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父亲讲发生在故乡的故事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听父亲讲故乡的风光。冬天的晚上。几个人围坐着,缠着父亲一遍又一遍地述说那些发生在长城以外的故事。我们几个孩子都生长在南方,可是,那一块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地的血脉仍然蕴藏在我们身上。靠着父亲所述说的祖先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选择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则寓言故事。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地建筑房舍储存粮食,而蟋蟀则忙于张大喉咙唱歌。寒冬来临,蚂蚁躺在温暖的家里,幸福地享受着美味,可怜的蟋蟀却饥寒交迫,最终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则寓言故事: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地建筑房舍储存粮食,而蟋蟀则忙于张大喉咙唱歌。寒冬来临,蚂蚁躺在温暖的家里,幸福地享受着美味,可怜的蟋蟀却饥寒交迫,最终一命呜呼。听到这里,我自作聪明地说:“爸爸,我知道了,你是要我去学勤劳的蚂蚁,天天勤奋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要去像那蟋蟀,整天就知道玩乐,最终一事无成。”父亲听我讲完,问:“孩子,难道只有这种选择吗?”听了父亲的问话,我感到纳闷,难道父亲对我的选择还不满意?父亲说:“孩子,父亲当然愿意你做一只勤劳的蚂蚁,但父亲同时也希望你学做一只蟋蟀,每时每…  相似文献   

4.
爱的哲学     
<正>小时候,听父亲讲一则寓言故事: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地建筑房舍储存粮食,而蟋蟀则忙于张大喉咙唱歌。寒冬来临,蚂蚁躺在温暖的家里,可怜的蟋蟀却饥寒交迫。听到这里,我自作聪明地说:"爸爸,我知道了,您是要我去学勤劳的蚂蚁,而不要像那蟋蟀,整天就知道玩乐,最终一事无成。"父亲听我讲完,问:"孩子,难道只有这  相似文献   

5.
感悟教育     
曾经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从小就爱发脾气,每天都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火。为此,父亲替他出了个主意,每天发脾气时,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个钉子。于  相似文献   

6.
为爱低头     
我父亲的性格,胆小懦弱,毫无主见,却又固执且死要面子。他凡事都要靠我母亲做主,与村里人发生纠纷时,他最后一句话总是:等我老婆来了再跟你讲。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曾经打心眼里瞧不起他。父亲在父辈们中算得上是半个知识分子,曾经差点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然而他的同学却都比他幸运,一个个都吃上了国家粮。父亲由于面子的缘故,很少与同学交往,在我的记忆中几乎就没有。只听他说过早年他有一个同学在我们乡当乡长,父亲每次碰到他,总是直呼其名。后来乡长通过其他人委婉地告诉父亲,在众人面前不要叫他的名字而应…  相似文献   

7.
旧日炉火     
我对冬所以偏爱,源于对炉火的怀念。七十年代初,勤劳的父亲利用劳作之余,上山“伐薪烧炭”。一是为了趁夜挑到公社的饭店卖上几个钱贴补家用;二便是为这冬天的炉火。天空还下着飞花碎玉般的小雪,小屋里的炉火已燃得正旺。醉红了脸的炉盆,将热情洒到小屋的各个角落。一家子围盆而坐,听父亲讲些神怪的故事。父亲读书不多,却能添加些自己的东西,让你听了还想听。现在想来,他这样讲,一来也许是为了教育我们,二来可能是自己看书少,讲不真切罢!然而那时的父亲着实让我崇拜。细心的母亲会拿着火筷,轻轻地拨开热灰,埋上几个红薯、山…  相似文献   

8.
我曾有个会讲故事的父亲。在童年的夜晚,依偎在父亲怀里的我,贪婪地听着永远听不够的故事。父亲极善模仿,风啸马嘶,秋虫低语,惟妙惟肖。父亲在我心中植下了一粒种子。我曾有位爱讲故事的小学老师。他的语文课由故事串联,在作文课常读自己写的文章给我们听。并没刻意讲写作技巧,但我觉着课堂上的老师会发光,他笔下的文字会唱歌。那粒爸爸植下的种子在悄悄发芽。后来的一切顺理成章,我也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不经意间,生活的洪流裹挟着我走,难以回头。  相似文献   

