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试题要有效考查学生的真实能力与水平,就需要关注考试的内容、学生怎样认知材料信息与问题、试题的题型对考生的挑战、学生对内容与问题的反应时间、试题的公平性以及试题常见的难度和区分度等测量学指标。作为历史学科的高考试题,还要注重考查学科能力,注重考生对历史的理解,体现试题甄别不同层次考生的作用。2011年四川文综第37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需要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它要求试题在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还要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难度。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内容力求体现新课改方向.落实新课标理念.试题有情景化、专题化、  相似文献   

3.
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历史对考生考核的目标与要求之一,体现这二类能力考查的试题在高考历史模拟卷及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包括: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体现这一类能力考查的试题按难度来分,  相似文献   

4.
一、对3道得分最低试题的分析 根据有关会议发布的信息,07年高考化学(海南卷1必考题部分,考生得分率最低的三道题分别是11题(分值3分,平均得分为0.71分,难度0.24)、12题(分值3分.平均得分为0.86分,难度0.29)、17题(分值9分,平均得分为3.72分,难度0.41)。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对3道得分最低试题的分析 根据有关会议发布的信息,07年高考化学(海南卷1必考题部分,考生得分率最低的三道题分别是11题(分值3分,平均得分为0.71分,难度0.24)、12题(分值3分.平均得分为0.86分,难度0.29)、17题(分值9分,平均得分为3.72分,难度0.41)。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吕寅 《新高考》2005,(9):25-26
2005年化学试题体现了源于基础、考查能力、注重素质的指导思想。主干知识考查全面,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环保、材料等方面的联系。江苏化学均分为85.9,而非选择题部分共76分,平均得分30分左右,说明2005年的主观题部分难度略偏大,但综观全卷,试题源于教材,没有超出考试大纲的要求,只是命题思路较为新颖,体现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特点,要求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因而导致部分考生不适应而感觉题难。本文将对阅卷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考生常见失误进行总结,希望各位考生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7.
胡国民 《物理教师》2001,22(3):37-38
2000年高考实验题考查了三道题,计20分.从湖北省阅卷点抽样分析看出:实验题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全省考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只有5.3分,难度值为0.27.尤其是第16道电学实验题,满分为8分,全省平均分仅0.54分,难度值为0.07,为历届高考试题难度之最.现将考生对该题的正误解法评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对2004年玉林市中考物理科试题特点的分析去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共5大题,34小题,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试题中有关力学内容占41分,热学内容占12分,光学内容占8分,电学内容占39分。考试结果平均得分61.17分,及格率为56.42%,优秀率为8.21%,最高分为100分。整卷难度为0.6117,区分度为0.55。基本符合2004年市教育局公布中考物理科的命题思路、考试范围、试卷结构和难度要求。试题内容体现了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科基本素质的考查。与近年中考物理试题相比,去年的试题有下面几个特点:1. 试题突出了对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在2003年重…  相似文献   

9.
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部分在命题思路、考查方式、能力立意、试题难度、试题呈现方式等方面表现稳定.试卷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以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易、中、难的试题比例合理.强调对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过程的分析.体现了平稳过渡的主旨.试卷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学物理学科实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21题(文科第22题)是一道主要考查解析几何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的压轴题.从试题本身来看,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能力以及方程思想.但由于试题的第一问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也不低,造成考生无法进入第二问的正确解决(虽然第二问解题思路比较清晰),从而考生不能从整体上正确解答试题,使得本题得分率较低(满分12分,平均得分理科约为1.3分,文科约为0.43分).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历史学习情况分析 伴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历史教学从侧重知识的掌握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举的三维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意识。对此,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要求高、难度大。而近年全国高考文综I卷加大了能力考查,以致历史试题的难度大大加强,历史学科得分率明显下降(总分100分的试题,平均分为40来分)。高考文综试卷能力要求高、得分低的现象,反过来又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增添了畏惧感。  相似文献   

12.
朱文霞 《新课程研究》2007,(8):38-39,41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相似文献   

13.
《招生考试通讯》2012,(11):15-16
近年来,高考文综合试题变得越来越灵活,更加注重对考生运用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能力的考查,逐渐改变了考生过去靠死记硬背来获取知识的方式,体现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通过分析近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合试卷,感觉试题对考生能力梯度的考查逐年加大。考生若想获得高分,既要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学科重点、社会热点,还...  相似文献   

14.
分析材料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教材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各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处理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进行阐述、说明、判断、分析比较、论证等。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答题水平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相似文献   

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2011年高考上海物理卷的命制在总结过去6年命题的基础上,既保持了必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了灵活性和创新性。试卷渗透对三维目标的考查,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物理学科主干与核心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新旧知识相互融合,没有偏题、过难题(有一定难度的试题不超过32%,分布在各种题型  相似文献   

16.
注重能力的考查是今年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本文以今年历史学科一道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问题为对象,对其地位、考查目标及意义进行思考,在分析广西考生回答此题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意见,以期对高中文科学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周道贵 《新高考》2005,(11):25-26
一、高考对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高中)对学科能力提出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将其要求进一步细化:“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上述要求,体现在高考试卷中.就是出现了大量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这在近年的江苏高考试卷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材料新,信息容量大,能力立意要求高是近期高考试题的独特之处。试题的规范性、科学性日益提高,而每年的高考历史科目得分依旧不够理想,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现在高考历史试题,更注重考查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9.
磁场     
在高考试题中,磁场以考查洛仑兹力为常见,安培力内容的考查或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或与电磁感应相联系。磁场中粒子运动的内容与运动学、动力学或静电场相结合,可以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这种试题具有相当的难度,考生得分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20.
今年高考理科综合共31题,满分300分,其中选择题24道,共144分;非选择题7大题,共156分。试题中理、化、生题量与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大致相同,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难度不大,有一定的区分度。试题情景新颖,灵活多变,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许多试题以社会生活和科技应用的实际与理科知识相联系,设立情景,考查考生运用“双基”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试题突出了以能力考查为主导的原则。例1 (第24题)电磁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