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学期,领导安排我教三(一)班数学,而我的女儿恰好就在这个班。为了不让女儿产生优越感,开学前,我给她约法三章:1.不许在学校里喊我妈妈,要叫徐老师。2.不许搞特殊,要和其他同学一样。3.不许回家让我检查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女儿点点头,同意了。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就是数学课。开始上课了,我环视一下教室,发现女儿坐在靠窗的第四个座位上,腰挺得直直的。这一节学的是口算乘法,我用事先准备好的口算卡片让学生练习,我按照座次表,一个一个地叫着学生来口算。“董小涵”,看到女儿的名字我的目光跳了过去。一连叫了二十几…  相似文献   

2.
吾爱吾师     
马淑冬老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资历深厚,年过半百。她热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是我最敬爱的老师之一。本学期我由英语B4班转入了马老师所教的A2班。我听说A班的学生都很怕马老师.几乎”谈马色变”。我非常好奇,问他们:“你们究竟怕马老师什么呢?”他们说:“只要你上课回答不出她的问题,她就会和你过不去.弄得你‘名誉扫地’、‘狼狈不堪’。“听了他们的话,心想:今后可得留神儿.别在“马先生”的课上“丢人现眼”。  相似文献   

3.
一日,我在办公室无意听到了李老师的慨叹:“又要在我们班上公开课,下午的课又泡汤啦!”“这不是挺好的嘛!你们班学生脑子活,发言积极,上课老师都点名借你们班上课。”周老师发表了看法。“就是,就是,学生优秀、班级出名,这可都是你平时班主任工作做得好!”王老师附合道。“李老师,知足长乐嘛!下午的课明天补上也是一样的,更何况你们班孩子那么聪明……”我也开始劝李老师。……“哎呀,你们可有所不知啦!老师们都借我们班上课,一会儿要求学生回去做平形四边形,一会儿又要求做长方体、正方体,有时还要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而且一节市级公开课,…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备“六·一”的节目,学校的李老师办了一个葫芦丝特长班。不花钱还能学个一技之长,我暗自高兴,给女儿报了名。虽说只是利用活动课练习,可一个月下来,女儿也吹得有声有色。也许是因为多次受到表扬的缘故吧,她竞动起当小老师的心思来,星期天非缠着我要给我上课。  相似文献   

5.
班有老李     
自从上了初中 ,我们就和老李朝夕相处。她就是我们初二 ( 1 3)班的班主任兼英语课教师李老师。老李在我们班是无人之下 ,七十人之上。她像一个“孩子头” ,一到课间便和我们打成一片 ,我们和她亲密无间。老李上课可以用“幽默紧张”四个字来形容 ,平时上课调皮捣蛋的同学在她的课堂上通通都收敛起那份嚣张 ,安安分分地听课。老李的课堂总是笑声连连。如果因此弄得纪律一发而不可收拾 ,老李也绝不动肝火 ,或伏在讲台上装睡觉 ,或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谈天说地”。直到我们发现她那怪异的动作 ,才各自关闭“扬声器” ,保持教室的安静。老李见我…  相似文献   

6.
为童年喝彩     
今天,县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在我校举行,第二节课执教老师在阶梯教室借我班学生上课。比赛规定:课前执教老师不得与学生接触,上课内容学生事先不得知道,由老师提前一小时抽签而定。整队入场时,我班学生欢呼雀跃。我反倒有些担心,课前没有预习,执教老师对他们一无所知,课堂上他们会不会表现太差,给我这个班主任丢面子?所以我再三叮嘱他们要多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还特地吩咐几位后进生老实点,不要太“放肆”。  相似文献   

7.
燕子姐姐:我从小身体就不太好,总是会得一些小毛病,什么感冒啦、拉肚子啦。前不久我又发高烧,嗓子疼,爸妈给我点药吃就让我继续上学了。后来才发现得的是腮腺炎,这可是传染病,弄得老师同学对我特有意见,我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万一传染给同学,多不好呀。可我爸妈却觉得带病坚持上课,那才叫好孩子呢!你说他们这种想法对吗?靖安县中心小学五(1)班罗迪罗迪同学: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生病了,到底该不该上学?我记得小时候生病了,就是父母给吃点药,然后为了不耽误功课,继续坚持上学。老师表扬某位同学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  相似文献   

8.
我没有给四(1)班上课前,就听他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说这个班是学校出了名的调皮班。但我认为,学生调皮好,调皮的学生一般都有点小聪明。下面是我在摸索“捣蛋”班级课堂管理与教学的一些体会:一、尊重学生,教学民主刚开始给这个班上课时,我板起脸孔,向学生约法三章:课堂上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果然课堂很肃静。可是当我提问题时,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我火了:“怎么你们都变成哑巴了?”这时,学生才说:“老师,你不是规定我们上课不许说话吗?”我心里羞愧,但还是强辩说:“是叫你们不要乱说话,不是叫你们不回答问题呀!”学生抗议:“哪有…  相似文献   

9.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  相似文献   

10.
我的导师     
人和人的相识,本就是一件不易的事情。而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更是弥足珍贵。“师生之情纯若水,师生之情高于天”。在我人生道路上,庾老师就是一位举足轻重的mentor。严格的导师诲人不倦我是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认识庾老师的,那时她给我们专业的学生上口语课,不过她教的是一班,而我当时在二班。那个时候,时常可以听到我们班学生的抱怨,说自己班的口语老师没有一班的好。我们都很羡慕一班的学生。他们也时不时地在我们面前炫耀一番,诸如他们老师标准的发音、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少有的严格要求等等。但当时也只是听他们讲,后来有幸成了庾老师的研究生,才真正领会到庾老师的诲人不倦。  相似文献   

