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史承谦《小眠斋词》感情深挚,韵味悠长,于阳羡、浙西两派外卓然自立,乃是清代中期词坛一大家。然其词论,人或罕睹,以为憾事。今从史氏六种著作中辑其论词之语二十八则,名之曰《小眠斋词话》。这既可与其词作相互参证,又能为雍、乾之际宜兴词人群的词学理论建树提供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大人"一词出现何时?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大人"不见于甲骨文,《尚书·商书》中也没有见到。现有文献中,最早出现"大人"一词的是《周易》。在《周易》中,"大人"一词共出现了29次,其中《易经》(卦爻辞)出现了12次,《易传》(或称《十翼》)出现了17  相似文献   

3.
"倒霉"一词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可仔细一想,总有点不对头,"霉"怎么"倒"呢?其实,"霉"是无法倒的,倒的只可能是"楣"。之所以出现这样错误的用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知道"倒楣"一词的来历。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倒楣"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后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沿袭并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中,"十恶不赦"一词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其中的"十恶"借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古代的刑法律令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却实有所指。"十恶"最初是一个佛教用语,而其作为中国古代刑法中的罪名,最早出现于《齐律》中,史称  相似文献   

5.
“眠眩”一词,如一般人的说法,属于连绵词,并且认为不可分训。但“眠眩”这个词单用与连用无异,正言与倒言无异,可以分训,且产生了与之相关联的一个大词族,本文对其进行描述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竹眠词》从登临怀古到月夜思人,从山川胜景到花鸟虫鱼,展现了黄景仁贫穷、落魄、失意、孤独的人生境遇,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爱,对爱情的追忆向往,这是他悲情精神世界的一缕阳光。《竹眠词》以自我才力熔铸出新,以胸臆心裁临文抒写,体现了作者贫病交困中悲欢离合的情感活动。  相似文献   

7.
"懒得"一词最早散见于北宋诗歌之中,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在话本、白话小说中,意义完整,用法固定。"懒得"语义较为丰富,究其原因,"懒"内涵丰富,并承担了主要的词义内涵和部分语法功能。同样的,受此影响,"得"已丧失实际意义,读作轻声。相较于其他"X得"类词语,"得"虚化得更加明显和彻底。  相似文献   

8.
"何"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开始使用,"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是个作宾语的名词.在十三经中,"何所……"结构只在<论语>中出现一例.随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加强,魏晋时"何所"作为一个复音节词在文献中频繁出现,仅<世说新语>中就出现19次,到唐代<南史>中更是出现36次之多,"何所……"这种结构作为一种句式逐渐被后人沿用.  相似文献   

9.
"彻夜"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性是副词。短语"彻夜"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之前没有出现,到了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副词用法的萌芽,并逐渐变多,大约至明清时期,"彻夜"基本从动词性的短语凝固成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10.
"不V着"用法的出现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北宋,后代也一直有该用法。这种用法的使用也是有条件限制的,"不V着"前面常常伴有加强否定的词的出现,并且单音节动词进入"不V着"的频率更高。同时,也对"V着"一般不用"不"否定作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注家对杜诗中"他日"一词的理解存在很大分歧,甚至是在同一首诗中解释也可能完全不同,以至于相反。"他日"一词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有三种基本含义,但是各个含义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并不相同。到了唐代,"他日"一词的含义主要是指"将来"——相对于诗人作诗那一刻的将来。杜诗中"他日"一词的含义就是如此,指向杜甫作诗那一刻的将来。杜甫以后一千多年中"他日"一词的用法大体如是。  相似文献   

12.
"词史"说自清初被提出后,便一直存在于清代词学中。起初出现于词选序言及词评中。发展到晚清,常州词派从尊体角度出发,认为词也应具有干预现实的作用。"词史"意识在部分词人的创作中初露端倪,"词史"概念却并未成形。直到周济借"诗史"概念明确提出"词史"这一具有确切含义的术语,"词史"观念在越来越多的词人创作中得到体现,词史概念基本确立。"词史"观念是在特定学术背景下形成的,并且是由一种模糊的意识发展成为晚清的成形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秋眠特性,同时耐高温能力较差。本文旨在对紫花苜蓿的秋眠性与耐热性之间的关系做分析研究,为我国南方地区紫花苜蓿的引种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选择了具有不同秋眠级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测定其在高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经分析发现,紫花苜蓿的秋眠级与耐热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1.理论背景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兴起和发展,人文性在语言教学中的制衡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人文"这个词。《易经》被认为是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文献,《易.责》中讲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在西方,"人文"一词则源于拉丁文humanus,古罗马人为了指称那些接受了古希腊文化的罗马人而创造了这个词,以此表示与"野蛮人"相反的"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因而,"人文"这个词具有"教化教养"的意思。而人文性,即是指对人之为人的关注,也就是对人之为人的宣扬,重点突出的是人自身的存在,是内含了人文性的张扬的。所以,当站在英语教育  相似文献   

15.
"可怜"一词产生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较多地使用。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可怜"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仅唐宋诗词中就有一千多处。在这些诗词中,"可怜"一词的含义极其丰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下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此前的音乐概念多用词语"歌"、"咏"或具体的曲目等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上古"墙壁"概念域没有上位词。东汉时,"墙"发生了上位化演变,并新出现了复音上位词"墙壁"。唐代,"壁"也上位化了。唐宋时期,"壁"和"墙"都成为强势上位词。元明以后,"墙""壁"的功能逐渐分化,到清代,"墙"取得了强势上位词的地位,"壁"则语素化了。在考察"墙壁"概念域上位词历时演变的基础上,从韵律、语义、认知等角度探寻上位词产生的原因及"墙""壁"功能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有着"小东坡"之誉的北宋诗人唐庚因张商英罢相而贬,谪居惠州五年,其间创作的诗歌<醉眠>是其受道家和佛家的代表作.<醉眠>所取素材、所绘景物、所抒感情及所表意境充分说明了唐庚在遭贬之后的心态和所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闽南民间古眠床不仅是一件实用家具,也是一件精美雅致的工艺制品。随着时代的变迁,绝大多数古眠床已经毁坏并逐渐消失。因此,抢救、保护这些民间文化遗产,记载和传承其工艺中的优秀内涵。便成为我们今天的重要任务。文章着重探讨闽南民间古眠床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20.
何为"人文"和"人文关怀"?"人文"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旧指对人规范约束和改造的诗书礼乐,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这里的各种文化现象包含了一个特定人群共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蕴涵着人类的思想、情感与理性等种种精神成分。因此,"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但又难以确切指陈的概念,它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