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杭甬两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两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异同和差距,促进浙江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杭州市足球重点学校数量、运动员及教练员人数较多,青少年足球运动基础及普及情况较宁波市好;杭州市青少年足球业余训练较为积极;两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接受大赛锻炼的机会均较少。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中小学生利用网上信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在给人们提供大量有益社会发展和加速个体成长的信息和机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影响尤为强烈。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上网有瘾,早已成定论,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的现象在青少年中大有存在。网络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为了更好的发挥网络的优势,克服其对青少年不利的影响,我们对…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运动是向青少年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可以引导青少年融合进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可以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心理辅导与教育琐谈唐伽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既给人们带来了发现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也给人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怎样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迎接现代社会的挑战,是摆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  相似文献   

5.
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面临如下问题:大家庭分裂为核心家庭,父母缺少抚育子女的知识和经验;缺损家庭日渐增多危害青年社会伦理整合;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霸占了许多亲子沟通机会;升学竞争压力导致青少年伦理认知偏差;生活节奏的加快淡化了亲子关系。为了达到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的目的,帮助青少年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和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应从家庭做起,做好亲职教育工作,密切亲子关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的沟通联系,携手共建成功的家庭,以期有助于社会伦理状况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6.
社会微环境中青少年的活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微环境指个体直接面对和接触的社会环境,本研究主要探讨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社会微环境中所从事活动的特点.采取问卷法对294名初一至高三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是"放松性"活动;整体上青少年在社会微环境中的活动并不是很丰富.最后,对社会微环境和青少年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万增奎 《中国德育》2007,2(2):34-36,81
“社会服务学习”是一种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经验学习。“社会服务学习”集中体现在对道德自我认同的影响上。参与“社会服务学习”是学生道德同一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为青少年提供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影响的道德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社会里,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过度使用和不良使用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身心损害,危害家庭和社会.所以青少年网络成瘾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文章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对840名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和心理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网络健康教育、网络成瘾机制、诊断方法、矫治措施和防治策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当前中国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 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篮球培养模式各个环节上存在问题较多:俱乐部的建设相对落后,缺乏竞争力;省市体校作 为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地位有些削弱,人才大多止步于这一阶段;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的影响力不够,实践落后 于理论,教练员和裁判员水平有限;青少年交流和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实战经验,信心不足;管理不善,造 成青少年篮球人才成长过程的断层.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力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青少年篮球人才 的培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影响下,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在逐年上升,青少年犯罪已变成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治安,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的和睦,青少年犯罪的矫治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矫治方面,目前主要是通过专门学校进行教育和管理,但是专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对这些特殊青少年来说是有限的,而专业有效的社会工作支持在专门学校的教育中可以作为有益的重要补充,为他们提供一些矫治的方法,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正。本文正是在根据青少年犯罪矫治的现状基础上,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应用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矫治中,通过社会工作的参与,实现青少年自我的矫治,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实现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熏陶法作为品德教育的基本形态是指受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式事件中受到无意识的感染,启示、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向教育目标转化的一种教育方法,熏陶法把教育目标融入环境,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在德育中常常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按形式和内容划分,熏陶法一般分为环境熏陶法、情感熏陶法、行为熏陶法。这三种方法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同,但统一起来正好符合青少年品德的形成过程,因为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社会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内化为青少年个体道德品质并体现出稳定倾向性的过程,熏陶法的运用使这个内化过程变得自然和谐,使个体品质倾向性变得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2.
罗发仁 《湖南教育》2002,(19):16-17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诸因素中,如果说家庭是社会化的摇篮,学校是社会化的阵地,那么,社会文化则是社会化的催化剂。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充分利用社会人文教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正面引导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教育和培养好他们,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群众的期望和心愿。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因此,充分开发和利…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生态平衡状况既通过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的积极或消极倾向产生着现实强化,同时也规定着青少年积极或消极行为模式的实践机会,从而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成长。通过环境控制来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究其根本就是维持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生态平衡。因此,社会管理应努力把建构积极价值的实践共同体作为自己的目标,将保护社会价值的有序性作为自己的重要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在金钱与物质的诱惑下,一些人道德沦丧,行为失范。尤其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重症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专家学者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深入系  相似文献   

15.
于婕 《教育》2006,(5):36-37
北京自然博物馆一直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曾先后被中宣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委会分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最近一段时间,北京自然博物馆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辟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为众多未成年人提供了贴近大自然、了解科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校园欺凌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存在严重不利影响,如何干预和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发生率,减少欺凌对青少年的危害,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研究基于OECD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调查的中国数据,考察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受欺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体育锻炼能显著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概率,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受欺凌的概率将降低5.1%。进一步使用双重稳健模型纠正选择性偏差后,结论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体育锻炼对减少青少年受欺凌的作用越大,而对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的影响趋同。(3)机制分析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改善同伴关系和提升社会情感能力,多路径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概率,其中社会情感能力的作用最大。(4)采用更换变量界定方式、估计模型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增加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机会,并将更多体育资源向弱势青少年群体倾斜,通过构建良好同伴关系、提升社会情感能力等,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少年犯罪的内因主要是青少年的身体的早熟和自我意识的快速觉醒导致的自控能力弱;外因主要是目前没有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的早熟相适应的教育和生存环境,即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在性教育和美育教育方面严重缺乏,与当前身体早熟和意志早熟的青少年的现状十分矛盾,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进行综合治理,重视性教育,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才能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8.
当前,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较快,动机和类型比以前更趋复杂化,成为教育界,司法界和全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本结合国际社会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对我国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特性,内外动机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心理-社会交互作用角度探讨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以利他性和亲和性为特质的人类行为,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的行为表征.通过加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克服以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由于忽视行为训练而导致的青少年道德认知效果差和知行脱节的弊病.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归因训练法和行为激励法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Internet)是一种新兴媒体,它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社会迈向了网络时代。时至今日,网络也已敲开中国的大门,向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互联网的使用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就如一把“双刃剑”。本文主要就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应从社会、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方面着手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