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课前预习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动手验证,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课堂中的讨论、交流,检验自己的方法和结论是否正确,并加以修正、完善,从而提  相似文献   

2.
李桂珍 《教育现代化》2006,(10):110-111
美国教学协会下属的数学教育委员会曾发出题为《呼唤变革:关于数学教师的数学修养》的建议书,其中呼吁所有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应注意培养自身对各种文化在数学思想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对来自各种不同文化的个人在古代、近代和当代数学论题的发展上所作的贡献有所研究,并对中小学数学中主要概念的历史发展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3.
张琼 《时代教育》2012,(12):133+15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我学习。有许多老师在小学阶段并不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去预习也不晚。其实不然,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孔子云":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周永良 《成才之路》2014,(12):21-21
数学教师应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读数学教材,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尝试练习,还要开展课前有效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不会数学,就寸步难行。所以被人称为“百科之首”。在教学中它耗费课时最多,效果却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密密麻麻的批改,孜孜不倦的出题,似乎是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了,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辛勤的劳动并没有换来丰收的喜悦,有的甚至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而学生呢?只感到数学难学,枯燥无味,甚至越学越头疼。对此,学生着急,家长责怪,社会不满,这确实值得我们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同志反思。  相似文献   

6.
李世运 《辽宁教育》2006,(12):43-4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已日渐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堂教学展现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欣喜之余。却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够深刻.存在着一些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做法。现就听课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的重要性,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所在,并从3个方面论述了数学活动中应考虑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数学概念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数学概念的教学足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深刻与否,影响着学生数学观念、数学素质的形成。按传统理解,教学是南教和学两方面组成的。本文的侧重点是探究数学教师如何教数学概念。意在通过吸纳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深入反恩,从而建构自身内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是自然的科学,数学是应用的科学,数学是一种文化.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数学教师进一步更新了教育与教学观念、教法与学法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然而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心态的培养与构建.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常常处于一厢情愿,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侯继祥 《青海教育》2004,(11):36-36
正确与错误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错误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又有其积极的一面。这是因为误入歧途必然知失足何处,只要认真分析原因,提高了辨别力,就有可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甚至比没有犯过错误的人有更大的“免疫力”,以此为戒,不再重蹈复辙。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正视错误,正确认识错误,敢于并善于使用错误,努力催化其向正确转化。一、尝试错误,锻炼思维“避免出错”似乎是教学常规,其实也不尽然,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尝试错误”是有益的:它往往具有探索性,可锻炼学生可贵的创造品格,激发学习兴趣;它又具有情境性,尝试…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符号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数学符号的学习应注意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黄晶 《广西教育》2013,(25):84-84,86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到了中高年级时学习差异就开始越发明显,而进步迅速的学生往往都是在课前做过预习工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预习可以发现疑难点,从而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也正是这种状态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片指引着思维活动方向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三个过年教学实例的阐述,论证了在教学中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的重要性,它可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的一般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孙晓敏 《新疆教育》2013,(5):131-131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维方法和技能。  相似文献   

15.
16.
预习环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提前做好预习环节对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以及课后的知识掌握情况至关重要。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涉及的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提前标记出自己的疑点与学习难点。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听课效率自然会提高。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为中心话题,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间的关系,即数学既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经验也充分证明: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数学教学以单纯地处理数理关系为原则,并导致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国际数学教育测试结果表明,我国13岁学生数学测试平均成…  相似文献   

19.
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的前提,做好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学习新课的兴趣,有利于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弄不懂的难点,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一数学教材的特点是精简,扩充了知识运用的内容,增强了知识灵活度,重视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校高一学生大多数数学基础差,有些学生虽基础较好,但学习方法不佳,随着知识内容的加深和增多,出现了成绩下降现象.部分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逐渐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甚至厌恶.学法困扰着学生的学习,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对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