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拉第圆筒实验是高二物理“导体的静电平衡”这一节教材要求的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演示实验。它是验证电平衡中一条重要的规律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带电导体 (孤立带电体 ) ,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1 课本介绍的方法如图 1所示 ,取两个验电器A和B ,在B上装一个法拉第圆筒C ,使B和C带电 ,B的箔片张开。用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e先跟C的外部接触 ,再把e移到A并跟A的金属球接触 (图 1甲 )。经过若干次以后 ,可以看到A的箔片张开 ,同时B的箔片张开的角度减少。可见法拉第圆筒的表面是带有电荷的。如…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238页有一个说明气体导电的实验.我认为这个实验的方法和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实验中说:“取两个验电器,让一个带正电,另一个带负电,并使它们上端的金属球互相靠近,如果空气是干燥的,验电器的带电状态将保持不变,把酒精灯火焰置于两个金属球之间,可看到两个验电器很快就不带电了.说明这时空气变成了导体,把两个验电器导通了”.实验装置见图1(验电器需要自己改装).  相似文献   

3.
不受环境影响的验电器浙江江山市第二中学郑德土验电器是电学教学中的常用仪器,用于检验电荷的存在,验证导体、绝缘体等实验。目前学校配备的箔片验电器和指针验电器,在使用性能上受周围环境(空气的湿度及灰尘)影响很大,特别在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很难带电。在教学...  相似文献   

4.
枕形导体的空腔结构使它可以代替金属笼或金属圆筒,做静电屏蔽实验。它还可以很方便地演示孤立导体的净电荷只分布于外表面。以下四个实验是上课时实际用到的,效果很好。①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验电器,由于静电感应,箔片会带上负电荷,负电荷互相排斥而使箔片张开。此时用一个枕形导体罩住验电器的金属  相似文献   

5.
许多物理老师在讲摩擦起电时 ,都必须使用验电器来说明问题。教学时 ,往往发现验电器指针不偏转或箔片张不开现象 ,实验得不到有效验证。于是强加“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而草草结束该课 ,学生很茫然。验电器指针不偏转 ,验电箔片张不开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下面谈谈验电器的保养与维修方法 ,仅供同行参考。1 验电器的结构目前的验电器主要有两种 ,即指针验电器与箔片验电器。这里只探讨指针验电器。它的构成如图 1所示。图 12 验电器的保养一个正常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中关于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是这样描述的 :把一块擦得很亮的锌板连接在灵敏验电器上 ,用弧光灯照锌板 ,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 ,表示锌板带了电 ,进一步的检查知道锌板带的是正电。从而说明在弧光灯的照射下 ,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了出去 ,锌板缺少了电子 ,于是带正电 ,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图 2实际做实验时发现 :该实验要求验电器的灵敏度较高 ,若用普通的验电器金箔几乎不张开 ,实验效果较差 ,现象很不明显。本文介绍以下两种改进的方案 ,仅供参考。  方案一 :实验前先让锌板带负电 (可通过导体将用毛皮…  相似文献   

7.
过去做电荷在导体表面上的分布实验时,是将铝箔用浆糊或胶水粘贴在尖形导体上。即使是用起电机来做此实验,效果也不好,常常失败。其主要原因是。直接将铝箔贴在尖形导体上,由于粘贴处存在应力,则张合很不灵活,可动性差。粘贴处隔有浆糊之类导电很差的物质,尖形导体上的电荷较难到达铝箔上。对这个实验可做如下改进(见附图):将大头钉截去小圆头,再用尖嘴钳将它弯成小鱼钩形(a).然后将它焊在尖形导体(b)的不同位置。再将成对的小铝箔条(c)一端刺孔,挂到鱼钩形大头针上即成。演示时,用有机牙刷柄在毛皮上擦几下,再将带了电的牙刷柄接触尖形导体…  相似文献   

8.
一、取一胶棒,在中间钻一个小孔(不要钻透),然后用毛皮摩擦(胶棒便带上了负电荷),再支在磁针轴上,并使其自由转动。摇动起电机,用验电球接触一放电杆,使之带电。然后将验电球移近胶棒的一侧,若胶棒向验电球方向转动,则表明该放电杆带的是正电荷;若胶棒向远离验电球方向转动,则表明该放电杆带的是负电荷。  相似文献   

9.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1 放电演示仪  2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  3 电热演示器  4 电磁演示器  5 电 铃  6 电路元件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能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如放电演示仪能使学生直观的看到“雷电现象”、“落雷”的形成等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雷电形成原因和避雷方法。②构思新颖 ,造价低廉 ,使用安全 ,便于制作。如放电演示仪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等 ,均用两节干电池为电源。前者采用电子振荡产生高压替代传统教具 ;后者在电路中接入两只三极管 ,就能验证人、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导体。③使用范围大、用途广。本系列教…  相似文献   

10.
导体和绝缘体演示实验的改进深圳市罗芳中学何汛在“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实践中,我碰到了一个实验问题,现综述如下:一、发现问题在教材中“导体和绝缘体”一节,安排了如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1],以表明导体与绝缘体无严格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相似文献   

