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为此,笔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进行一些探索,形成了立足基础性、渗透教育性、着眼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思路,使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可见小学社会课不仅要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而且要完成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进行社会课教学时,要以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育人活动为载体,以全面发展的人生观评价学生,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提高,笔者以为社会课教学应注重“四性”。一、明确综合性1、内容上的综合性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常识等知识。以社会常识为线索,通过认识周围社会———认识祖国———认识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认识范围。2、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  相似文献   

4.
“重视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学习社会常识,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这是编写小学社会课教材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实践性原则是各科都应遵循的原则,小学社会课更是如此,而教材的编排特点又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是由小学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所决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社会教学大纲》中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5.
浅谈小学社会课的教法指导黑龙江省佳木斯教育学院满小螺小学社会课是建国以来,首次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开设此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和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观察周围社会,...  相似文献   

6.
舒玮 《文教资料》2006,(6):126-127
社会课是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以社会性为本质特征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一些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课是一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培养学生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因此,在社会课的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既要让学生走进社会教材,更要带领学生从社会教材中走出来,去面对社会那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一、加…  相似文献   

7.
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关于社会课的教学目的阐述了三层意思:一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二是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其中,了解社会常识和培养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8.
1、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求。社会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以及法律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如何发挥社会课优势,较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呢?一、培养学习兴趣《论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实践证明,小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的思维就活跃、就主动,教学效果就好。在实际教学中,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搞好社会课教学,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又因为许多教师是在以前教过历史、地理等课程之后转向社会保教学的,所以在社会课教学中就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法,因而不能体现社会课的教学特点,也很难达到社会课的教学目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小学社会课教学应注重“四性”。一、社会性社会性是小学社会课教学最本质的特点,是区别于其它课程最突出的特征。社会课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  相似文献   

12.
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祖国、世界方面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一规定从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明确了社会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试用)》明确地指出:“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  相似文献   

14.
小学社会学科毕业复习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次复习,本次复习应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完成,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社会知识进行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一个重要过程。复习之前,首先要明确:小学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其次要明确复习的要求,了解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内…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课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培养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我们应该为上好社会课进行探索。 一、由此及彼,激情激趣。 对一些社会事物可以采取由此及彼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如“地球是什么形状”这个问题,古时候,人们以为“天圆地方”。后来,人们从“月食”发生时,月亮上的黑影总是圆形或圆弧形的,联想到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但  相似文献   

16.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包含了史地内容,而且容纳了一些社会、家庭、法律等常识。既有国情国策教育,又有品德、意志、情感、态度和安全教育。要使学生进一步学好社会课,只靠课本是不够的。《小学社会教学大纲》指出:“在社会课总课时中留出20%左右的机动时间,各地、各学校可根据本地、本校情况和形势的发展,补充一些乡土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利用机动时间补充乡土教学内容,完善社会课教学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家乡是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学生都比较熟悉。家乡是祖国的一部…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社会课的开设,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新开设小学社会课,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育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刘志慧 《湖南教育》2002,(18):28-28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社会课是一门以认识社会为主线,将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以及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常识课。其中,很多内容知识性强,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而小学生知识面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如果教师教学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难而怕,由怕转厌,形成恶性循环。那么,如何在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呢?我立足于“兴趣”,针对“需要”的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效果。一、针对需要的对象性,灵活处理教材。需要总是对一定事物的需求或追求…  相似文献   

19.
小学社会课课堂教学结构初探○王凤华(北京平谷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社会课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几年来,我们对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一、巧妙导课,引发兴趣开好头是一节成功课的良好开端。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社会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新开设的一门综合学科。这门课的开设,标志着我国小学的课程设置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们认识到,小学社会课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落实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学中应该注意发挥学科优势,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社会课的教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社会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社会课教学,要使小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