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摩过不少优质课,却从没有听过这样朴实的语文课;聆听过不少“教育思想”;却从没有听过如此“真实”的教学理念;自己在课堂上反复训练,却从没有像这节课一样训练得如此扎实,听完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执教的《我不怕鬼》这一堂课,就好像是品了一杯“清茶”,味道是那样的纯正,那样透心的香甜。  相似文献   

2.
还记得你的第一节音乐课吗?也许你的第一节音乐课没有热烈的气氛,但平淡从容;也许你的第一节音乐课没有精彩的言语,但有感人的故事;更或许你的第一节音乐课紧张茫然,以失败告终,却留给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希望你可以把这些珍藏的记忆串联成文字与我们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铅笔有几支”这节课的集体教研时,大家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对于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虽然还没有进行教学,但部分学生能很快算出得数,却不会表达自己是怎么算的.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倡导民主的氛围,呼唤权利的回归,主张把时间和课堂交还给学生,给学生以自由,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落实和体现上述精神,有的教师上课时便让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内容的规范,不着边际: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毫无目标;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也由学生自己提,喜欢读哪一章就读哪一章,喜欢看哪一节,就看哪一节;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  相似文献   

5.
笔记     
园菜 《当代职校生》2005,(12):36-37
下午最后一节物理课是合班课,我与往常一样,自己做自己的,没有听课,也没有作笔记。教室里人很多.闹哄哄的,老师很生气。  相似文献   

6.
程威同学读一年级时,班主任在一节语文课中宣布这样一条纪律:如果这节语文课词语听写有错,下节劳动课重新听写。一贯被老师认为聪明的程威这一次批改下来却错得一塌糊涂。班主任叫来一问,他天真的回答让老师大吃一惊“:我不想参加劳动就把这许多词语写错了。”针对这个情况,这位班主任还在老师们中间表扬这个孩子,说这孩子有心机,而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二年级的程威,没完成作业,就常常谎称自己弄丢了本子。早自修,他经常往外跑,班干部提醒他不能这样做,他就说自己患了痢疾,这给班级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作为新老师的我,对特殊…  相似文献   

7.
杨金昌 《山东教育》2005,(26):28-29
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15载,自己也记不清上了多少节课,但给每届高一新生所上的第一节课却记忆犹新,终生难忘。我认为,给高一新生所上的第一节课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经验和生活阅历,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来到新学校,非常渴望自己的新教师教学水平非同一般,同时也渴望老师教学水平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8.
一、主题方面的创新 文贵于新,所谓“新”,就是别人没有,而我却有的东西,或者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再加工形成自己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东西。在主题方面,就可从以下两方面去引导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9.
当一节语文课的下课铃敲响时,许多教师总爱这样叩问自己:我的这节语文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上得成功吗?有哪些环节处理得很好,还有哪些环节没有把握好?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语文课上,我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快乐吗?他们在我的课上享受到了什么,我  相似文献   

10.
朱叶丹 《师道》2008,(11):34-34
开学伊始,我执教了一节学校骨干教师汇报课,学校特意安排电教组的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录像存档。闲来无事,我到电教组将这节“颇受好评”的录像课光盘借了出来。因为平时通过录像欣赏过众多名家大师的风采,也在一些公开课上领略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智慧,可却从来没有欣赏过自己上课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家庭速写     
家长的认识很重要我自己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已经深刻体会到了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让孩子学英语,我咨询了多家英语教学机构,却没有找到很满意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阶梯的教育顾问段文娟,她让我了解了阶梯,从此我孩子的英语学习开始节节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近日,看了《怎样的“教”最有价值》一文,感触颇深,也由此联想到我的教学在学生心目中到底有怎样的价值?带着疑问,我在两个班中以“在老师给你所上的一年多的课中.令你最难忘的是哪节课”为题进行了一次调查。没有想到,调查的结果出人意料。两个班都是56个学生,在A班有27人写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节课,而在B班中却只有3人写到,反差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呢?回顾自己曾上过的这节课,原来我是采用了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承办一次大型的市级教研活动,杨老师需要上一节计算课。和杨喜梅老师一起研讨这节课的过程很有意思。最初我们看到人教版教材上这个内容的时候,大家设想这很可能会是一节比较枯燥的计算课。对于学生的计算技能,杨老师不怎么担心,她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用竖式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虽然没有学过,  相似文献   

