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人人会教,但未必每一个人都能教好,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双边活动。它需要教师通过形象而缜密的语言,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设备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把课本知识生动地"再现"出来,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传递给学生。 所谓知识的"再现",我认为,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原版"传递知识信息,而是教师在吃透  相似文献   

2.
信师祥 《天津教育》2008,(11):47-47
笔者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了“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为创设“问题情境”奠定基础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以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为基础,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精心筛选材料,紧扣教科书而又不拘泥于教科书,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而又应有所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3.
总评:本节课,教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处理教材方面,不拘泥于教科书上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能把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体现了教师“用教材”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能够立足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然后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寻找淀粉的踪迹.这种教学方法赋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进步、发展的支柱和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倡导开放性的大课堂观,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标准答案,不只是教师单向的传授,而更重视教与学、师与生的合作和互动.更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这是一种更科学更人性的教学新理念。那么,如何在现有的应试制度下创新教学模式.就成为一线教师们共同关注、共同探索的一个热点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充分地把学生融入实验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科学地把握现代学习的本质,以自主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从个人的学习活动来看,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认识、生活和实践活动过程中,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不同于书本上或教师所讲的推导过程与思维过程;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时,有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不拘泥于教材、书本或教师所讲的结论,能通过交流、合作和探索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或结论。  相似文献   

8.
纳玉琼 《云南教育》2001,(14):36-36
培养求异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方面,求异的目的在于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让学生跳出教科书的束缚,从求异思维中进一步了解事物,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从而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教学长方体容积时,我设计了一些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些题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材处理与教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班斯基说,教师优选一堂课的内容是必要的,因为很多的教学法参考书和教科书里,是以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各种不同的教材,来揭示大纲的原理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创新处理。教师对教材的创新处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   现行的小学数学各册教材 (人教版 ),从编排的角度看,贯穿了以练为主的教学思想。练习课课时差不多等于新授内容的课时,大量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但我们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受益并不大。有的学生只要做少量的练习题就可以巩…  相似文献   

10.
王宝秀 《广东教育》2006,(11):36-36
一、创设问题情景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我常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教学中总能惊喜地发现教科书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体现在字里行间,鲜活的知识内容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灵活的呈现方式为教师创造性地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进行教学设计留足了空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上,如何使教师激情洋溢、学生兴趣盎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呢?教师潜心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是关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应多在“导”字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开放性的大课堂观,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标准答案,不只是教师单向的传授,而更重视教与学、师与生的合作和互动,更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这是一种更科学更人性的教学新理念。那么,如何在现有的应试制度下创新教学模式,就成为一线教师们共同关注、共同探索的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3.
以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新热点;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创新精神。本人结合日常教学谈谈教师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影响。一、学生的创新意识离不开教师的诱导创新教育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索,大胆地突破各种已有的条条框框束缚。教师的诱导是学生创新活动得以延续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有许多新奇的想法和思路,但往往不够完美,有时还显得很幼稚。教师不应早早地给…  相似文献   

14.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时机设计探索性问题,或者布置操作实验性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苏霍姆琳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工具之一。创新教育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上质疑问难,鼓励求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质疑教材,不拘泥于课本,拓展创新的空间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师组织教学依靠教材,而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固定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地改革物理教学。现在谈一下我的一些粗浅做法。一、安排物理阅读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安排大量的阅读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鉴赏能力。我在物理教学中也安排了一定比例的阅读课。利用学校图书室藏书比较丰富的有利条件,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特别是一些与现代生产和生活以及高科技联系密切的读物让学生阅读。阅读前提出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读,边阅读…  相似文献   

17.
将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教科书是教学系统的一个要素,它与另外两要素——教师和学生有密切的联系,同为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也必然与环境(包括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各种条件等等)发生联系。 教科书提供教师的不是教师的学习依据,而是教师的教学依据。教师据此来教育学生,教科书也就成了教学的工具。教师反馈给教科书的不是教师能不能接受教科书的内容,而是对教学带来哪些便利和困难,教科书提供学生的是学习的依据,学生据此来进行学习,教科书也就成了学习的工具。学生反馈给教科书的是  相似文献   

18.
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室有限空间的约束,不断扩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创新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更要以生成为导向,促进预设的调整和重构。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0.
孔莉 《现代语文》2004,(7):38-38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千篇一律、思维程式化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长期运用传统思维模式指导学生写作所致。教师过多地强调主题、立意,使学生的思维圊于思维定势,缺乏创新性、灵活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创新思维引入到写作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思维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强化创新思维的科学训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