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纲"教育涉及的三个概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这几年来不断地为大家所接受。再作分解看,国家意识包括国家观念、国家富强、国家安全;文化认同包括天人观(天人合一)、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这要求我们尝试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去理解和探求与今天教育的结合点。然而,有人片面认为,"两纲"精神就是讲"复古",尤其是在民族精神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2.
国家认同的培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愈发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政治不断现代化、民主化的当今时代,培养具有权责意识、主体意识的公民,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国家认同的培养亦需公民教育来达成。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公民教育一方面需要开放、包容的精神,一方面需要在对话协商的方式上建构理性和民主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3.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 民族精神的教育是分层次的,它的核心是一个中心归属同时分三个层次。第一是国家意识,第二是文化认同,第三是公民人格,实质是族群归属。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民族精神定义为爱国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提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里特别要讲到的是:民族精神的实质是一个归属。讲到民族精神,首先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有中国人的意识,有国家意识,我要对中国的文化有认同。  相似文献   

4.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精神传统、地理风光与领土主权等产生的归属感。在中国和新加坡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教科书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中新两国小学品德教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版教科书在政治实体与效能、行为文化、历史人物、自然地理层面存在共性之处;亦在政治认同的视域丰富性、文化认同的方向、民族认同的趋向以及地理认同的偏重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比较的结果,本研究认为,两版教科书均需注重地理认同,加强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同时,部编版要加大民族认同比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创版则需要平衡国家认同各层面比重,健全学生国家认同的知与情。  相似文献   

5.
文化认同是全球化背景下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教育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深度探索”“广度探索”与“承诺”的三因素互动模型解释了个体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发挥着文化认同教育“发动机”的作用,自上而下地为文化认同教育树起了“风向标”。“文化体验”对文化认同有着生动诠释与内在追求,是“文化探索”教育学本土化过程中的“加油站”,自下而上地为文化认同教育规划了“线路图”。以满足心理发生机制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重点,以“认同”与“认异”的协同发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育为抓手,由亲历与描述、思考与阐释、比较与分析、反思与重构组成的文化体验学习活动是对文化认同教育路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国家文化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 ,特别是主流文化价值体系 ,免遭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国家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 ,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严峻挑战。为了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学校教育一方面应向青少年一代系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阐释民族文化精神 ,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应在社会和人文科学教育中彻底抛弃“文化进化论”的理念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观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基本价值观念和“自由”、“人权”等的历史性、文化性与相对性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上海市正在着力研究与实施的重点课题。继2004年第12期刊登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于海撰写的(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一文后,本刊再次推出周中之撰写的(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初探),以推动民族精神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8.
孙杰远 《教育研究》2013,(12):91-96
国家认同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结群意识和归属的需要,而文化基因是维系国家认同的基本纽带;人的自我意识与生命意识是国家认同的逻辑前提;想象的共同体是文化基因的价值表征,多元与一体则是其基本特征。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场域的构建是推进社会、个体、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应当从多元互动文化场域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符号的凝练及其在教育场域中的渗透、国家治理取向的内化与教育导引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生的国家。新加坡建国之后,面临着族裔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张力、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撕扯、国家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拉锯。为了培育多元族群国家意识,新加坡以青少年教育为重点,不断强化国家形象建构和核心价值观打造,尤其注重通过国民身份普适化教育、国民意识情境化教育、种族和谐社会化教育,持续塑造青少年新加坡人意识。  相似文献   

10.
国家认同教育包括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党史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具有以下特点:内容丰富、逐年深入;凸显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贯穿法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教材也有一些需要优化之处:关注细节学习和兼顾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坚韧不拔的从道精神、贵和尚中的和谐理想、“文化中国”的包容意识、守成创新的进化意识、崇德重义的价值追求。这些人文思想具有民族凝聚功能 、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它们对全民族的价值观念产生统摄作用,以民族文化心理产生激发、认同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国家认同是个体对个人身份与集体归属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辨。在媒体工具广泛应用、多元思潮泛滥及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下,个人逐渐产生群体身份缺失、归属力弱化、精神游离的认同危机。对此,必须把握“历史—当下—未来”这一主线,挖掘共同经验,追问“我是谁”“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认同问题,以群体身份与文化共识实现“我者”与“我族”的自我判别,探究新时代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进路,推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危机,其民族文化因素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的缺位、政治权利诉求文化的缺失、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势性、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增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滞后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所导致。增进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强化民族文化治理,需要加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大生产发展,促进民族信仰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适应,强化国家教育在国家认同中的基础作用、推进教育均等化和少数民族人民教育平等权的实现,坚持科学保护、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全面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相结合,坚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精神与加强共同节日文化要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灌输"我是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要义。新加坡以唤醒生存意识、打破民族认同、灌输国家意识、开展隐性教育为国家认同教育的特色内容,催生和强化了国家认同感。新加坡通过国家认同教育,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障了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了权威政府统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国家支配形态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教育可视为公民个体通过文化认同达至国家认同的一种构建方式。国家认同的两张面孔、政治认同的现实挑战和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是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依据。通过指向文化身份认同、关涉文化符号认同以及承载文化价值认同,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三条路径。然而,以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成民族歧异和造就内部分裂的温床。重塑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需要坚定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立场,秉承文化公民身份的教育理念,确立"大一统"认同的教育目的,构造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16.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认同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中,应该重视公民国家意识认同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当代青少年的国家意识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具有激励和凝聚全民族的强大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把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国家意识教育、现代公民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历来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度得到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增强,但面临着边境地区"相对封闭性"与"全方位开放"的复杂性,跨境民族"情感亲近"与学校教育"隐性排斥",学校国家认同教育偏差与民族文化传承不足,特殊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教育缺位冲击或弱化国家认同等困境.为此,应加大社会支持,保障跨境民族青少年权利;坚持学校主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注重家庭培育,营造稳定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多维联动、协调有序的强大合力来增强国认同.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教育场域的构建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需求为研究文化认同教育场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协同育人视域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构建为文化认同教育场域是新时代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经之路,也回应了“整体教育”与“整体的人”的呼唤;其理论可能性在于日常生活的文化规定性以及日常生活由“自在”到“自为”的批判路径。将日常生活构建为文化认同教育场域的实践路径有二:一是通过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实现日常交往的情感积淀和意义建构,二是通过中华民族精神实现日常知识由自然态度向理论态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可以标志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具有特殊的功能。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三个方面。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尝试利用古镇资源,加强对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文化认同的提升和公民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