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之以情     
人心都是一样的,我很能理解这位老师的心情。但如果是我碰上这样的情况,我会毫不犹豫地送孩子回家。因为这是一个沟通的好机会。“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百个家长就可能有一百种个性。也许这位家长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对老师有成见,只是他们说话做事的一种习惯;也许是他们对你还没有建立信任感。遇到这样的事,首先老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对孩子是否关心,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其次要主动上门家访,与家长交换孩子的表现。也许一句热情的问候会化解家长心中的疑惑,赢得家长的信任;也许一次耐心的倾听,会化解…  相似文献   

2.
或许是受一些教育学原理的影响,又或是平时教学实践的经验。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在对待学生问题上运用一种“类思维”。比如:低年级孩子胆怯,高年级孩子活泼,男同学调皮,女同学内敛,等等。因而,我们也为不同的孩子画上了一幅“标准像”。而有了这张标准像。我们也往往按图施教了。诚然,这种方法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毕竟,生命成长有其规律性,而教育应该是一种按规律办事的活动。但是,问题恰恰在于.现实中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小扬是个调皮的男孩,常跟小伙伴发生点小摩擦。所以,我常请他帮我做些跑腿的事情,以降低其“捣蛋”的频率。  相似文献   

3.
季雨 《山东教育》2004,(9):45-45
有一次,我在班上看各种幼儿杂志.发现《幼教园地》中“家庭教育”专栏很有特色。例如:“如何教育孩子艰苦奋斗”、“溺爱孩子的害处”等这些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心想:为什么不把这些文章拿给老公公看呢?我便借了几期《幼教园地》给老公公看。老公公看后连声说:“这些文章太好了,它告诉人们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身心健康着想,不能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把孩子溺爱坏了。要用我们老人的苦难童年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围绕着认识的表达问题,波兰尼提出“默会认识”,为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路向。而在学前教育界,和认识的表达问题密切相关的是瑞吉欧幼教倡导者提出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的观点。如果说,由于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教育者应该充分给予孩子创造和表达的情境,应从儿童的百种语言中去理解儿童,那么,基于默会认识论,我们幼教工作者理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一百种语言之外,儿童其实还有更丰富的默会认识领域等待着我们去理解和探索。默会认识论,为教育者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儿童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能称之为池塘,而没有爱,也就不能成为教育。”我爱幼教这一行,是因为我爱幼儿园里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每当我值早班的时候,只要一看到我的身影,孩子们就像小鸟一样一边喊着:“老师来了”一边飞快地跑到我的身边,“老师,我想你了,老师我也想你了”我走到哪里,孩子们就跟到哪,他们那纯真的感情、活泼的性格、可爱的笑脸深深地感染着我。每当我用手捶背时,孩子们就会走到我的身后问我:“老师,你累了吗?休息一会”这时,好多孩子都围了过来,“老师,我也帮你捶背吧。”我好感…  相似文献   

6.
瑞吉欧教育系统通过“儿童一百种语言”的展览,通过对其“方案教学”的介绍,已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熟知。我认为,最能体现瑞吉欧办园者教育之魂的是其所创设的环境,因为环境与孩子始终共存,孩子既可依赖环境,也能作用于环境,孩子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他成长的质量。瑞吉欧教育系统中的方案教学、绘画表达、家园沟通等无不以创设环境为基础,而这种环境又体现了现代新的  相似文献   

7.
幼教工作的辛苦 ,恐怕只有一线教师才有深切的体验。幼教工作细致、琐碎 ,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活泼好动的孩子 ,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社会上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再加上有些家长对幼教工作的不理解 ,许多教师都感到工作压力非常大。有一次 ,我班里的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了 ,头上起了包 ,家长的反应非常激烈 :“你就是个看孩子的 ,怎么连个孩子也看不好。你这是———失职!”他们四处向领导告状,我开始变得缩手缩脚 ,诚惶诚恐。更让我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的是 :有一次 ,一名孩子把大便拉在裤子里 ,家长硬说是我不让孩子去厕所造成…  相似文献   

8.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幼教机构这样宣传“我们这儿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怎样怎样”,却很少听到“我的孩子特别想做……”或“这个孩子特别适合做……”。  相似文献   

9.
常常听到有的家长问老师:“我的孩子性格太‘热情’了,这样好不好?”或者问:“我家的孩子对什么事都很冷淡,将来会有出息吗?”这些家长实质上是问:”幼儿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其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这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不妨先观察一下某些幼儿对事物的态度;对一粒掉在地上的、不是自己的钮扣,采取什么态度?对—个正在玩皮球的小同伴,忽然要小便了,怎么对待? 常见的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看到不是自己的钮扣,就随它去了;看到玩皮球的同伴要小便。也不去管他。另一种是看到地上的钮扣虽然不是自己的。也会赶快拾起,然后到小伙伴那里一个一个去问:“这是你掉的钮扣吗?”问到了  相似文献   

