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会向学生们介绍作者情况,关于作者的奇闻趣事、作者的代表作等,让孩子们对作者产生兴趣,让孩子们由喜欢作者而去读他的作品,爱屋及乌,学完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鼓励学生们去读她的《城南旧事》,学完法布尔的《蟋蟀》,鼓励学生们去读他的《昆虫记》,学完冯骥才的《刷子李》,鼓励学生们去读他的《俗世奇人》……看到一个个作者被孩子们熟知,他们的作品被孩子们喜爱,我的心很是快乐。  相似文献   

2.
1969年,美国作家约翰·肯尼迪·图尔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傻子们的同盟》。尽管他对自己的这部作品非常满意,非常有信心,命运却无情地嘲弄了他。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四处奔波,结果却遭  相似文献   

3.
《师道》2004,(2):34-35
根据新的课改精神和课程理念,新标准对原有大纲中关于语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较大的改动,并要求扩大中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根据《语课程标准》增加当代优秀学作品的要求,入选了一批获茅盾学奖的作品。描写康藏地区最后的土司制度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的指定书目,并入选《语新课标必读丛书》,成为向高中生推荐的必读书一但由于这部长篇小说有一些性描写,有些学生家长对此感到忧虑,认为该书推荐给中学生阅读不合适,有可能会误导学生过多地关注作品中的性描写但学生们的说法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
郭荣云 《考试周刊》2011,(82):53-54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虽然篇幅短小,只有约一千五百字,却感人至深、脍炙人口,在中学课本中一直是精读的重要作品,也从不缺乏各种大家或学者对其精辟解读。今天,我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角色带领学生们去重新追寻作者的情怀,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要开设该课程 我系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已经在三、四年级时修过美国文学方面的课程,但是由于许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所修的课程是文学史与文学选读合一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共70学时(所选教材为吴伟仁编《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由于课时少,学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作品,而且吴伟仁所编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教材主要收录了美国建国之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左右的主要代表作家的作品。对于这一些作品,学生们几乎可以从任何一本文学史教材或参考书里读到有关的评论文章;因此阅读理解这些作品没有什么很大困难。战后的现代文学作品却没有被包括在这本教材之中,而战后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大师们的熏陶,精神得以提升,让他们终生受益。作者在《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出学方法、提能力、悟思想、养习惯的学习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梁从喜 《考试周刊》2015,(19):24-26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大师们的熏陶,精神得以提升,让他们终生受益。作者在《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出学方法、提能力、悟思想、养习惯的学习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大师们的熏陶,精神得以提升,让他们终生受益。作者在《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出学方法、提能力、悟思想、养习惯的学习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经一位朋友的推荐,我有幸认识一位新朋友——《阅读》。“我阅读,我快乐”是它的宗旨。这正合我意,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把课文越读越长》、《把课文越读越短》两篇看似矛盾的文章,细细读来,却不得不为作者独到的见解拍手叫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推荐出对学生有益且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正是老师们感到为难的事,《把课文越读越长》告诉了老师们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君老师为她的学生李德元举办的作品研讨会进行了全网直播,我和学生们一起观看了回放.开课伊始,德元的《一碗泡面》在朗读者夏海芹老师动情的美声演绎下,深深地震撼了我和学生们. 下面,先请大家感受一下李德元的《一碗泡面》吧!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江苏教育》(书法教育)为了鼓舞激励教师和学生们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专门开设了《艺林雅苑》这个栏目。这个栏目中的作品有硬笔也有软笔;有经典古帖的临摹,也有独立创作;既刊登教师作品,也有学生佳作。这是书法学习的粉丝们学习创作的大观园,更是书法爱好者们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我愿意带上我的孩子们,努力学习,积极创作,为丰富这块"自留地"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学用书》将《风筝》教学定位于"亲情"。这样的定位容易引起教师和学生对作品的误读。通过《风筝》与鲁迅的另一篇作品《我的兄弟》的比较发现:"亲情"固然是《风筝》一文所涉及的内容,但却不是此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和石康的《支离破碎》都是描写某个时代的青年们的彷徨、空虚和迷惘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优秀作品。创作年代相距甚远的一中一西的两部小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从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以及作者本人的创作意识等几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课本中,学生们学习最多的大师作品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先生或在嬉笑怒骂中激扬文字,或在深情回忆中缅怀人物,或在风雨如晦中憧憬未来……如今先生虽已离我们远去,可他的文字却仍熠熠生辉,《藤野先生》就是其中经久不衰的一篇。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的《废都》与《秦腔》同为写农民之作,引生对庄之蝶不是“阉割”,而是又一种表现形态,《废都》与《秦腔》里的农民们都生活得艰难困苦却奋斗不息。作者在这两部作品中倾注了深厚的农民情怀,揭示了悲壮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6.
姐妹情谊是非裔文学的经典主题,比如格罗里亚·内勒的著名小说《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和艾丽斯·沃克的杰出作品《紫色》。然而,在赫斯顿闻名于世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女主人公珍妮并没有姐妹情谊。她通过三段婚姻自我赋权,拥有爱情却缺乏姐妹情谊和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7.
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提供了许多可供世人探讨、研究的观点。本文旨在让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该作品中所蕴含的当时的医学观点。医学这个新的作品切入面可以帮助教西班牙文学的教师们通过一个新的视角向学生们介绍塞万提斯的这部伟大作品。忧郁症直到十八世纪都一直在西方医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对忧郁症的理念进行探讨,然后再介绍它是如何在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中一步步深化的。  相似文献   

18.
《暗香》.《疏影》二词是姜夔咏物词中之翘首,同时也是历代关于咪梅题材不可多得的作品。前人对此二词评价甚高。然历来的研究者们对其闪光之处却又有诸多的争论,今从姜夔词作的整体风格入手,重新对《暗香》、《疏影》二词的闪光点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7,(13)
初识周慧是在互联网上。这位杭州青春中学初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带领全班的32个学生写出了一部10万字的青春励志小说《第33个同学》。起初,《教育》旬刊记者想围绕着这部作品的产生作点文章,怎料与周慧取得联系后,才得知道《第33个同学》已是周慧带领学生们创作的第三部作品了。三部作品的出炉必然与周慧的创意和努力密不可分,所以,关注作品远不如关注它的策划者和指挥者来得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一、语文教材应蕴含丰富的审美因素语文教育,实际就是一种精神培植。语文教材要选编那些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精品”,淡化政治思想教育的选文意识,注重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内涵。《关睢》、《氓》、《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别康桥》等歌咏人世至爱真情的篇章应多多入选,目的就是要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提升生命的美学价值。新编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已经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者们厚重的作品、深邃的思想及其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尤其适合对当代学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