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游过终南山吗?如果没游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盛唐诗人祖咏笔下的终南雪景吧!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相似文献   

2.
祖咏 《初中生辅导》2012,(20):F0004-F0004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相似文献   

3.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4.
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祖咏的应试之作。当时主考官出的诗题就是终南望余雪。前来应试的知名诗人祖咏拿到题目之后,仔细揣摩了诗题的画面和意境:一场雪后,天霁云开,长安城  相似文献   

5.
王维(701——761)和李白(701——762)都是盛唐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以下简称《山居》)和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以下简称《秋登》)这两首五言律,都以秋天傍晚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借景抒情富于画意诗情,写  相似文献   

6.
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祖咏的应试之作。当时主考官出的诗题就是"终南望余雪"。前来应试的知名诗人祖咏拿到题目之后,仔细揣摩了诗题的画面和意境:一场雪后,天霁云开,长安城  相似文献   

7.
王维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映射出不同的思想追求,《终南别业》体现出其中后期的思想变化.可以说,《终南别业》这首诗,是对诗人后半生境况思想转变的一个描述.  相似文献   

8.
望月怀远是古代诗歌吟咏不绝、屡见不鲜的话题。古往今来,月既是故乡的烛火,又是他乡的辉光。也因此而成为诗人们天马行空似的联想的依托。盛唐诗名早著的张九龄这首《望月怀远》就是如此。这首诗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切入,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现出一幅视野广阔的海上明月图。让人仿佛看到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高悬长空,四海与共,给人无穷的遐思。诗人借月起兴,虽说“天涯”未必真是天涯,  相似文献   

9.
春望【唐】杜甫国①破②山河在③,城春草木深④。感时⑤花溅泪,恨别⑥鸟惊心。烽火⑦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⑧搔⑨更短,浑⑩欲不胜簪。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乱草丛生,林木荒芜,破败不堪。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  相似文献   

10.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中虽多思疾而语豪的歌行体长诗,但小诗也是别具情韵,极富空灵蕴藉之美,《玉阶怨》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诗与画的共同特点是含蓄而蕴藉。诗是有声的画。诗人把意境以凝练的语言,和谐地绘成瑰丽多姿的画面,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间接的形式把主题思想表现出来。画是彩色的诗。作者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以色彩的明暗构成图像。通过人们大脑中潜在的意识联想、想象,达到使其看懂一幅画的目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抒情古诗的一大艺术特点。景愈美,则情愈烈。深厚、激越的情感往往蕴藏于璀璨夺目的景色之中,唐代诗人张继写于旅途之中的《枫桥夜泊》,就是一首著名的抒情绝唱。全诗共二十八个字,把秋江月夜的优美景致描绘得形、声、色、情并茂,与诗人当时旅途的寂寞、辗转难眠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诗人借景抒情的艺术技巧是何等的高超,感染力是多么的强烈!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山中访友》一文的主旨思想,一般都认为是表达了作者时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分析了《山中访友》“山里的众朋友”——老桥、树林、山泉、瀑布等意象,并引用《与朱元思书》《天上的街市》《桃花源记》等课文的主旨思想来旁证,认为《山中访友》一文并不仅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期待.  相似文献   

13.
龚健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3):45-47,69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善于结合自己的感受来写景,而且善于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心情。王维的写景诗,能做到使山水的形貌、神韵与诗人的情致完美地统一起来,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印象。有人认为王维的《终南别业》,只写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情趣,其实在表现闲适情趣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寂寞和无奈。如果我们欣赏王维的作品,不联系其生平和作品写作时的思想状况,就只能看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不能体会到隐含其中的更为复杂的滋味。  相似文献   

14.
诗人卫平的诗集《男人肖像》共收短诗108首。灯下展读,不时为其中涌现出来的好的诗意、好的诗句而暗暗叫好叫绝。一般地说,短诗容易做得小巧、玲珑,也容易做得俗气。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是,虽然《男人肖像》中也选了些略有此嫌的作品,但更让人心动永记的是诗集中竟有那么多虽小而凝重的篇目。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仙人洞穴,有天下奇观的飞流瀑布,有山中盆池,有峰上天地,还与远处隐约可见的万里长江和千顷鄱阳湖互为映衬,这一切自然而然地组成了气象万千的天然画图。不但如此,庐山还以它极为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而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引人注目的景区之一。古往今来,不知引发过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灵感,绞尽脑汁地写下无数歌咏诗篇,而李白的这首《望庐山瀑布》不过是一首小小的七言绝句,却在众多诗作中,雄视古今,独占鳌头。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16.
最近收到夏冠洲先生的新著长篇小说《李白仗剑西域行》,读后感慨良多。这部小说,虽然是“献给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周年”之作,但绝不是一部应景趋时的作品。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李白,对他的作品的研究和对他的人生的考察始终是学术界一个热门的课题,但把他形成一个长篇小说结构,却还是创作界一个新的话题。因此,夏冠洲先生的这部长篇小说,就特别令人关注和感到兴趣。  相似文献   

17.
叶燮在《原诗》中论及了诗歌发生问题。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根本学说,可以概括为"我四物三"说。在这一根本学说之外,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诗无定法说这三个具体说法值得注意。"我四物三"说是叶燮诗歌发生论的"纲",而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和诗无定法说这三说则是"目",它们是对"我四物三"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一"纲"三"目"比较圆满地实现了叶燮的理论目的。  相似文献   

18.
徐海燕 《学子》2016,(1):36
<正>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态,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思考,需要不断地提炼和总结,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反思,并且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进。针对一堂课,反复地这样做的结果,可以提高一个老师对课堂的认识,可以矫正他的教学行为,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上层楼,也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我通过对《望庐山瀑布》一诗的...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据《唐摭言》记载: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曾以诗吊之:“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对《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进行探讨,在传统观点认为此文表现了朱自清苦闷彷徨的情绪的基础上,从“荷”、“月”文化特有的内涵等角度提出了朱自清旨在托物言志,以“荷”明志,表达了朱自清的人格理想,即:洁身自好.不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