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我经常选择益智、有趣、允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里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引导他们自己去阅读.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愉快教育的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利用学生思维特点和爱听故事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激趣因素,尽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动脑、动口。在讲《井岗山会师》一课时,由于所讲的是历...  相似文献   

3.
所谓情境教学,简言之,就是依据教材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相关素质而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讲故事、头饰表演、实物表演、唱歌、找朋友表演、画画以及对话等多种形式,创设出符合直观原则的情境,进行教学。讲故事。教低年级《雷锋过河》一课上课前,我从《雷锋的故事》中选讲了《雷锋帮大娘送行李》、《雷锋的钉子精神》两则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此基础上,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所学的课文上。结果,学生感到这课书易学、易懂又易记,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联想能力和构思能力,并且大大地提高了…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故事和适时地结合时政内容,既能吸引学生,又会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感染。一、引入故事,激活课堂几乎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小时侯可能是每天晚上听着大人讲故事入睡,白天在听老师讲故事中学习知识,学生们伴随故事的音符从儿童向成年过渡,跨入青春期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思品课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讲故事或听录音带入情境思想品德课教材大多是从事例入手引发道德认识的。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英雄人物故事……都是学生非常喜欢听的。教学中,老师把这些故事生动地向学生讲述,学生就会随着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学生身心投入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上课效果就好。讲故事时配上音乐,效果就更好。教第十册第6课《要负责任》时。我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行业中先进人物工作负责任的范例作讲述,注意从情绪上感染学生。书上有一个小故事:54次列车在茫茫大戈壁中突遇12级以上狂风袭击,40名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具体作用,我于1991——1992学年度第二学期。在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与于文俊老师合作,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实验研究,初步体会如下。一、用故事导人新课的方法好于文俊老师在低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开头,用讲故事的形式自然地导入新课。我觉得这种导入的方法至少有以下两个优点:(一)符合小学生心理。小学生最爱听故事,上课就讲故事,立即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浓厚的兴趣投入新课的学习。(二)符合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通过有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领悟出其中的事理,为指导儿童的道德行为奠定基础。于老师用故事导入新课的做法有两种:1.老师讲故事。讲解《爱护花草树木》这一课,于老师一上课就用亲切的口吻、优美的语言讲道:“春天来了,春姑娘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真探索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课堂类型,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教育工作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思想品德课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想仅就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类型的探讨,谈谈肤浅的认识。一、故事课。故事课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小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强,最喜欢听故事。因此,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寓于讲故事之中,将会增强教学效果。故事课的形式一般有  相似文献   

8.
一、故事教学的意义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而在听讲故事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学习是相通的。我们也可以运用故事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英语的字、词、句,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说英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生动的故事情境当中去。  相似文献   

9.
正一、从教学内容着手1.从听故事开始。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开辟出听故事的各种渠道。我借磁带让学生们听,如《大灰狼的故事》《听妈妈的话》《金色的童年》等,内容健康,情节生动、有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再抓住时机,让学生口述一遍,口述正确、流利的学生,给他们录音。学生一听到能录,兴趣益浓,争先恐后上台口述。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故事内容,向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0.
儿童最喜欢听故事。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偎在老祖母的身旁,听着那些奇异的童话;也常常看到一群红领巾打着队旗去请老爷爷讲亲身经历的故事。他们听得是那样的入神,小眼睛紧紧地盯住讲故事人的嘴,生怕有一个字听不清。他们听着,听着,时而惊讶,时而愤怒,时而高兴,时而惋惜……听到悲伤之处,往往会在眼角挂上晶莹的泪珠。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说明儿童从故事中受到了教育,受到了感染。我做低年级班主任,就抓住了儿童这个特点,经常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儿童。每学期开始,我总是根据班主在培养儿童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计划,搜集各种故事。等到进行哪一项教育,我就讲哪一类型的故事。每向学生提一个新的要求,我总要先讲故事,然后再提。例如,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来校时会在路上逗留,  相似文献   

11.
魏玲 《安徽教育》2013,(1):26-26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段,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呢?经过不断的尝试,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较为可行。一、讲故事,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我就每天选一篇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并绘声绘色地讲给他们,在声情并茂的讲读中,在学生听得津  相似文献   

12.
在深化教学的整体改革过程中,如何优化复式班的思想品德课,在这方面我们针对复式班特点,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改进低年级教材教法 1.引题。儿童喜欢听故事,我们就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头,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听的热情。 2.入境。儿童喜爱看图画,我们在讲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画,培养观察力,弄懂图意,理解内容。 3.明理。通过讲故事,指导看图画,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故事形象中悟出一个简明的概念或理解一个简单的道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说明:S 版语文第四册教材共安排了听话说话课7次,训练的重点是学讲故事。《牵牛花》是本册课本听话说话第2课。教材安排了故事的录音材料和有连续情节的多幅图画。学生可以在耳听录音,眼看图画的基础上学讲故事。一、本课教学要求;1.通过听、讲故事《牵牛花》,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2.看图听较长的故事,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第4课《小珊迪》讲的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一件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我们可以这样教学这篇课文:一、故事激趣,初步感知1.听教师讲故事。教师直接点明故事的题目《小珊迪》,然后饱含深情地讲故事(从文章的开头讲到“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提出要求:听后说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训练学生的听力。)2.猜想故事的结局:小男孩换零钱很久没有回来,究竟干什么去了?请大家开动脑筋猜想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故事讲述来配合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每当上思想品德课前,我就准备好一个或几个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故事,并把学习内容也改编成简单、生动、有趣的故事。上课时讲给同学们听,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我在教《纪律在他心中》这课时,给同学们讲了伟大战士邱少云  相似文献   

16.
第一部曲:听故事故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好的故事他们可以百听不厌。同样,数学也可以"讲故事"。教学中,我结合课堂内容录制各种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家长放给孩子听。一年级初始听《数是怎么来的?》,孩子们可以了解数的起源,原来6000年前,人们就会用数计算了;二年级听《很特别的音乐故事》《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等故事,孩子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数数和计算,优美的音乐、漂亮的画中也有数学的影子。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心理潜能,让他们的思维总是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感觉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1讲述故事诱发情趣儿童最喜欢听故事,一听说讲故事,顷刻间便产生莫大的兴趣。在自然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8.
学生喜欢听故事,上课的时候我经常给学生讲故事,学生小的时候,我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读故事,以后又推荐他们读各类故事,如童话、小说、人物传记等,让他们的童年因为故事而更加丰富多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给家长讲故事,没想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后,我总是试着把要说的话与故事结  相似文献   

19.
用心寻找     
听故事,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我也很喜欢讲故事给孩子们听,不管是书本内容、课外内容,还是孩子们熟悉的故事。我常利用饭前,离园,课堂省余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每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升入大班后,我开始让他们自己尝试着编放事。我们班上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就连那些平时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讲上一段。特别是在孩子们讲完故事后,可以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为此,他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时间一久,我发现在孩子们讲故事时,下面听的孩子往往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怎么办呢?我…  相似文献   

20.
<正>故事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教材中的故事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种符合孩子特性的教学载体,看似简单的讲故事其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有效运用教材中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一、问题扫描:故事是这样讲述的案例1.浙教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失败怕什么》第一课时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录音播放教材中的爱迪生6000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