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在祈使句中,语气较轻时句末用句号,不用感叹号。  如:丁书记,我们到那儿去吧!(“!”改为“。”)2.在感叹句中,感叹语气较弱,具有陈述句的特点,应用句号,不用感叹号。如:小朋友由老师领着,正在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呢!(改句中的“!”为“。”)3.主谓倒装的感叹句,句末使用叹号,中间用逗号。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问号和小叹号百无聊赖,便发起牢骚来。小问号说:“真不知人类是怎么搞的,让咱们大材小用。你看人家逗号、句号,文章里到处都是。”小叹号接过小问号的话说:“哼,你看我,论个头,我比逗号和句号高;论精力,我比逗号和句号强;论气质,我比逗号和句号高雅;论感情,我比逗号和句号丰富。可是,文章里却很少出现我!”  相似文献   

3.
准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我们以近年高考题例为主,从最简单的错误项入手,对一些常见错误类型列举如下: 1.倒装句问号前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1993年新科目组) 倒装问句中问号应放在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就用问号,该句中“同志们”为称呼语,为了强调问话内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而倒置,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内句号改为问号。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注意问号。(1)选择问句之间不用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这个句子是选择问,前一问号应改成逗号。(2)含有疑问词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如“:你说得太快,听不清说些什么?”句中虽有疑问词“什么”,但仍是一个陈述句,句末应改成句号。注意顿号。顿号只用…  相似文献   

5.
一、非疑问句用问号含有疑问词的句子如果充当句子成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不应使用问号。例1: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2005年江西卷)例1中含有疑问词的句子作主语,表陈述语气,所以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二、选择问句间用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相反,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句连用时,各句中间就不能再用逗号了。…  相似文献   

6.
标点符号的用法,依据国家标准,有统一的规范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语言表达的需要,也有变通用法,这是标点符号的活用。活用须与错用区别开来,不能把活用当成错用或把错用误为活用。下面分条举例说明:一、问号的活用与错用在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例如: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如果在这个句子中间用问号,就是错用,因为直到句子结束才是一个完整的问句,才能点上用于疑问句末尾的问号。但是,有时为了强调各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这是活用而不是错用。例如: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在他…  相似文献   

7.
一、标点使用不当 ①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竞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 句末问号用得不当。因为,这里的“谁”是泛指,并不需要人们回答,这句话并无疑问之意;这句话是为了表现死海的奇异现象,如果将句末标点改为叹号更能突出句意。 ②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 这是两句话,表述的分别是两个人的行为,故可将第一处逗号改为句号或分号。 二、语言不够准确 1.概念使用有误。死海为咸水湖,但文章却自始至终一直称死海之水为“海水”,死海之边…  相似文献   

8.
鲁迅《故乡》中的“我”见到中年闰土时,作者写了这样两行:我这时很兴奋,怛不如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呵!闰土哥,——你来了?……”“我”只说了七个字却用了引号、叹号、逗号、破折号、问号、省略号六种际点符号。标点符号和文字一样.都是记录语言的一种手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标点  相似文献   

9.
标点吵架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吵架,其实标点也会吵架。逗号:“各位,我是逗号,我表示停顿,如果没有我,一句话说不到头,气就喘不过来了;喘不过气来,就会累垮,就读不完课文了;读不好课文,就学不好语文;学不好语文,在这个高科技时代就无法生存,无法生存……”句号:“停停停,瞧你,还得我来帮忙不是。像你这样说下去,没完没了,滔滔不绝,多烦,所以,你的‘屁股’还得我来擦。”问号:“难道有你句号就成了?没有我们问号,怎么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世界岂不是要大乱了?”问号一上来就都是问题。感叹号:“哎!现在的人哪,心里都只有自己!其实谁能像我这么重感情啊!我…  相似文献   

10.
考点分解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识记积累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一)使用问号1.应区别"选择问"和"连续问"。(1)选择问的两部分中间用逗号,末尾用问号。如: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2)连续问句后均用问号。如: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相似文献   