9.
你见过在海面上一躺就是几个小时的高手吗?就连睡觉也是躺在海面上呢! 海獭就是这样的高手!它们是一群生活在太平洋北部寒冷水域的茶灰色的精灵。 海獭妮娜可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她常常趴在妈妈的怀里吃奶,让妈妈给她梳理皮毛,听妈妈给她讲那些没完没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凯文是个精力旺盛的5岁男孩,除了绘画和听故事,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安静下来。每天晚上哄凯文睡觉是让妈妈最头疼的事情。根据专家的建议,在睡前让孩子做一些消耗体力的游戏,再配合讲故事会有助孩子睡眠。因此,晚上妈妈会让凯文躺在床上,在黑暗中讲故  相似文献   

11.
三岁时,女儿常常搂着父亲的脖子撒娇:“爸爸,我还要听,你再给我讲两个故事。” 四岁时,女儿常常拖着母亲的手耍赖:“妈妈,我还想玩,你再陪我玩一次游戏。” 五岁时,女儿常常缠在父母腿边哭闹:“我,我还想看一会儿动画片。”  相似文献   

12.
故事篓子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冬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冬夜里可以坐在温暖的炕头听父亲讲故事。家人们称他为“故事篓子”“。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大字不识一个,却装着满肚子故事,讲也讲不完。这主要是父亲的记性好。父亲年轻时,常让藏书甚丰的姑夫读小说之类的书给他听。姑夫读完就  相似文献   

13.
史倩 《早期教育》2000,(12):35-35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可他却是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叶圣陶出生在江南水乡苏州。父亲是一个给人家管帐的会计。因为父亲喜欢听说书,所以他经常回家给孩子们讲一些历史故事。幼年的叶圣陶听父亲讲过《水浒》《三国》《珍珠塔》等,他还常跟父亲进戏院看戏。叶圣陶从小在父亲的身边接受文艺的熏陶,对他以后从事文艺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别让地闲着     
父亲种田是把好手,家里的水稻每年都会有个好收成。记忆里,父亲似乎并没有特别的技法,他像其他农夫一样照料水田,只是我时常听父亲讲这样一句话:“别让地闲着。”  相似文献   

15.
夜幕降临了,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晚风轻轻吹,树叶轻轻摇。小鹿陶米米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妈妈讲好听的故事。妈妈的脖子上,挂着一只铃铛项链,只要妈妈一动.那项链就“叮当叮当”地响,很好听。  相似文献   

16.
那些年     
那些年·亲朋刘棋玲:那个时候的晚上,两张凳子上,坐着两个人:爷爷和我.躺在爷爷腿上,数着一颗颗星星,听着爷爷讲一个个离奇故事.然后问爷爷为什么会有星星,那些绿绿的在空中动来动去的是什么,问蚯蚓为什么会在土里…… (指导老师刘启扬) 李小欣:同桌的你,总是摆出一副清高的样子,弄得我都有点抬不起头来.  相似文献   

17.
父亲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崇拜者。每当他在家休息时,总会手拿一卷《史记》,躺在藤榻上入神地看着,不时还会唱出声来(用我们家乡特的有一种“咏叹调”)。这种情景深深地感染着我。父亲还常常给我们兄弟姐妹讲《史记》中的故事,他说你们要学好古文,非读太史公的文章不可。  相似文献   

18.
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没上过一天学,他的记忆力却出奇的好。姑父是个教书先生,常常给父亲读《玉女兴唐》、《封神演义》一类演义小说。姑父读完就忘了,父亲却牢牢地记下了。有了时间,就有滋有味地讲给我们兄妹听。从父亲的故事中,我们领略着真善美,分辨着假丑恶。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强调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听,学生在课上只充当听众的作用,课下再去单纯性记忆.  相似文献   

20.
父爱书香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特意为我磨了一砚香浓的墨水,用艾草叶替代毛笔一蘸,涂在我红嫩微翕的嘴唇上,为的是祈求我长大后胸有笔墨、知书达理,甚至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我才鸿蒙初开,父亲就急着向我灌输世界、解说人生。他没说地球是圆是方,但很坚持地说月宫里有高大的银桂、有美丽的嫦娥;他能津津有味地讲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诸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孟姜女千里寻夫哭长城、朱元璋小时是个调皮的放牛姓等等。可惜,不是讲得有头无尾,就是张冠李戴,让人听起来费劲。父亲讲得兴致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