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也就是说,谁拥有创新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体育教学是一项能使学生身心同时参与的综合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有着其它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人类已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科技竞争和教育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这是因为谁拥有了21世纪的教育,就拥有了21世纪的人才,谁就开创了21世纪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谁拥有了创新型的人才,谁就会独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要问题是要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一、转变观念,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没有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才能的学生。因而,教师应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更进一步地去“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应该说,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树立…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核心。谁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能在竞争中生存,就有快速发展的潜力。就职业学校体育教育而言,如何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新型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是培养既富有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又具有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高校培养人才标准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政治、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仅是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要想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就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学习制度———创新型学习,使教育者成为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力的…  相似文献   

7.
在这样一个创新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创新性人才,谁就会独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中华民族要走在世界的前列,首要的问题是要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新性人才。而创新义是同实践紧密联系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无疑道出了教师的职责与道德,绝大多数教师也是这样做的。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21世纪的小学教师,新世纪将赋予其什么样的内涵呢?笔者认为,小学教师除了要有一般的师德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开拓、创新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师德。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就和平与发展的今天来讲,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中,经济是基础,科学技术是关键,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而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谁在教育上领先,谁就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新科技革命需要的人才,谁就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教育的发展与振兴,又要靠教师。而小学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启蒙者、引导者,具有较高的素质、良好的师德和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又日益显得特别重要。科学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21世纪需要一大批具有高科技知识懂发明创造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小学教师同其他教师一样,必须摒弃陈旧的师德观念,树立创新型教师的观念,注重实效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那么,又怎样去培养呢?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人才、教育的竞争,将是新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教育先于经济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历史也将向我们证明:谁拥有21世纪的教育,谁就拥有21世纪国际  相似文献   

10.
李嘉林 《学子》2013,(12):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纵观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难断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实质和核心是创新,谁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拿到了21世纪的通行证,谁就成为21世纪的主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记得杨振宁教授曾说过":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今天的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今天的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必须把眼光瞄准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瞄准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以崭新的现代观念、较强的科技意识、竞争意识与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随着以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的著名论断,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使各类教育增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谁最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谁就能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随之也将拥有科技,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支配权,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重新审视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工程能否见成效,关键在能否稳步推进教育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发展的强劲动力。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然要呼唤创新教育。   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 ?我们认为,除了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改革常规的教育方式以外,广泛而积极地开发右脑的思维潜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合作   观察一下人们的脑结构,就会发现,大脑是一个彼此由几束神经纤维连结起来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半球所组成的双重器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一…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未来的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民办高职大学生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相适应,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开展创业人才评选和表彰活动是有益尝试。从民办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出发,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具有民办高职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柯昌杰 《教书育人》2006,(10):53-55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性的因素,人类正是在永不停息的创新活动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目益激烈的当今世界,人才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赢得未来。就我国而言,创新人才欠缺,创新能力不强等人才问题正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培养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应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人力资源创造能力的开发在经济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历史正向我们证明:谁拥有21世纪的教育,谁就拥有了竞争的资本。教育是通过对人的培养来促进社会发展的,基于此点,政治教师应做到:  相似文献   

18.
校长寄语     
随着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21世纪的社会主体必然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必将成为本世纪的支柱产业,成为人类水恒的朝阳产业。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就是明天的社会发展,谁拥有了发达的高等教育,谁就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知识和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教育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更加重要。我国在加入WTO后,教育市场的竞争更趋白热化。职业技术教育要想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性的因素,人类正是在永不停息的创新活动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人才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赢得未来。就我国而言,创新人才欠缺,创新能力不强等人才问题正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培养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