11.
选择问中间该不该用问号?选择问中间不能用问号,一般讲语法的书都这样说,高考试题也这样要求。如去年全国五省一市的高考试题一大题5小题就将“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看作是标点符号有错误。前年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四册《逍遥游》的第一段中这样写到:“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笔者认为此处的第一个问号用得不恰当,这一问号应改为逗号,其理由是:1、从内容上看此处是作者推测“天之苍苍”的原因,其原因要么是“天之正色”,要么是“天之远而无所至极”,二者必具其一,因此此处应该是一个选择问句。而选择问句中前面的分句后要用逗号,只在句末才用句号。2、从句式看,“其……,其……”这种句式在文言中可译为“是……,还是……”这是表推测的选择疑问句式,并且教材课文下面的注释也正好…  相似文献   

13.
有些标点符号 ,或是由于粗心 ,或是弄不清用法 ,常常用错。1 .陈述句中有疑问代词或表疑问的结构 ,该用逗号或句号却误用了问号。如 :( 1 )这本杂志由什么单位主办 ?在什么地方订阅 ?他一一作了说明。( 2 )我不知道他是否订了《中学生学习报》 ?( 1 )中有疑问代词“什么” ,( 2 )中有疑问结构“是否” ,但这两个句子都是陈述句 ,并不表疑问 ,因而 ( 1 )句中问号应改为逗号 ,( 2 )句中的问号应改为句号。2 .省略号与“等 (等等 )”同时使用。如 :(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等。应删除省略号 ,…  相似文献   

14.
标点是高考必考内容,《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考生“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近几年高考标点题看,考问号、引号、括号、冒号的频率较高,试题的难点往往在于标点易混处及标号、点号连用的处理。据此,标点复习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句末用问号;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请看下面两个误例:1.她是从四叔家出来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再成乞丐  相似文献   

15.
有些标点符号,或是由于粗心,或是由于弄不清用法,常常用错。一、陈述句中有疑问代词或表疑问的结构,该用逗号或句号却误用了问号。如:(1)这本杂志由什么单位主办?在什么地方订阅?他一一作了说明。(2)我不知道他是否订了《中学生学习报》?例(1)中有疑问代词“什么”,例(2)中有疑问结构“是否”,但这两个句子都是陈述句,并不表疑问,因而(1)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2)句中的问号应改为句号。二、省略号与“等(等等)”同时使用。如:(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等。应…  相似文献   

16.
《故乡》里,“我”见到中年闰土时,作者写了这样两行字: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呵!闰土哥,——你来了……’”“我”只说了七个字却用了引号、叹号、逗号、破折号、问号、省略号六个标点符号,是不是作者滥用了、用错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看标点符号的作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单是表示词句的停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中的《琐忆》,在1995年6月第2版时有两处标点作了改动。其一是将“‘真个姓唐,’我说”中的逗号改为句号;其二是将“‘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里的后一逗号也改为句号。对于这两处改动,笔者不敢苟同。先说前一处的标点。在“真个姓唐”之后是用逗号好还是用句号  相似文献   

18.
钱毅 《现代语文》2006,(3):98-98
一、句子中间的停顿符号 选择疑问句是疑问句的一种,它"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句末用问号."(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3页)但是,"标点是书面上的,它的使用同语句的结构和意思有密切的关系.……语句中有的地方可以用这一科标点,也可以改用另一种标点."(同上,204页)因而,选择疑问句中,如果要强调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每项之后则可以用问号.例如:  相似文献   

19.
一、该用句号却用了逗号例: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辨析]这段话说了两个意思,是两个句子,第一个逗号应改为句号。须明白整段大意,切忌一“逗”到底。二、非疑问句却用了问号例:①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是当前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文、史、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②请你去问问他在哪儿工作?[辨析]以上两例中,“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他在哪儿工作”都不是独立的句子,只是在整个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整个句子看似疑问句,实际上却是陈述…  相似文献   

20.
一、说要 中学生应掌握的标点符号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七种点号,它们是: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如果按照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归类,则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末点号(句、问、叹),用在句末,一类是句中点号(逗、顿、分),用在句中。另一部分是九种标号,它们是: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综观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命题,它的重点有二:一是逗号、分号、句号和问号等点号,一是引号、括号、书名号等标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