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题目:它们是好朋友(或者自己命题)训练目的:通过延伸想象和拓展想象加深学生对《骆驼和羊》这篇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程序:一、引导发散,显化内含师:通过《骆驼和羊》一文的学习,我们知道,骆驼和羊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你认为怎样做对?请把这句话(出示:,这才是对的。)补充完整,注意不要与别人说的一样。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才是对的。生:看到别人的短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才是对的。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  相似文献   

2.
綦建春 《山东教育》2003,(13):36-36
学过《骆驼和羊》一课,我慷慨激昂地总结:骆驼和羊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正如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下面,请大家说说自己有哪些长处,还有哪些短处,需要不断学习改进呢?话音刚落,便有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于是,我首先叫起了小机灵鬼杰,只听他大声回答道:“我的缺点是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平时作业丢三落四,书写不认真,上课有时做小动作……”只听他一口气说了一大串,我不由觉得好笑:这不都是平时我给他的评语吗?大家都继续仰着脖子等他的下…  相似文献   

3.
长处 今天社会课上讲了一个故事:萤火虫找朋友,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别人都不愿意和他玩,后来妈妈告诉他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比如青蛙可以捉害虫。讲到这儿,我让小朋友们讨论一下什么叫长处。  相似文献   

4.
《骆驼和羊》一课的最后一句是:“你们俩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这句话是全文中心的点睛处,也是课文的重点,更是理解的难点。教学时,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长处”和“短处”的意思后,出示了三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长处”和“短处”两个词分别填在相应的空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学生的来信:自从我上了初中,妈妈总是教训我:“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总比你好!”可是,我平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是班上的文艺骨干, 就是学习成绩比别人差一点,干吗总是拿我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为什么就看不到我的优点呢?太讨厌了,我都不想跟妈妈说话了。  相似文献   

6.
骆驼和羊     
骆驼和羊□湖南省怀化市氵舞水小学田艳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2.学习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一……就……”说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  相似文献   

7.
长处今天社会课上讲了一个故事:萤火虫找朋友,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别人都不愿意和他玩,后来妈妈告诉他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比如青蛙可以捉害虫。讲到这儿,我让小朋友们讨论一下什么叫长处。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意十分深刻的科学童话,它通过对“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的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和不同结果的对比描写与叙述,告诉人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对待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而骄傲自大,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何必完美     
藜京玲 《今日教育》2012,(10):49-49
最近看到有作者评论刘若英的书《我的不完美》,知道这本书是讲刘若英敢于承认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就像易中天老师说的,一个完美的人,其实他和恐怖分子只有一步之遥。一个人,只有敢于承认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好地看到别人的长处,从而学习别人的长处而弥补自己的短处。否则,你自已都如此完美了,别人相对你而言,一定就不够完美。这时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对别人不满,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再优秀的人也有短处,再卑微的人也有长处。一个人,就是一个长处和短处共存的"共同体"。对己,优秀的人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卑微的人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对人,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妒忌;要容忍他人的短处,不计较。再优秀的人也有短处,所以优秀的人不必自傲;再卑  相似文献   

11.
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见到自己的孩子哪一点不如别人的孩子,就急得不行。钢琴考级人家孩子先考上了,就责怪自己孩子:给你付了那么多学费,都白学了!你看楼上谁如何如何;期末考试其实也就比人家差了几分,又是一顿埋怨。这样的家长往往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总是拿别人的长处跟自己的孩子比,  相似文献   

12.
学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我让学生说说对小红马的看法.学生们一致认为:小红马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却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对!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正确认识自己.下面,请大家说说自己有哪些长处,还有哪些短处,好吗?"  相似文献   

13.
别去惹蚂蚁     
你听说过小小的几十只蚂蚁团结起来一起制作毒药的事吗?我想你一定没听过,那么我就带你去这神奇的故事里吧!有一个孩子叫鲁克。他非常调皮,经常欺负小动物。别人都叫他小坏蛋。  相似文献   

14.
巩俐主演的《漂亮妈妈》因为朴实动人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儿子郑大耳朵上的助听器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稀奇物,放学途中一群男孩围住郑大强行要他摘下助听器,遭到了郑大的拒绝,为了保护自己,郑大和他们打了起来。“漂亮妈妈”见此情景,赶走了闹事的孩子们,冲着他们的背影没忘了加上一句:“小心我告诉你们的老师 !”面对郑大,“漂亮妈妈”则是很生气地训斥:“你为什么和别人打架 ?别人惹你,你不会不理他们 ?”我想这一场景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如果孩子遭到其他孩子的攻击或是侮辱,中国的父母大多在警…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   小学语文第三册《骆驼和羊》是一篇寓言,讲的是骆驼和羊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因而争论不休,最后找老牛评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对自己不能只看到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到短处。通过对教材分析,我认为本课具体有以下 4个特点。   1.逻辑严密。本课第一自然段讲骆驼和羊各自夸耀自己的长处;第二自然段讲骆驼一抬头就能吃到伸到墙外的树叶,而羊却吃不着,证明高比矮好;第三自然段讲羊能走进又窄又矮的门吃到草,而骆驼却进不去,证明矮比高好;第四自然段讲它们找老牛评理,得出了结论。   2.图文…  相似文献   

16.
玻璃与镜子     
人类的眼睛当真那么明亮么?当真可以辨别善恶么?选择的道路当真是智慧之路么?认识到的当真是真实的自己么?曾听过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故事。一位哲学家叫他的儿子走近窗口,让他隔着玻璃望出去,然后他问儿子“:你看见什么了?”“我瞧见许多行人。”他儿子回答。哲学家又把一面镜子放在儿子的眼前问“:这回你看见什么了?”“我自己。”哲学家叹了口气道“:都是玻璃制成的,透过前者你可以瞧见许多人,后者只因玻璃背面被涂了一层水银,你就只能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哲学家的话不仅说出了儿子的心声,也道破了千万人心中的秘密。有多少人在金…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骆驼和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论不休,最后找老牛评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全面看问题,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教学时,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续编故事,通过故事延伸理解课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发挥想象的空间,提供训练表达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都特别喜欢听别人的赞美?那么将心比心,平时,我们也要学会经常去赞美别人。真诚的赞美对别人对自己都很重要。对别人来说,他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更有信心更加奋发;而你呢,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不仅学习了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融洽(róngqià)了和别人的关系。学会赞美,是聪明人的行为。不信,你读读这则民间小故事:传说古时期,有两个猎人,一个叫张猎手,一个叫王猎手。有一天,他们各猎到了两只野兔。张猎手的妻子看见后,就冷冷地说:“只打到两只吗?”张猎手不高兴地想:“你当打猎有多容易。”第二天,他索性转悠了…  相似文献   

19.
一、《骆驼和羊》 这是一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课文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因而争论不休,最后找老牛评理的故事。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高中生》2008,(1):12-12
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