11.
陈老师笑了     
“她可真是个怪老师”,这就是初次教我数学的陈老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五十多岁的陈老师,方方的脸庞,头发打卷而又整齐地向后梳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虽然不大,显出了她的精明与老练。按说新接班的老师,都是微笑着见同学,可陈老师一开始,就把我们吓住了。平时,陈老师的目光总是那么严肃,她的严肃仿佛就是一道无声的命令,我们都很“尊敬”她,我们班的数学课堂是最安静的。陈老师从来没笑过,她好像不会笑,弄得我们也只好跟着她严肃认真地上课。我们常希望她能笑一下,我们也可轻松一下,可等了一学期她也没笑。可有一天,我终于…  相似文献   

12.
我班有个调皮学生,叫陈彪。由于“四人帮”的毒害,他不守纪律,不爱学习,经常在外东游西荡。抽烟啦,讲下流话啦,打架斗殴啦,爱怎么搞就怎么搞,谁也管不得。女同学管了他,便几耳光;男同学管了他,就几小刀;老师管了他,他就顶牛。有一次,他上课看小人书,劝告不听,老师走过去将书收了,他便一拳把老师打得跌坐在椅子上。我刚到这个班当班主任,头一次上课,他就给我来了点厉害:当我转身扳书时,他用圆规从桌缝里插过去,刺得一个同学“哎哟”直叫。安静的课堂,顿时象一锅煮开了  相似文献   

13.
相信你能行     
学生需要老师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我班有位小男生,上课几乎不举手发言,而且家人介绍说他检查结果是弱智。我有时也弄得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不知他能否听懂。一天,我教学“5的乘法口诀”,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口诀对口令游戏,两组同学先对口诀,然后再从每组中推荐出一个,让他们对口令,一个学生说上句,另外一个学生答下句。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教学质量调研中,我上了一节五年级音乐课,教研员给我评课时说:“张老师,上课时总听到你称呼学生为‘孩子们’,你知道五年级的学生喜欢你这样称呼他们吗?”说实话,我没细想过,只是在观摩一些研究课时,听到老师这样称呼学生,在我听来颇感亲切,于是也在课堂上学习运用了。教研员老师的一番话,引起我的思考。后来我在任教的五年级三个班做了如下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备"六·一"的节目,学校的李老师办了一个葫芦丝特长班。不花钱还能学个一技之长,我暗自高兴,给女儿报了名。虽说只是利用活动课练习,可一个月下来,女儿也吹得有声有色。也许是因为多次受到表扬的缘故吧,她竟动起当小老师的心思来,星期天非缠着我要给我上课。  相似文献   

16.
公开的秘密     
预备铃响了,新接三年级二班的王老师走进教室。她用神秘的语调叫李文:“嘘,李文你快过来,我这有一张卷子,太难啦!是特意给你找的,别告诉别人。”机灵鬼李文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讲台上,拿到卷子后美得摇头晃脑的。上课铃响了,王老师开始上课,刚才看到王老师偷着给李文卷子的同学心里痒痒的,课上争  相似文献   

17.
女儿9岁了,长着一双深潭似的眼睛,又大又黑,总像在思索什么,加之天生不爱说话,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但她特别用功,一年级在班上当组长,二年级当副班长,上三年级后,她恨恨地说:“我一定要当正班长!”我说:“你们的班长不是纪萍吗?”女儿说:“我就是要超过她!这是我的目标!”女儿不仅年纪小,而且她的心眼也小。表面上,她跟纪萍很要好,春游时,纪萍摔伤了,她一直搀扶着她,但心里却妒恨得要命。一次,机会终于来了,纪萍私下说了班主任老师的坏话,她便去打了小报告,而且添油加醋。班主任老师果然信以为真,把纪萍叫去狠狠…  相似文献   

18.
在我怀孕的时候,电视上播放了一个世界名人故事的动画片。看完之后,我发现这些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他们5岁左右,他们的父母就已经发现了他们在某一方面所特有的天赋,并加以重点培养使其成为天才。于是我暗暗发誓:在我的孩子5岁之前,我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发现他(她)的天赋所在,并给予大力培养。带着这个使命,我做起了母亲。在女儿两岁半的时候,我给她报了一个“母子绘画班”,结果女儿说什么也画不好,一点儿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一着急,只是一个劲儿地哭。我看她的确在这一方面没有什么天赋  相似文献   

19.
贺卡     
郝健 《山东教育》2010,(5):12-12
圣诞节到了,不知哪班的学生喊出:“祝老师圣诞节快乐!”对桌李老师的桌上也多出了几张贺卡,花花绿绿,甚是好看。看着贺卡,我忽然想起我多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红。红的家境不好且非常困难,连课本都订不起,所以每每上课,我便把我的课本放在她的桌子上,让她课上暂时看。课下,她再还给我。我不好意思把课本给她,一来,我备课不方便;二来,红自尊心极强,轻易不肯接受别人给她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我一直是主张快乐教育的,女儿上四年级之前,我没有刻意规划她的课外学习。她喜欢长笛,所以兴趣班一直上长笛,学校的课外班画画啦、乒乓球啦、健美操啦,每学期她喜欢上哪个就上哪个。只有英语,从一年级开始我们一直在上,算是一个比较正式的课外班。但是我不要求她学到怎么样,只要上课能吸收到一些知识就行。这样的轻松学习,女儿没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