑惑、焦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行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人所具有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包括内隐性问题意识和外显性问题意识,内隐性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时感到疑惑,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它对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促成学生物理知识技能的提高和身心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明白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提出问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以其奇妙的、新颖的物理现象吸引着学生,学生初学物理往往带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也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好物理的信心。究其根本,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要分析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首先应了解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中学生,特别是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由于他们还未接受过系统的物理思维训练,其物理知识、经验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还比较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学生在初二刚开始接触物理,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一方面是要传授一定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实质,从物理意义上认识物理现象,逐步学会提出问题,逐步学会深入地思考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碰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叶平 《中学理科》2007,(7):41-42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困惑、疑虑、好奇、怀疑而渴望探究的心理状态.新课程改革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一方面强调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通过学习生成问题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的生动课堂.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困惑、焦虑和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进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问题意识是培养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培养突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思考、探索、提出、解决等能力,旨在使学生成为独立和自主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