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争与合作是社会互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形式。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竞争与合作这两种互动行为具有非道德性、道德性和不道德性。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预防竞争与合作由非道德行为滑向不道德行为,我们应该努力使竞争与合作的行为朝向道德的转变。竞争与合作上升为道德行为对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由一系列动作构成的行为,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道德行为;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不道德行为。国家教委颁布过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国家对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它包括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内容。颁布这个  相似文献   

3.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德育是学生成材的第一要素,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两方面内容。政治思想素质是指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而道德素质则是道德行为在学生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当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符合其所在社会环境的行为准则时,被认为是有道德素质的,反之则被认为没有道德素质。因此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彼此关系,而产生的调节行为的准则。它主要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等。一、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现代社会对…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亚道德行为。此类行为与通常所说的不道德行为或反道德行为不同,大多并不危害社会,只是不符合社会一般性道德认知而已。德育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亚道德行为特殊性的基础上,遵循预防、尊重、发展、耐心、协同等原则,综合运用关系改善法、认知改变法、行为改变法、环境改变法、自我管理法等方法对其予以干预并矫正。  相似文献   

5.
德育泛化是指“对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加以‘不道德'或‘道德'评价,并施以教育干涉”;其本质是不当教育对非道德行为的否定.尽管众多因素干扰了德育泛化的识别,但其危害真实存在:对道德教育、道德权威、学生行为自由的多重侵犯.基于归因分析,本文就如何矫正德育泛化提出了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大的变革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付出与利益获得不成正比.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把教师"应然"的"道德身份"当成了"是";教师倾向于"知识化"、"对象化"地理解道德,把道德当成是"异己"的东西.在实践上,拷贝其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将道德教育也专业化了.面对这一困境,大学德育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培植一种道德理性的智慧力量,重建合理的义利观、是非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合作关系.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建构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大学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其次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应从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入手,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最后在方法上,大学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应该紧紧抓住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其道德品质的重要部分。一般说来,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基础上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具有指向性或方向性,它能推动人对某一现象或某一种行为表示赞成或反对,追求或舍弃。对善良或美好的道德行为发生敬仰和喜爱,对不道德行为产生厌恶和憎恨,是道德情感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手段完成,而师德的感染作用在其中举足轻重。师德作为一种充溢着道德情感的文化现象,会直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发展。一、爱心化冰雪,带来春的生机一位德育工作者,一个合格的班…  相似文献   

8.
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识和道德品质,但实际并非如此。尽管青少年儿童一直在接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但是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丑恶现象成为了他们的"不道德遭遇",严重地扭曲了他们的道德信念。面对如此不道德的环境,德育再好也只能尽绵薄之力,德育的教育能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戴莹  马超 《高教探索》2004,3(4):79-81
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以道德需要为基础。创新高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关键在于实现高校德育从以道德认识为基础向以道德需要为基础的转变。文章从分析道德需要的涵义、结构及其在人的品德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出发,讨论如何构建以道德需要为基础的高校德育体系,并从实践层面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在伦理方面以培养公民伦理并通过大学德育进行道德教育,但现实中大学德育的效用并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学德育的"知行脱节":道德行为不能达到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的要求。站在伦理学高度看,人与人相处所存在的行为准则有多种,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以最基本的"底线伦理"——"不为恶"原则为行为原则就是实现了道德行为,遵循此原则就是从基本道德行为做起进而逐步达到公民伦理要求。大学生公民同样需要从"底线伦理"的行为准则做起以达到公民伦理的高层次要求。因此,要提升大学德育的效用就需要以"底线伦理"为基础进行道德行为约束,以达到"知行统一"的德育目标。高校基于"底线伦理"才可呈现高效用的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