10.
沈娴 《家教世界》2023,(30):63-64
<正>“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在全世界影响深远的瑞吉欧教育中,“一百种语言”是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重视,是对儿童心理需求和表现的显性化呈现,更是一种基于幼儿兴趣和需求的儿童视角。那么,作为提供教师成长平台的园所,又将怎样看到教师的“一百种语言”,给予教师适合的、需要的支持和支架呢?我们应当真正看见、听见教师需求,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在“活教育“理念下发现教师的“一百种语言”,不断促进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乐乐是新转入我们班的一名幼儿,与他的名字相反,他非但不“乐”,却整天阴沉个小脸,与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一起,显得孤独和自卑,而且他对所有的人都充满了敌意。这孩子怎么会这样?我试图去接近他。终于,从孩子的口中得知,他的父母时常吵架。这也许就是孩子孤僻性格形成的根源吧。又通过家访得知,乐乐的父母不仅时常为家庭琐事拌嘴,而且拌嘴后常伴以水准很高的“冷战”,有时二人竟两三个月不说话,常拿孩子撒气。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他的性格能不扭曲吗?我该怎么做呢?“丁老师,你的信!”屋外传来小王的声音。我灵机…  相似文献   

12.
做为一名即将入学孩子的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我想谈谈家庭中的幼小衔接教育。 一、正确引导,使幼儿在心理上形成当小学生的良好心态 一般来讲,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我发现,孩子上学的动机主要有两点一是上学表明他“长大了”;二是觉得上学“新鲜”“很好玩”,背书包“很神气”,缺乏对可能出现困难应有的认识和应变能力。还有少数幼儿不愿意做小学生,留恋幼儿园的生活,这多是由家长不当的引导或恫吓造成的,使孩子觉得上学是一种可怕的、受罪的事情。 我在自己的孩子入小学…  相似文献   

13.
瑞吉欧的创始人马拉古齐曾经说过“孩子有一百种语言……这一百是一百个一百的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种”,对于这句话我一直想要深切地去理解,但心里却总是有点茫然,一百的一百的一百,有那么多吗?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杨淑玲读者问:我的孩子2岁多,有时他看到一种新认识的东西,总是重复地说,比如“这是苹果,这是苹果……”。不管我们怎么打断他,也不起作用。而且,有时我们对他讲话,他好像没听见似的。请问,这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编辑李心心答:孩子的学习是模仿式的,对语言的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如果在不适当的环境中重复与环境无关的语言,则是一种刻板的模仿。只凭这一种行为,还不能确定孩子是否有问题。因此,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刻板的模仿可能是病态  相似文献   

15.
刘畅 《辅导员》2013,(4):38-39
<正>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仔细想一想,觉得这句话很富有哲理。在大自然中,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树叶都没有一样的.更何况人。在学生当中,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安静,有的性格古怪,有的天性温顺,真是形形色色。这就需要我们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使他们都能有所发展。今年.我又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我的儿子也成长成为一名有思想意识、有个性的小朋友了。我经常拿班里的孩子当成我的孩子.也在一些孩子身上仿佛看到了以后的儿子。一年级学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国第一所幼教机构成立一百周年。为作纪念,今年全年我刊推出“幼教百年”,下设三个小栏目———“沉思”、“人物专访”、“我与幼儿教育征文选登”。其中,“我与幼儿教育征文选登”是配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全国征文活动,选登参加征文的优秀稿件;“人物专访”刊登对有关人物所作的专门访问记录,拟在双月期推出;“沉思”在单月期推出,主要以“幼教百年沉思录”为题,刊登有关人士对本刊编辑提的两个问题———“我国幼教百年所形成的主要历史经验是什么?”“当前我国幼教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所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沉默的孩子:课堂上,他们从不积极回答问题;下课后,他们也很少和别的孩子一起游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他们的天职是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那么,为什么总有一些沉默寡言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的沉默呢?下是对一个沉默儿童的个案调查。其取样之小,不足以说明问题,其分析也未见得科学到位。刊出这篇章的目的,不外乎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广大幼教工作对这类孩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春天     
同学们 ,你们认识春天吗 ?有一回 ,我不经意地和妈妈一起去干活。走到半路 ,我很 ,惊奇 ,为什么一下子大自然变化这么快。妈妈说 :“孩子 ,是因为春天来了。”“它是什么时候来的 ?”我问妈妈。她说 :“好几天了。”“那么 ,它为什么不给我们打个招呼 ,让我们也有一个好的准备呢 ?”“它不需要给谁打招呼 ,也不需要谁有个什么准备。”我说 :“它还真怪的呢 !那么 ,它是什么样的 ,它的性格如何 ?”妈妈回答说 :“它看不见 ,摸不着 ,谁知它长得怎样 ?不过 ,它的性格很不错的。”我又说 :“那么 ,春天作何用呢 ?”妈妈说 :“农村不是有一句‘一…  相似文献   

19.
孙娜 《师道》2013,(10):11-11
记得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在乎女儿成绩的稳定,但凡她考不了一百分,我就开始抓狂,拼命想着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因为一年级的课程,孩子的姥姥已经给她讲了一遍。(姥姥是小学退休教师,一辈子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经验颇丰)在这第二遍学习之后的考试居然得不了一百分,是孩子没有学会吗?是孩子的智力和理解力有问题吗?于是我赶紧联系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的分析,让我刹那间醒悟。她告诉我:"不认真"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没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这是一句极富哲理的话。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常用它来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然而有一次,这句话却让我抚慰了一颗受伤的心灵。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学生请假去济南看病,回来后便没有来上课。他的妈妈来学校给他拿书包,并含着泪告诉我:“小时,孩子发高烧耽误了治疗,导致一只耳朵听力很差。孩子常常苦恼地说自己是个聋子……老师,您不要让孩子知道您知道这件事,也不要告诉别人。”当时,我的心为之一颤。孩子幼小的心灵,如何经受得起这样的打击呢作为他的老师,我该如何帮助他呢正巧,学校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