11.
把电介质(绝缘体)放入电场中时,由于电场的影响,介质内的电荷将重新分布,且在表面上出现正、负电荷,这种现象叫电介质的极化,介质表面上出现的正、负电荷叫做极化电荷或束缚电荷。 电介质上的极化电荷与导体上的感应电荷一样,起着削弱电场的作用,但两者产生的机制是迥然不同的,前者是由于组成介质的无极分子或有极分子位移极化或取向极化的结果,而后者是本来存在于导体中的自由电荷的重新分布,即介质表面出现的极化电荷,是其中束  相似文献   

12.
正1原装置的不足如图1所示验电器为物理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图1箔片验电器。极薄、极轻的长方形金属箔片(俗称锡箔纸)一端弯出一个小圆圈后套在验电器金属杆的横轴上,并能绕轴转动。当带电物体与验电器上端的金属板接触时,锡箔片(兼作指针)就偏转,偏转的角度越大就说明物体带的电荷越多。但在使用箔片验电器的过程中,由于搬动、振动、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锡箔纸弯曲变形,因而不能很好地显示验电器的偏转及偏转角度的大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知识单元第4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a所示电路。学生将两鱼夹连接,小灯泡发光,证明电路导通无故障。然后依次在两鱼夹间接人铁丝、铜丝、铝丝、橡皮、布条、塑料等材料,学生发现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得出: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导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绝缘体。并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材料是导体材料,哪些是绝缘体材料。教材对人体、大地、不纯净水是导体的认定是直接给出的。  相似文献   

14.
摩擦起电演示器黄玺琨(吉林省舒兰市一中132600)在验证初中物理课中囫擦起电这一内容的结论时,习惯的做法是用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或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这种演示方法受季节或天气的影响,效果不理想、可见度小.笔者自制的磨擦起电演示器,材料易...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  相似文献   

16.
一、目的 在自然课电学部分教学中,由于缺少一些简单直观的教具,给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在《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一课中,人体、不纯净的水及大地等是导体,常常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这恰恰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往这只能靠老师用嘴告诉学生,而不能让学生利用适当的仪器去深刻地理解它,本教具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而研制出来的。它不但能方便地区分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而且还可检验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使用本教具还可使学生亲自观察到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对向学生渗透唯物辩证思想是非常有好处的。本教具采用声光显示可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研究兴趣,除可做本课实验外,还可做其它一些演示,做到一机多用,所用材料仅4~5元钱,可供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7.
电流实验盒     
本文就小学电流实验盒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与方法,仪器盒的主要附件,提出初步设想.供研制或自制教具时参考.一、实验要求1.电路中基本元件的名称,结构和用途;2.简单的串联与并联电路;3.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4.电磁铁的结构、性质和用途;5.电能的初步应用.电流实验盒包括了小学自然课本第六册中电流、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磁铁、电能等四节课的四次实验内容.因此,要充分考虑这四节课实验在知识上的内在联系,合理没计,力求用较少的附件,完成教材中主要实验.电器元件要结构简单、直观,电路连结件,夹紧件要接触可靠,便于儿重操  相似文献   

18.
1背景 教学中学物理《导体与绝缘体》时,为了鉴别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课本中的实验是把物体跟电池、小灯泡和开关组成串联电路,由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否发光来进行判断鉴别。但对高阻抗的导体接入电路中时,就无法判定了。例如课文所举例的导体中的人体、大地和酸碱盐水溶液等这类导体的电阻很大,一般在几千欧以上,而在电源电压较低(只有几伏),  相似文献   

19.
静电具有电压高电量少,电荷分布在导体表面且按曲率分布等特点.电压高,就容易漏电,电量少,一漏就光.电荷按曲率分布在导体表面就极易形成尖端放电.所以决定静电实验成败的关键是解决绝缘部分的绝缘问题.防止漏电和尖端放电.另外,实验的成败还与实验环境的好坏,实验操作人员的技能技巧等因素有关.要做好静电实验、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绝缘材料及导体部件的选择和维护为防止漏电,该绝缘的部分,如验电器的绝缘塞,各种导体的绝缘支架都应选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通过实验检验,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泡沫等塑料、石蜡、有机玻璃均是很好的绝缘材料.其中,石蜡、泡沫塑料更是取材方便,容易加工.石蜡对水是不浸润的,有很好的防潮性能.但是,各种材料的绝缘性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表面的汗渍、油污、灰尘、水汽都会使绝缘性能变坏.因此,必须保证表面的清洁和干燥,平时不用时应用纸或塑料袋将绝缘部分罩住,手不拿绝缘部分.如果塑料和有机玻璃表面油污了,就用酒精擦洗后吹干,石蜡和塑料泡沫表面脏了就用小刀将其表面削去一层.导体部件若是金属,要求表面平整,没有尖端和棱角,有镀层的表面要防止镀层脱落.翅起或脱落处生锈或沾附灰尘易尖端放电.另外,静电实验中一般的纸可作为导体,我们实验室中许多静电仪器皆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话;有的说自己的实验方法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