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也以较大的幅度逐年递增,"就业难"问题不仅成为困扰高校办学的症结,而且也成为教育部门和社会面临的一个棘手难题.必须要在学生、学校和国家的共同参与下,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法学毕业生就业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典型写照.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各方面原因,并从高校、学生、政府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因素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并就如何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说明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接着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得出大学生就业难是高校、学生和企业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造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正确面对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以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有毕业生个人和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与管理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利用好现有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要在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该方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对就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高校、毕业生个人以及企业等四方面的因素.因此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从政府、高校、大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四个维度进行路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论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职教工作者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环境,必须正确认识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适时提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Elin Farnell 《PRIMUS》2017,27(2):202-211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I present a collection of puzzles appropriate for use in a variety of undergraduate courses, along with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discussion. Logic puzzles and riddles have long been sources of amusement for mathematician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like. I describe the use of puzzles in a classroom setting, and argue for their use as a basis for discussion of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 for development of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confidence, and as a means of engaging students from a broad range of mathematical backgrounds. I suggest a consistent use of puzzles in a low-pressure setting as a possible means of fostering inquiry and a positive learning mindset amo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希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现代人在获得了物质、思考的极大自由的同时 ,感到了与自然、社会和信仰的隔离 ,感到了价值、文化和意义的危机 ;他渴望着和平、安宁和真正的人道 ,要求加强与提升精神生活。唯理式与机械式的科技社会导致人的价值的沦落和生活内在意义的丧失 ,以及教育过度地服务于实用和功利是造成现代人困惑的两个主要原因。人类的理想追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都呼唤着新的教育 :变人为的教育为为人的教育。祈望真正人道的教育、重塑人的价值、重塑人的信心、谋求新的精神境界 ,已成为现代人越来越普遍的心态。从一定意义上讲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正是人们的希望所在 ,也是新教育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关中影戏中的碗碗腔、老腔、弦板腔等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田野调查结果,关中影戏的演出种类有庙会戏、还愿戏、驱邪戏、平安戏、山神戏、祈雨戏、丧戏、寿戏、满月戏,等;演出程序有奠酒、本戏、捎戏,等。  相似文献   

14.
试论闲暇与闲暇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闲暇不是无事可做的一段时间,而是人脱离繁忙的一种悠闲、自由、内观、宁静、从容不迫的沉思状态,也是一种个人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放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而有沉思参与的活动过程;所以闲暇教育不是在人的空闲时间对人进行的教育,如假日教育,也不是为填补个人空虚、丰富个人业余生活的教育,而是以关注受繁忙捆绑的个人自由解放为旨趣,以培养能拥有和操持闲暇的个人为目标的教育。它与职业教育互补而共同构成对个人的全人教育。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ading a model written assignment, generating a list of criteria for the assignment, and self-assessing according to a rubric, as well as gender, time spent writing, prior rubric use, and previous achievement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cores for a written assignment (N = 116). Participants were in grades 3 and 4. The treatment involved using a model paper to scaffold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a list of criteria for an effective story or essay, receiving a written rubric, and using the rubric to self-assess first drafts. The comparison condition involved generating a list of criteria for an effective story or essay, and reviewing first drafts. Findings include a main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of previous achievement on total writing scores, as well as main effects on scores for the individual criteria on the rubric.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using a model to generate criteria for an assignment and using a rubric for self-assessment can help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roduce more effective writing.  相似文献   

16.
罪刑法定的司法化是通过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司法运作来完成的。同其它部门法司法运作相比,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司法运作表现出对刑法正式规则、显型规范的巨大期待。这种期待表现为立法者对法典编纂的热切和司法办案人员对成文法的强烈渴望和绝对的依赖。但是,纯粹的正式规则、显型规范治理的理想主义模式是不存在的。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的司法运作,或言之,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运作同样需要非正式规则、隐形规则的介入,这是由刑法正式规则、显型规范的局限性及法律运作的规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评价高校办学效益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办学效益进行评价是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种外在要求和内在需要,由于学校办学活动的复杂性,现实中对办学效益的评价往往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数量评价取代质量评价、以经济分析取代整体评价、以单一评价取代全面评价、以学生评价取代学校评价、以绝对评价取代相对评价、以短期评价取代长期评价。科学的评价应坚持全面的、整体的、长期的、相对的、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并考虑评价的成本,兼顾评价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19.
Doctoral students experience many challenges on the long journey towards completion. Common problems include: synthesising data, working at a conceptual level,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arts of the thesis to the whole, finding a voice and completing a viva successfully. Few authors have addressed the use of visualisations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se of visualisations in doctoral writing. It presents narratives about seven ways that visualisations can help students to make breakthroughs in their writing, namely, as an organiser of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parts of the thesis to the whole, a trigger for peer discourse, a vehicle for conceptual work, a metaphor to express key concepts, a trigger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visual aid for the viva and as a prompt for freedrawing and freewriting.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逐渐以"90后"为主体,这些"90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对父母的责任意识等较强,但是对身心健康、对婚恋、对集体、对自然等的责任意识较淡薄。加强培养"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应从丰富角色体验、培养情感、尊重权利要求、扩大实践覆盖面、多举并措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