14.
教学之余.常和同事闲谈,感受颇深的是我们所教的这一群孩子,外貌稚气,思想稚嫩,感觉与自己上学时的思想相距甚远,更不可与自己的父辈相提并论。因此,颇有鲁迅《风波》中“九斤老太”的感慨。他们书没有念好,却整天叫苦不迭:苦没有真正尝试,却终日叫喊饱尝艰辛;助人之事未做几件,却感叹人心叵测:零食饮料填饱腹胃,读书却昏昏沉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王峰 《考试》2014,(12):29-29
<正>最近,我听了一位骨干教师的公开课,可以说这节课准备得十分充分,精美的课件制作,形式多变的习题设计,加上授课教师精炼的语言表达,使这节课看上去似乎很完美,什么都不缺。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好,从学生的反应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没有真正接受。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我认为这节课的失败就在于授课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授课,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进行,在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接受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是这节课失败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这是节新授课,课题是“人教版”的老课文《登山》,课前我作了精心的设计。按照我的设想,这节课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学生与老师一问一答,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课上竟发生了“卡壳”。那是在谈话导入时发生的变奏曲。我先请同学说说自己登山的经历,话刚出口,性急的孩子就坐不住了,伸长了胳膊要求回答。正当我满心欢喜准备提问时,突然从教室后面传来一个很不和谐、或者说根本不应该此时发出的声音——“老师,这节课是上《登山》吧?”当时我的头“嗡”地一震——本该是自己说的话,不想却让学生捷足先登了。怎么办?撤?那哪行!…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年要听所在学校的每位教师的15节课,全年听课总量达450节~480节。他认为,如果没有听够15节课,对这个教师就毫无了解;如果一天没有听够两节课,等于一天没有办事。由此可见,听课对于每一位校长而言,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领导者听课的方法可以有如下几种:一是散点式,也叫“随机抽样法”,即有时间就去听课,不拘科目,不拘师资情况。这种方式对新校长来说,尤其有用。如我刚调到零陵师范学校任职后,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便采取散点式的听课方法,拿着学校的总课表,想听哪位…  相似文献   

18.
陈宇 《班主任》2013,(7):17-19
新一班在各方面表现突出,得益于一支有能力、负责任的班干部队伍。许多班主任都寄希望于班干部给力,却忽视了班干部的队伍建设工作,殊不知能力是通过培养锻炼造就的。这一环节的缺失导致班主任工作负担加重,学生干部工作辛辛苦苦,能力却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以新一班为例,我班的班干部有的以前曾经担任过班委,有的则是第一次任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如果老师不去有意识地培养,而是让他们完全凭着经验和感觉工作,工作质量就难以保证。为此,我设计了一套系统的培养班干部方案,通过长期的努力,终于让这批班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心应手,独当一面。这套机制也为今后培养新一届班委提供了模板。  相似文献   

19.
好几年前,我曾写了一篇文章,谈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种不良文风—— 有些专家、学者总是认为,所谓“学术性”就是罗列学术术语,构建理论框架,别人越看不懂就越深奥,学术性就越强。于是,我们看到了不少这样的教育文章或著作:没有新观点却有新术语。没有新见解却有新概念,晦涩难懂,故弄玄虚。这是学术的堕落、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1.什么是问题解决?什么是问题解决?有的人认为,问题解决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面临新情景、新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英国学校数学教育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则认为:把数学应用于各种情形的能力就是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